青春有你,創造101

今年距離五四運動已經有101年,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2020年,無數青年在他們的戰場上熱血拼搏,成為了這場戰“疫”中當之無愧的C位。

青春有你,創造101

陳凡

咽拭子採集組組長

帶頭完成4938次採集任務

青春有你,創造101

陳凡,女,1987年4月生,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作為咽拭子採集組組長,堅守工作崗位,完成風險極大的咽拭子採集任務4938人次,以紮實勤勉的作風和認真執著的態度,彰顯了青年醫護人員的責任和擔當。

甘如意

4天3夜 300公里

95後女醫生騎車返崗

青春有你,創造101

甘如意,女,1996年10月生,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檢驗技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已回到老家過年的她,在公共交通全部停運的情況下,毅然決定騎自行車返回工作崗位。她一路不分晝夜、風雨兼程,歷經4天3夜騎行300公里回到武漢。一到醫院,她不顧膝蓋的腫痛,立即投身一線檢驗工作。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逆行者”。

郭琴

感染新冠後再返一線

成為患者心理疏導員

青春有你,創造101

郭琴,女,1982年8月生,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護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一直從事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因連續多日密切接觸患者,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進行隔離治療並康復後,她第一時間返回一線繼續戰鬥。除了護理病患,她還積極給患者做心理輔導,幫助疏解心理壓力。面對媒體,她現身說法,號召人們要端正心態、做好防護、配合治療。

莫若

主動請纓 將2歲女兒送回老家

堅守最危險的重症醫學科病區

青春有你,創造101

莫若,女,1987年4月生,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自從醫院收治首批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她主動向組織申請,將2歲的女兒送回老家,義無反顧地來到最危險的重症醫學科病區,開展轉運接收病人、上呼吸機、心電監護、使用ECMO等工作,經常在感染風險最高的隔離病房連續值守10多個小時。

楊超

江漢方艙住院總醫師

連續21天進艙 堅守到休艙最後一刻

青春有你,創造101

楊超,男,1983年10月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動請戰,來到江漢方艙醫院,作為住院總醫師,連續21天進艙,開創性完成艙內醫療流程設計與優化。他主動放棄輪替休息,堅守崗位奮戰到醫院休艙的最後一刻。

95後大學生 成為烹飪志願者

聯繫物資捐贈超600多萬元

青春有你,創造101

沈思靜,女,1998年8月生,湖北經濟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本科生。她用責任擔當踐行青年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參加烹飪志願服務隊,聯繫捐贈蔬菜、調料、營養品、消毒設備價值600多萬元。

汪家科

曾參與滅火戰鬥2000多次

疫情期間堅守崗位40多天

青春有你,創造101

(疫情前資料圖)

汪家科,男,1990年7月生,荊門市京山市永興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參加消防工作以來,他參與滅火戰鬥2000餘次、搶險救援400餘次,搶救遇險群眾近140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堅守工作崗位,連續工作四十餘天,成功保障20餘次全國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防控視頻調度會議。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

王利

放棄回鄉過年

滴滴司機加入社區保障車隊

青春有你,創造101

王利,女,1990年4月生,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網約車司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原本打算回家鄉與親人團聚的她毅然選擇留在武漢,報名成為“社區保障車隊”的一員。她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帶患病老人去醫院、運輸防護物資、幫居民購買生活用品。

翁新強

領導村民做好防疫

捐獻新鮮蔬菜10餘噸

青春有你,創造101

(疫情前資料圖)

翁新強,男,1988年11月生,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畢業後,他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返鄉創業,長期堅守在偏遠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帶動鄂陝兩省700餘戶群眾實現脫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堅守崗位、勇於擔當,領導村民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併為小新川村募捐新鮮蔬菜10餘噸。

程遠州

作為記者堅守抗疫一線2個多月

如實反映疫情防控中的難題和問題

青春有你,創造101

程遠州,男,1988年9月生,人民日報社湖北分社記者。他曾參加多次重大采訪活動,跟進報道精準扶貧、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題材,嚴守職業道德,努力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堅守武漢抗疫一線兩個多月,爭分奪秒採訪寫作,如實反映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難題和出現的問題,對湖北防疫措施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感謝青春有你,自請長纓,日夜兼程,共赴戰“疫”!

這就是對五四精神 熱血傳承的最好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