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隨感

2019年的國慶假期,你用來幹什麼了呢?

立秋後的珠三角依然比夏天還夏天,怕暴曬、怕塞車、怕人多,真不想去“擠在國慶”,但又想出去走走。

(1)

選了較近的肇慶,想去看看七星巖,登登鼎湖山。起得很早,路上還是遇上了塞車,體驗了可接受範圍的塞車,也在預判之內。 比起那些晚上出發第二天下午依然沒有到達目的地的人來說,我們幸運多了。為什麼大家願意堵在路上也要出遊?也許都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塞車,路上車流不斷,也說明我們的經濟活力日益強大。

國慶假期隨感

肇慶的音樂噴泉

今年是70週年國慶,到了酒店就立馬打開了電視。共和國的歷史證明,經歷過這樣那樣的風險,甚至更大的,但70年走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香帥說,北京的快遞員那天很忙很忙,細究原因是很多人看國慶閱兵,看著看著就定了共和國70週歲蛋糕。看著閱兵,吃著蛋糕更愉悅,暢想著未來還有一越,閱-悅-越!經這一慶,大家的信心是不是又都增強了。願祖國越來越好!

(2)

隨後又轉到了沙扒灣,滿足小傢伙的海邊要求。夜晚來臨,沙灘上的煙花綻放不斷,慶國慶的同時,也昭示著大家的追求已經從物質轉到了精神層面。晚上的沙灘也是人擠人,熱鬧極了。未來,非物質生產的佔比將會越來越高(算不算一個預測呢?)。多家媒體報道,國慶旅遊消費再創新高。

國慶假期隨感

(3)

避開人擠人的地方,讀一本好書,讓思想做一次旅行。假期裡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選擇。童老師說,“世間最遠的路,不在腳下,在腦海;世間最美的風景,不在眼裡,在心間。再美美不過,寧靜致遠。”翻開楊天南老師翻譯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投資者和公司高管教程》(巴菲特著,坎寧安編),看到一句“將市場的波動等同於風險是一種曲解”。共和國的成長,不也是這樣嗎!有波動,也越來越好。

(4)

還有一直想看還沒有看的國慶檔電影,截至到6日,國慶檔觀影人次首次突破1億。截至破億節點,假期觀影人次分別為:《我和我的祖國》4422萬、《中國機長》3773萬,《攀登者》1381萬(參考中新經緯)。從露天放映電影到進電影院,電影的發展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70年的發展展示著複利的力量。9月12日上海證券報報道《三大賬本看中國經濟鉅變》:“70年來增長第一的是財政收入,2900倍。70年居民實際收入增長近60倍。”複利不中斷,再過30年,100週年的時候,願“我還在”努力。就像中國機長劉傳健所說,“創造奇蹟的不是一個人、一瞬間,而是一群人和一輩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職責。”

願你我在時代潮流面前,判斷好潮流的方向,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