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

買套房子動輒百萬,刷個首付也是幾十萬,拿現金和刷卡的心痛程度肯定截然不同,視覺衝擊力較強所以會心疼,那張薄薄的卡怎麼會有眼見為實的現金有分量呢?只不過是數字的消減罷了。

再比如,你丟了五塊錢和剛買的五塊錢的甜筒掉在地上,你會更心疼甜筒。

它們貨幣價值一樣,為什麼更心疼呢?因為你丟掉的不僅僅是一個甜筒,你丟掉的還有五塊錢以外的非貨幣支出,諸如排隊時耗掉的時間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當你排了老長的隊,付出五塊錢,從不耐煩的服務員手中接過那個甜筒時,你會傾向於對其過高估值,此時甜筒在你心裡的價值已經遠高於五塊。

別人以為你只是在路邊丟失了一個甜筒,殊不知你丟失的是炎炎夏日裡你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而且從心理層面來講,比從未得到更痛苦的,莫過於得到後再失去。

咱們先捋一捋“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區別。

並不是只要跟經濟活動有關就叫經濟學,經濟學也不僅僅研究跟經濟有關的活動。據我理解,經濟學研究“理性人”,在一定的利益驅使之下,的行為規律。

比如說“博弈論”就可以說是經濟學的一部分。“理性人”這個設定現在受到了很多學者的批評,為啥經濟學非得研究理性人呢?一個是因為理性人的行為有規律,一個是因為人面對利益問題的時候的確是比較理性的。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你本來就愛吃橘子勝過愛吃蘋果,而今天橘子正好還降價,5 塊錢一斤,蘋果正好漲價,10 塊錢一斤,請問你買橘子還是買蘋果?

理性人一定會買橘子。如果有的人非得算不過賬來,每次進了商店也不管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管價格就是胡亂買,經濟學家確實研究不了他。

而經濟學的確是有用的 —— 因為正常人面對這種局面都是比較理性的。

一個水果無緣無故漲價了,需求就會下降,這個規律沒毛病。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說“經濟學已經失去了對世界的解釋力”,事實是經濟學對大多數事情解釋得很好。

那你說為啥經濟學家不能預測金融危機呢?

因為金融危機是個複雜問題,也許還是個混沌問題。

氣象學家常常不能預測極端天氣,但是你不能說氣象學沒用;物理學家不能預測地震,你不能說物理定律是錯的。可能理論全是對的,只是計算太複雜。

那行為經濟學是怎麼回事兒呢?

是過去幾十年來,*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會有一些並不完全符合自身利益的行為 —— 而這些行為也是有規律的,也可以研究。

比如說,《怪誕行為學》的作者丹·艾瑞里研究過一個現象,可以稱為“信用卡行為經濟學” 。他說人在花錢的時候會有一個痛感,而通過信用卡付賬,因為不會直接看到錢,這個痛感就比較低,你就可能更願意花錢。

這個行為的確不是經濟學,應該屬於心理學。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經濟學裡的理性人,面對一個商品,比如說新出的無線耳機,該買就買不該買就不買,沒有什麼可糾結的。

但是真實的人的確會有所糾結:你既想要得到這新耳機,又對花錢有痛感。

去年12月份,經朋友介紹參加了一個公益課程。去之前頭腦很清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去體驗一下就好,如果對方要鼓動收費,一定要慎重。誰知道去了之後,就不是理性在起作用了。

課程進行了一半多的時候,培訓的老師就開始推銷後面的收費課程,然後說如果今天報名並繳費的有驚喜,然後讓報名的人站在場地中央。此時我還是很理性的,並沒有為之所動。

就在這個時候,承辦方的負責人,主動過來跟我打招呼,並招呼我一起站到場地中央。她對我的的角色期待是“一個遇事果斷的人”,我也接受了這個角色期待,感性直接繞過理性,起身和她們一起站到場地中央。

到課程快結束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拿出手機直接繳費,並說還有第二個驚喜的時候。我的理性又出來提醒我說:不要衝動,回家跟家人商量了再說。這個時候,承辦方的負責人又笑眯眯的拿著二維碼,過來讓我掃描。

這一次感性又戰勝了理性,我掃了二維碼,直接把錢交了。回家後,怎麼想怎麼都覺得不對勁,就有些後悔,無奈錢已經交了。過後看來不理性的行為,在放在當時情境下都是理性的。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廣州之前的北京路 、上下九步行街,甚至地鐵站裡。經常會有一些漂亮的美女,或者帥哥,跟你搭訕:美女, 你長得好漂亮 ,有沒有興趣做平面模特?

每次我一遇到這種對話 馬上退避三舍,再跟蹤 我就報警。我聽我一個廣州本地的同事說過,這種都是騙那些初來廣州打工的外地人。

要想不被騙,記住一句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心理學認為人腦是一個多元政體,這兩種聲音互相矛盾,同時在你的大腦中盤旋。那麼使用信用卡,能讓痛感降低一點,的確可以把你往買的方向推一把。

那你說這件事兒跟傳統經濟學矛盾嗎?

我認為不矛盾。傳統經濟學並沒有說新耳機就不應該買。

傳統經濟學只是說這東西如果漲價,你的購買意願會降低。商家瞭解了心理學,可以使用一些手段促進銷量,傳統經濟學家也不會覺得這是違反天理的事情。

但是傳統經濟學的確沒研究過這種問題,所以這是一個新的學科。

按理說,這個學科是用心理學分析人們的經濟行為,應該叫“行為心理學”或者“經濟活動心理學” —— 但是可能研究者認為“經濟學”格調更高,所以叫行為經濟學。

也可能是因為根本就沒有諾貝爾心理學獎,像丹尼爾·卡尼曼奠定了行為經濟學的基礎,但是拿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時候用經濟學,什麼時候用行為經濟學呢?

一個簡單的判斷是如果這個人充分考慮了所有的選項,把所有道理都想明白,還是按照這個規律做事的話,那這個就是經濟學。

如果他一時沒想清楚,受到某種情緒或者某種心理的影響,而做出將來很可能會後悔的決定,那這就是心理學 —— 啊不是,是行為經濟學。

事實上人們在平時做大多數事情,特別是那些經常做的事情、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的時候,都是非常理性的。行為經濟學的問題在於它常常只對“新手”好使,時間長了、一重複就不好使了。

比如我們看到,連花亭鳥都能找到解決過度競爭的方法。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研究說在報紙上登廣告,招了一群工人來幹一個活兒,工資和工作時間都事先說好了。

工人們來了之後,實驗人員當場宣佈,給比廣告商更高的工資。

研究者想知道這些工人會不會因為這個意外的高工資而加大幹勁兒,也許能有一顆感恩之心。實驗結果是工人們的確非常高興,的確是紅紅火火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那這個紅火勁兒持續了多長時間呢?

答案是,半天。僅僅過了半天之後,工人們的生產效率就跟對照組那些沒有意外漲工資的工人一樣高了。工人非常善於“適應”新環境。

人其實是相當理性的,能省力的時候就會省力。現在學者對行為經濟學有很多批評和質疑 。

有越來越多的行為經濟學實驗被證明是不可重複的,有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受試者哪怕是在實驗室這個陌生環境裡,只要經過短時間的適應,就能做出非常理性的選擇,很多博弈局面都達到了納什均衡。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人們的經濟行為越來越受到來自社會制度、歷史文化傳統及人與人的相互關係等各種非經濟因素的制約,人們的心理動機變得越來越複雜化。

這種情況更需要經濟學家從實際出發研究人的複雜心理動機和經濟行為,而貼近現實的行為分析將成為經濟分析的主流。

對於行為經濟學來說,無論是實驗方法的引入還是對心理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其目的都在於構建經濟學更為真實合理的行為基礎,以期提高經濟學的解釋力和科學性。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心理學還是行為經濟學,註定是絕對不可能完美描述和解釋人類的行為的。

我認為要研究好人,就必須能夠把人這個系統裡面所有重要的要素理解清楚,

對人這個定義來說,作為一個系統,我們不僅有意識,我們還有潛意識,而且我們身體裡面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裡面的壓力狀況各不相同,

而這些壓力狀況會直接導致我們的大腦的運作水平,包括我們分析信息產生決定以及作出行動這個流程。

而身體的系統只要存在各種各樣的壓力,就可能影響腦神經的運作,人的判斷和行動能力就會打折扣。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現在的科學對於潛意識的理解非常薄弱,那麼如果我們不能夠對一個系統裡的一個關鍵要素有透徹瞭解的話,怎麼可能透徹得了解這個系統呢?

因此我認為,或許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對人的理解和判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理解的梅西爾的觀點,是說很多我們認為是非理性的行為,其實是理性的考量。我們同時在用理性和非理性,只不過理性的比例可能遠比我們此前認為的要高。

行為經濟學確實填補了傳統經濟學的空白,但如果梅西爾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這部分空白其實很少。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段段曲線相連接的話,那麼在曲線上每一處平滑的地方,理性都在起作用;而在那些方向突變的“折角”處,才是非理性,也就是行為經濟學解釋的空間。


為什麼刷卡沒有給現金心痛?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總說,現代社會是靠契約而非熟人關係維繫起來的。

但契約關係的成立,首先要以互相信任為前提。每個人在自己遵守契約的同時,也要默認其他參與者也會遵守契約,契約關係才會成立。

維護對契約關係的信任,對違背契約者進行懲罰的,當下仍然是法律為主,但以後社會連接進一步加強,聲望說不定就會成為新的制約因素。

無論是傳統的經濟學,還是行為經濟學,都只是研究大概率統計數據而已並不是絕對的。否則的話就會陷入到,手裡拿把錘子把全世界當成釘子的陷阱。

在越來越需要與陌生人合作的社會中,個人的聲望與信譽問題,也是變得越來越重要。就像在歐美國家有人想換工作,如果沒有推薦人或信件,是很難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在日本這種現象還會更加重視。

如今中國企業對這類的事情,也是逐漸加以重視,可見個人聲望與信譽,開始逐漸影響到未來的發展前景。

世界上沒有理性的人,

也沒有非理性的人,

只有某時做了理性選擇的人,

和某時做了非理性選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