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豆瓣一篇名為“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的帖子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帖子的內容總結下來就是“周杰倫數據那麼差,真有那麼多粉絲嗎?”
這一篇帖子燃起了無數週天王粉們的鬥志:不就是打榜做數據嗎?讓你看看國民歌手粉絲的實力!
就這樣,佛了很久的天王粉們開始了研究現代流量體系,經過沒日沒夜的打榜做數據輪博之後,周杰倫的超話排名在短短一週內從原來的27名飆升至榜首。
這場聲勢浩大的應援讓吃瓜群眾們再次注意到了明星背後的“神秘力量”——
追星女孩
追星女孩,一個“跟著我左手簽到打榜輪博控評,右手修圖剪頻彩虹屁慢動作”的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從明星誕生以來就守護在他們身邊,用愛與淚呵護,做得了女友當得了老婆,為了哥哥不停息。
社會上不乏對追星女孩這個群體的質疑:
“你為他做這麼多有什麼用呢?”
“你做這麼多他連你名字都不知道”
“追星玩物喪志”
反對的聲音屢見不鮮。但追星這件事真的這麼一無是處嗎?
如果追星真的是無意義的,那人們為什麼會對一個陌生人傾盡所有動真情呢?追星對粉絲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今天,小編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嘮嘮“追星”這件事~
追星之“老公我可以”
最近熱播的《親愛的熱愛的》讓廣大男星的頭上多了抹“綠”
這部劇的男主角李現通過飾演韓商言這個角色一舉躍升為追星女孩們的“新老公”。在飯圈裡,我們常常看見冒著粉紅泡泡的女孩們在屏幕後大聲吶喊:
“老公我愛你!”
“哥哥我可以!”
其實粉絲們內心不一定真的認為自己會跟偶像發生點什麼,但是他們仍然會說出這樣的話,這背後其實隱藏了一個心理學概念,即“情感投射”。
粉絲與偶像之間存在一種“虛擬聯結”,粉絲可以將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所有幻想和期許都投射在偶像這個客體身上。
這其實是人們為什麼會去追星的原因之一,霸道溫柔寵溺帥氣的愛豆是每個追星女孩的理想男友,只需通過幻想就能獲得戀愛的快樂與滿足,試問誰不可呢?
追星之“我要成為Ta”
在追星女孩這個群體裡有一波“飯圈太太”,同樣是粉絲,她們會剪輯會修圖,組織應援線下線上兩不誤,業務能力超強;還有因為愛豆努力學習考上名校,成為學霸登上人生巔峰的,更有甚者是因為愛豆進入娛樂圈最後成為了幕後工作人員。
這種因為偶像變成更好的自己的現象其實反映了自我投射的正面影響:
我們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們身上藏著部分我們想要成為的自己,因為喜歡他們,我們會激勵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樣正面的追星帶給粉絲們的是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正能量,但追星也會給粉絲們帶來負面的影響:
追星之“談什麼戀愛,追星就夠了”
在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寧願追星也不願談戀愛。”之前微博上也在討論“為什麼追星女孩大都單身”
其實這和投射的反面影響有關——
當我們過於沉浸在與偶像的虛擬聯結中,會讓人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長時間沒有接觸和體驗到真實的親密關係,會導致追星女孩不知道如何處理現實的情感關係。
追星女孩在面對現實的愛人時,她們很有可能將追星時付出的狂熱模式複製到戀愛關係中來,即容易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愛一個人,同時還會帶濾鏡去看對方。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對方無法滿足自己想象的時候,追星女孩很有可能脫粉,甚至“回踩”,即厭惡那個她們曾經喜愛的人,而這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不利於一段關係的維繫的。
全心全意地去喜歡一個人,為ta燃燒自己的光與熱,這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難得且浪漫的事。
粉絲們在追星的過程中認識了好多在網絡上和自己一起吶喊應援做數據的好姐妹,在追星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前進道路上的榜樣。我們都曾因一個陌生人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很多年後我們回憶起那段因為某個人的存在本身就感到幸福的日子,我們的內心會泛起漣漪,是感動,是真心。
在聚光燈下那個發光的人,
是每一個粉絲心中的白月光,
是每一個追光者眼裡獨一無二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