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老子的精神思想和學問水平在諸多文獻典籍中都有記載,不難得到證實,但老子是冥修者,卻除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有老子“以其修道而養壽也”之外,很少有歷史文獻記載,自然也難以證實。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那麼,如果說老子是一個冥修者,依據呢?

其實,依據就在《道德經》這本書中。雖然,這些內容對於有冥修基礎的實踐者來說顯而易見,但對於不瞭解的人則深藏不露。《道德經》中有多處老子冥修的顯著證據,可以相互印證。

先論證老子是修行者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中說: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這是老子修行的最直接證據。顯然,“修之於…”中的“之”係指道。就是說修道於身、修道於家,等等,才能有德的真、餘、長、豐、普。不言而喻,修道就是修行。

老子不僅修道,而且還擴大範疇,包括家、鄉、國、天下。這說明老子有著比修道自身,更加廣闊的視野和關懷,是真正的得道聖人。

有近現代學者將“修之於……”譯註為“拿這個道理貫徹到……”,以此否定和曲解了原文中修道修行的含義。

現代人大多不知道《道德經》有修行的內容、老子是修道之士,與此類“權威”註釋的誤導有密切關係。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再論證老子是冥修者

其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證據莫過於《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離開冥修,這段話不可能有合理解釋。一些受近代西方認識論薰陶的專家學者將這段話註解為老子的唯物主義認識論表述,大謬而不通。

從冥修理論予以解釋,則順理成章。世之所謂瑜伽、禪修、坐禪、打坐、內丹、靜坐、冥想、坐忘、心齋、沉思、氣功;等等,名稱雖異,其實只是對本質上相同的精神修煉行為的不同名稱、認識和體悟。為方便起見,我們將其統稱為冥修。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近現代人在譯介meditation之類外來語時一般將其譯為冥想。其實,修煉者進入冥修的潛意識狀態後並不用頭腦思想。如果仍在思想,則必不能入靜或入定,實乃冥修大忌。

所以,冥想一詞的“想”字大有誤導之嫌。稱之為“冥修”,較為符合此類精神修煉行為的本意,且可避免誤解。

縱觀各家冥修要領,共同之處在於都需要正身形、調氣息、攝心意(即所謂調身、調息、調心),做到松、靜、自然,通過專注而入定或入靜,進入出神入化或神人合一狀態,或在入靜的超越境界中了悟天理、大道或終極知識。

無論是印度宗教的瑜伽、佛教的坐禪、道教的打坐內丹、儒教的坐忘心齋、基督宗教或伊斯蘭教蘇菲主義者的冥想,還是其他宗教的靜坐、沉寂,等等,都離不開對此的強調。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道德經》第十章不僅正好與此相合,而且以最精練的語言道出其他家派用連篇累牘的論述都不能完全表達的冥修要旨,實乃提綱挈領的精妙絕筆。將其當作冥修口訣,至為恰當適用。從事冥修者不妨一試,效果神奇。

由此推論,此章可能正是老子通過實踐總結出的冥修訣竅。茲將其分別拆解如下。

第一句“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句中“載”是語助詞,類似於“蓋”、“夫”;“營魄”即魂魄或靈魂,而“一”則是指道。此處的“抱一”與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中的“抱一”意思相通。故此句可譯為“靈魂擁抱天道,能不分離嗎?”

意指靈魂與道緊密融合為一,意境與印度瑜伽修煉中的阿特曼與梵合一,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相同,是冥修的最高境界。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第二句“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講的是調氣息和正身形,係指冥修時要將氣息調整到像胎兒那樣柔和、自然,將身體放鬆到像嬰兒那樣柔軟。

第三句“滌除玄鑑,能無疵乎?”

講的是攝心,就是冥修中要做到“無所想,無所欲”,毫無保留地排除所有的欲想雜念,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意,使心靈像明鏡一樣清淨而一塵不染。

第四句“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係指冥修者達到魂魄或靈魂能出入天門通道時,要做到至柔守靜,才能達到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中“天門”係指靈魂與天匯通之門或通道,可作有形和無形兩種認識。其有形按修煉知微者的說法系指上丹田之上,約在囟門位置,俗稱頂門,而非世俗注家所稱之眼耳口鼻也;其無形則指靈魂通天的玄妙之門,乃是有與無的超越之門。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第五句“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係指冥修者進入到出神入化、物我兩忘的境界,對於周邊環境和自我已經沒有知覺,但卻在冥冥之中能跨越時空,洞悟宇宙天理、天道或終極知識。

老子之悟道、釋迦牟尼之證悟,都是冥修進入這種境界的結果

冥修的要求,就是在入靜或入定之後,能夠達到對周邊事物和自我沒有知覺的境界。所以對冥修有一定造詣的人來說,此句極易理解,但外行則墜入五里霧中。

第六句“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已經不是冥修的口訣,而是老子冥修洞悟的成果。這也為貫穿《道德經》全文的“無為而治”理念的由來提供了註腳。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老子在第五十四章中提出要從修道於身直到修道於國、修道於天下,有著關懷天下的情懷,所以從個人冥修中悟出治天下的道理,是很自然的。綜上,本章前五句是冥修的訣竅,第六句則是老子冥修的重要成果。

老子冥修,從中了悟宇宙萬物真知一事還能從第十六章得到證實。該章以“致虛極,守靜篤”開頭,接著就是“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說明進入“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是“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先決條件。

句中的“復”指“復歸其根”,即萬物的目的歸宿,而這個“根”即作為“天地根”的道,這些都是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只能依靠內觀參悟。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什麼是“致虛極,守靜篤”?

一般都認為是指通過修煉讓心靈達到和保持極度虛靜的狀態。可怎麼樣才能進入如此虛靜的狀態,大部分人就說不清了。

如果,我們對精神方面的修煉,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知道進入虛靜狀態的唯一途徑就是冥修

冥修的訣竅和努力目標就是達到極度的虛靜狀態,而道教冥修的最高境界是在煉精化氣和煉氣化神之後進入到煉神還虛。因此,“致虛極,守靜篤”講的就是冥修的入靜狀態。

將此段話與第四十七章聯繫起來看,更可看出能夠做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唯一可能途徑就是要首先進入“致虛極,守靜篤”的冥修入靜狀態。

老子是一個冥修者嗎

《道德經》顯示老子是冥修者,為什麼先前很少被人提及?

原因就是注家多不太懂冥修。所有的宗教信仰和冥修均是體驗性的實踐。如果沒有起碼的冥修知識和體驗,只是從外行的世俗經驗和認識來理解和談論像第十章這樣的章節,就好比聾子談音樂、瞎子談美術一樣,不可能領會其要旨。

正因為如此,《道德經》中老子冥修的證據對於有一定造詣的冥修實踐者來說顯而易見,而不瞭解的人則熟視無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