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為什麼16年後就發生土木堡之變?

導讀: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在1433年出發後就再也沒有回到故土,埋葬在古裡國。鄭和的去世不但代表著明朝對遠洋的探索,更深刻寓意著明朝國防政策的重大轉變。隨著明朝趨於保守的國防政策導致全面收縮,南洋、東北乃至草原都先後失去了進取之心。如果說量力而行停止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也無可厚非,但是失去全局視野在擊潰蒙古主力後居然敢對蒙古草原不聞不問長達十年。草原上十年時光足夠一股新勢力的崛起,放任蒙古各部存強去弱完成整合終成大患。明朝沒有及時發現和有效遏制瓦剌的崛起,結果直接導致土木堡之戰的慘敗。


鄭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為什麼16年後就發生土木堡之變?


洪武萬歲朱元璋推翻大元,一統華夏兵威赫赫。隨後通過靖難上臺的明成祖朱棣為了證明自己,不斷的開疆拓土。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布國威於四方;東北建立奴兒干都司直接把國境線推到外興安嶺;南部懲罰不安分篡權的交趾政權,直接納入大明版圖(由於篡權政權導致原藩國政權絕嗣,並非無緣吞併);北面馬上皇帝出身的朱棣數次親征蒙古,導致蒙古實力受到重大打擊。

整個大明王朝此時的戰略以積極的、外放的。這除了和朱元璋和朱棣性格有關外,還有就是對於朝局的安排有關。如果剔除不足百年的元朝,其實明朝的文官系統是嚮往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情景的。所以無論是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是繼位的朱棣重視國防和武將,除了開疆拓土的需要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制衡,只有保持文武的平衡才不會出現宋朝那種外戰無力的結果。很可惜這種平衡在土木堡之變後被打破了。以文馭武的情況再次出現,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明亡國都沒有得到改變。


北宋和大明是兩個文官地位高過武將的王朝,但是從朝代更迭時的表現來看明朝的文人顯然沒有宋朝文人有風骨。我們不敢說明朝文官集團是導致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但是在擊潰蒙古主力後放任蒙古各部十年不聞不問絕對有文官的推波助瀾。無論朱元璋還是朱棣都憑藉著赫赫戰功,讓文官俯首帖耳。皇權一言九鼎,豈能容他人置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官和武將的制衡,只有互相監督、互相促進大明王朝才會毫不懈怠的以積極的態度向前出發。


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大明國防政策的調整

明仁宗朱高熾是雖然不是太平天子,但是受文官影響頗深。他和父親朱棣的治國方式截然不同,他嚮往的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這和文官的訴求不謀而合。雖然明宣宗朱瞻基性格酷似祖父朱棣,而且經過朱棣的親自調教應該繼續按照成祖朱棣的治國方略,但是由於父親仁宗朱高熾去世的很突然為了順利繼位不得不與文官系統做了妥協。PS:朱高熾去世後,旁邊還有漢王朱高煦虎視眈眈(朱棣曾經暗示百年後由他來繼承皇位)。朱瞻基為了順利繼位才不得不和文官妥協,延續了保守的國防政策。


鄭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為什麼16年後就發生土木堡之變?


俗話說百戰出精兵,沒有戰爭的錘鍊難有真正的精銳。況且停止了積極的國防政策,大明依然維持了在邊境的強勢(餘威猶在)。但是帝王用來制衡文官的武勳集團逐漸失去了話語權,文官佔了上風。雖然出現了他們心目中的仁宣之治,但是對於北部國防的徹底忽視一直在孕育一場災難。在這場徹底失敗後戰鬥中,大明由盛轉衰在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大明版本的安史之亂。我們不敢說土木堡之變是文官導致的,但是文官極力的推崇保守內斂的國防政策客觀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防禦性的國防政策非常好,既減少了窮兵黷武的可能又利用有限的資源發展經濟。但是一定要對周邊邊境形勢有情形的認識和足夠的認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更何況沒有國際法約束的古代,疆域的範圍就在於拳頭的大小。


明朝居然主動關閉自己的眼睛,對於蒙古草原的勢力不聞不問長達十年。這十年也是瓦剌部也先統一蒙古的十年,也是孕育大明土木堡慘敗的十年。這就是對邊境形勢沒有清醒認識的代價。也先在公元1439年繼承成為瓦剌的首領,距離1449年土木堡之變正好十年。

之前由於明朝對於蒙古韃靼部的過分削弱,讓瓦剌部沒有了制衡。所以本來在草原西部的瓦剌得以在也先的帶領下向東擴張,在征服女真各部以後也先幾乎把瓦剌的邊界擴張到朝鮮邊境。此時瓦剌的疆域南抵長城;東脅朝鮮;西略哈密,草原盡為其所控制。而此時的大明還在醉心於天朝上國、無人匹敵的憧憬當中。


鄭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為什麼16年後就發生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對於大明的深刻影響

我們不在這裡詳細描述土木堡之變的具體經過,也不會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推到太監王振的身上那也不客觀。就看明英宗君臣這種全局視野的缺陷以及類似遊山玩水的心態就必敗無疑。土木堡的慘敗,大明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等數十位名將毫無意義的慘死,精銳大三大營尤其是熱兵器神機營的全軍覆沒讓大明幾乎家家戴孝。

此戰過後大明失去了對於瓦剌的戰略主動權,大明的邊關任由蒙古人來去自由。可以說明英宗就是明朝的罪人,這種人居然還有臉發動奪門之變復位。明朝對於蒙古的戰略優勢就來自以熱兵器為主的神機營,神機營全軍覆沒導致軍火武器研發只能從頭再來。本來明朝就因為土木堡之變元氣大傷、人才斷層,但是明英宗為了復位發動奪門之變殺了于謙等大臣造成了明朝在軍政兩方面出現第二次人才斷層。從這方面說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帝王中最大的罪人。


鄭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為什麼16年後就發生土木堡之變?

在土木堡之變中隨著傳統武勳集團的崩潰,皇帝只能扶植宦官組織廠衛和錦衣衛來制衡文官勢力。否則就會皇權旁落,自己的意志無法得到貫徹。帝王更迭、廠衛橫行、文官攬權、君臣離心基本成為明朝中後期的揮之不去的陰影。對蒙古失去戰略主動權,明朝只能以防守為主。九邊防禦體系就是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逐漸構築形成的,不知道如果明仁宗和明宣宗如果知道這種情形會不會後悔的抽自己嘴巴。


小結:


隨話說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國力才是根本。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