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大風雲錄》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學

《江西共大風雲錄》

作者/鍾奮生


《江西共大風雲錄》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學


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學

1964年以後,江西共大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教學管理模式,但教學改革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共大的教學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組隊班合一模式

共大建校後,總校和各分校都逐步建立了與各系科、專業口的生產基地,為教學與生產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組隊班合一模式,是確保教學質量的最佳模式之一。

共大建立生產基地不僅要滿足教學上的需要,而且要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為實現生產自給提供物質財富。因此,有了與專業對口的生產基地並不等於就不會有教學與生產爭時間、爭勞力的矛盾,也不等於教學與生產勞動會自動的結合起來。要真正解決好教學與生產的矛盾,使兩者有機結合好,還必須從組織上改變以往管教學的不管生產,管生產的不管教學的兩張皮現象。

從1964年開始,共大總校在農學、林學兩個系和部分分校系(科)場(廠)合一的基礎上,進一步試行了組隊班合一的管理體制。

總校的農學系把果樹教研與農場的果樹生產隊合併,農作教研組與農場的農業生產隊合併,植保教研組承擔了農場全部果樹、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不同專業班級(果樹、農作、植保)的學生,分別由各專業教研組管理,向教研組承包生產任務。土壤肥料教師則負責全系(場)的土地規劃,土壤檢測以及肥料積、造、購、管、用,並按需要將任務分配到各個班級。教研組與生產隊合併後,統稱為教學生產研究組,負責組織管理本專業的教學和生產。同時,各教研組的教師又分配到本專業的各個班上,擔任專業課教學,有的還兼任班主任。既管班級的教學,又負責班級的生產指導和組織管理。班級的教學安排和生產安排,則根據教學與生產計劃和配檔表的要求,教師和班委會共同負責。

實行組隊班合一的新體制,教學、生產、科研(推廣)的任務進一步分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每一個教師、職工、學生的身上,增強了師生的責任感。班級的教學,生產安排,都經過老師、職工、學生共同討論來確定,發揚管理的民主化,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從而提高了廣大師生教學、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隊班合一後,班級承擔的生產任務以學生勞動為主,學生成了生產的主體。為完成班級的生產任務,同學們不是被動地去完成勞動任務,而是主動地去學習組織管理生產的知識,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向實踐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工效,緩解了教學與生產之間爭時間、爭勞力的矛盾。

組隊班合一的體制進一步促進教學、生產、科研(推廣)的有機結合。組隊班合一後,同學們開始主動應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產實踐,同時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也促使同學們主動地去請教老師,去向書本和課堂上討教解決的辦法,從而使現場教學有了更豐富的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切合實際。組隊班合一,為開展科學實驗提供了有利條件,生產中的難題也是科研中的課題,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選擇當時生產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利用承包生產任務的基地,把完成生產任務與種試驗田結合起來。試驗的成果不僅可以直接為提高生產服務,而且容易推廣,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

組隊班合一的體制有利師資隊伍改造、培養和提高,也是實行“半工半讀”的最好形式。組隊班合一後,教師主要是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承擔了班級生產的組織管理和指導任務,為了取得領導生產的發言權,必須使自己真正成為生產的內行。首先,教師必須熟悉生產的操作技能,能在生產中作好示範,才能要求學生做到做好。這就促使教師主動地參加生產勞動,向實踐學習,向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學習。第二,在生產實踐中,同學們會發現並提出許多實際問題,其中有許多是課堂上沒有講過,在書本上也是沒有現成答案可找的,他們要求教師給予解答、指導解決。這就促使教師要繼續不斷地學習各種新的知識,努力培養自己應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組隊班合一不僅要求教師在技術上過得硬,也促使教師學會組織生產、管理生產,真正成為生產的“內行”。

組隊班合一的體制,還有利於在教學、生產、科研(推廣)緊密結合的條件下,創造出一套生產經營管理成本核算的經驗。

組隊班合一體制的試行,對解決教學、生產兩張皮的矛盾,促進教學、生產、科研(推廣)的有機結合,確實表現出很大的優越性。但是,由於試行的時間比較短,經驗還不足,操作也還不規範;舊的矛盾解決了,又有新的矛盾出現,如教學的安排還比較零亂,教研組與教研組之間,課程與課程之間還有不協調的地方等。這些問題可以在實踐中逐步加以解決,並使組隊班合一的體制日臻完善成熟。

立體化辦學體系

共大在興旺發展的時期,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建立和完善多規格、多形式、多層次的辦學體系,讓教學與生產充滿生機與活力。形象地講,可謂立體化的辦學體系。

1963年6月,省委、省人委下發《關於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若干問題的指示》中,就學校規模、培養目標、培養形式、學生來源、畢業生分配、生產基地建設、糧食自給、經費自給、領導體制等九個問題作了明確指示。對於培養形式問題,指示共大除了開設不同學歷層次的班級外,還要設定期輪訓班和附設抗大式訓練班。定期輪訓班是吸收國營墾殖場、國營農場基層幹部和由公社保養的生產大隊、生產隊基層幹部,學習時間半年至一年。附設抗大式訓練班,主要是招收城市知識青年進行半年左右的政治訓練和一般的專業技能訓練,訓練後安排到農村工作,或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1964年12月,高教部部長楊秀峰到共大總校視察工作。他在聽取了學校的工作彙報後,又召開了教師、幹部、學習座談會,並作了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了共大的辦學方向,表示“如果共大同意,高教部將從各院校抽調一些人前來進修學習”。

1965年5月,共大總校根據高教部領導指示意見,開辦了教育研究班、農林綜合技術研究班和政治文化技術訓練班。教育研究班是各大專院校的教師到共大總校研究半工半讀的教育制度,以備回去後試辦半工半讀。來自全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三十六所高等院校共八十九名在職專任教師,參加這期教育研究班學習研究。他們對共大的辦學經驗進行了專門的考察、研究和總結。農林綜合技術研究班,招收農林院校的助教和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半工半讀的辦法培養研究生。這個班計劃招收學生五十名。政治文化技術訓練班,是由省內各公社選送的農業勞動模範,一邊學習政治文化,一邊與農林綜合技術研究班共同進行科學技術研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三種類型的班,學習時間均為兩年(後因文化大革命沒有實施完畢)。

一些分校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開辦了各種培訓班,對成年農民進行教育、培訓。採取長短結合混合辦、方便群眾長期辦、個別需要單獨辦、根據農事定期辦等形式,對技術員進行科技普及、崗位輪訓、在職提高等三個層次的培訓。

有些分校還採取與鄉村植保員、赤腳獸醫、農機員結對子的辦法,互教互學;老師們針對實際編寫出簡易教材、講義,分發給技術員和農民,便於他們自學。一些分校還利用冬閒時間有計劃地組織師生到社隊宣傳科技知識,有的還制幻燈片放映,逢趕集設攤諮詢,普及科技知識,不少分校還配合當地舉辦各種農民夜校,開展掃盲活動。至此,一個覆蓋全省,具有高等、中等、初等不同層次和各種不同培訓規格和不同培訓形式的,把普及與提高緊密結合一起的農業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它為江西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為向廣大農民普及文化科學知識,以及推廣農業先進技術起了很大作用。

1965年11月,共大總校黨委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向省委呈報了《關於成立農村醫療系等有關問題的請示報告》,經省委批轉同意,共大總校開設了農村醫療系,分設中醫和西醫兩個專業,學制三年,學生全部實行社來社去,國家不包分配。經與宜春地委、專署商定,在該地區試招生三百名。畢業後全部返回農村,做農村社、隊不脫產的衛生員(赤腳醫生),這些學生1968年畢業後,都回到了原推薦單位工作。

1965年,共大總校所屬的五金機械廠、印刷廠和大港林場,根據當時中央提出的“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的精神,分別辦了“兩種勞動制度”形式的工讀學校。其中五金機械廠的金工車間、元釘車間、標準件一車間(螺栓)、標準件二車間(螺帽)各招收一個班的工讀班學員五十名,共招收初中畢業生四個班,學員二百三十七名。印刷廠工讀學校招收了印刷專業的學生一個班十名,大港林場工讀學校招收竹藝專業的學生兩個班,學員六十餘名,其中一個竹藝專業初級班(小學畢業生),一個竹藝專業中級班(初中畢業生),這些學員在廠(場)實行半工半讀,一邊學習文化和本專業的基礎科學知識,一邊參加專業的生產勞動,學制三年,畢業後發給工讀學校的畢業證書,自行就業。這些工讀學校的學生1965年進校不久,就開始文化大革命運動,由於“文革”的影響,只招收了一屆學員,他們畢業後,有一部人留廠(場)工作,成為廠(場)的正式工人,大部分由省、市勞動部門根據他們所學專業分配到其它工廠當工人,少數自行就業。

大搞科學實驗

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生產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試驗。共大結合專業教學和生產實踐,普遍安排老師和組織高年級的學生參加一定的科學研究活動。明確規定了科學研究的內容,把綜合研究與專題研究結合起來,把田間試驗與實驗室研究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為農業發展綱要服務,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同時共大總校和各分校,還明確要求各極領導要加強對科學研究工作的領導,對於那些重點項目,應有專人負責,正確掌握資料,嚴格分析成果,並予以及時示範、推廣,做到有始有終,堅持到底。

在這段時間,共大總校和各分校在綜合利用紅壤,改造低產田,建立速生豐產林,選育優良水稻、棉花、油菜品種和畜禽品種,實現穩產高產,良種良化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和經驗。

當時,江西省中、低產田的比例很大,特別是山區的冷漿田,畝產只有二三百斤,改造低產田是實現全省糧食跨綱要的一項重大任務。共大許多分校都把這一任務列入農學專業科學試驗的項目。培育良種也是總校和許多共大分校開展的一個科學試驗項目。

《江西共大風雲錄》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學


共大新幹分校,從1960年起,從各地引進二十七個水稻品種,進行良種區域化試驗和小塊對比試驗,經過三年的試驗找出六個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三級種子田,選擇單顆優良種子,進行單本繁殖,到1963年,他們為本縣提供了六十五萬公斤左右的良種,純度達百分之九十九,平均都比當地老品種增產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紅壤植棉,在當時產量不高,好的每公頃也只有四百至五百公斤皮棉,差的每公頃只有一百五至二百二十五公斤。所以農民種棉的積極性不高,全省種植棉花面積很小。為了擴大全棉花種植面積,提高農民的植棉花的積極性,共大總校和不少分校進行了紅壤植棉高產試驗,經過二至三年的試驗,到1964年,總校和進賢分校、南城分校的試驗地,每公頃產皮棉均超了一千二百公斤,其中共大總校機關幹部種植的棉花試驗地,在校長劉俊秀的精心指導下,每公頃達到一千六百八十公斤,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共大總校機關幹部的植棉試驗仍在進行。附近的農民紛紛前來參觀學習,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種棉的積極性,為發展江西省的棉花生產作出了貢獻。

1965年總校農機系畢業班學生,根據系農機廠承擔江西省豐收—27拖拉機配套旋耕機生產任務的需要,運用所學知識,自己設計、加工製造了側板鏜孔專業機床,精度完成達到了生產要求,效率比原先用普通機床提高了近十倍。

就這樣,他們大力開始科學實驗,把教學、生產、科研(推廣)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習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促進了生產,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新改革

在改革教學管理體制,實行系場合一和組、隊、班合一,保證教學與生產勞動有機結合;建立和完善多規格、多形式和多層次辦學體系的基礎上,深入教學領域進行學科、教材、師資隊伍三大建設不斷深入開展,教學改革繼續穩步朝前邁進。

1964年6月,共大總校召開教改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各系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共同提高,推進教改。這既是一次教改情況的彙報會,又是教改經驗的交流會。同時,對下一步的教學改革工作,提出了具體安排和要求。

1964年9月25日,共大總校召開教學改革工作會議。會議重點討論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方面和課程改革的問題,這次共大教學改革與初創時期相比,顯然又有了一個質的提高。參加這次會議的有省委副秘書長兼共大總校黨委書記張宇晴,省農墾廳廳長兼共大總校黨委副書記李玉,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黎超、屈紹建,副校長毛文友、周韋志,教育長陳平和各系的教學主任及教務處有關負責人。會議肯定了上學期教學改革工作的成績,廣大師生對毛主席的教育思想,黨的教育方針和共大的辦校方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會議重點討論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方面的問題和課程改革問題。

農機系農機專業比較明確地提出了培養目標的業務範圍,提出達到三級駕駛員與三級修理工的水平。

在課程改革方面,各專業一般都減少了課程,農機系減少了一門,林學系砍掉了三門,農學系果樹專業砍掉了兩門,牧醫系合併了十二門。各專業的課時均作了壓縮,總學時一般減少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周學時一般減少了六至八學時,上課時間減少了,自修時間增多了。

在教學大綱的改革方面,林學、農機、牧醫及基礎課教研室已初步擬訂了教學大綱三十八門,有些教學大綱貫徹少而精的要求較好。在教材改革方面,全校已編寫好的有三門,還有三門正在編寫(修改),教學內容也有改革,體系有了變化。

教學方法改革方面,一般都加強了現場教學,加強了講練結合,講練比例調整較大。在改革考試方法方面,取消了階段考試,加強了課堂練習和現場操作考試。會議也提出了上學期教學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如,教學思想的改革不夠,發動群眾做得不夠,總結經驗不夠,深入調查研究不夠等,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進行。

共大總校黨委於1964年10月23日召開了專門的教改工作會議,就年底以前的教學改革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認真地學習了中央關於“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的指示,又聽取了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共大總校校長劉俊秀關於《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是進行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項偉大革命運動的一個重要場所》的報告,全校師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提高了認識,增強了信心,在此基礎上,對下一步的教學改革工作提出了“以我為主,大膽革新,積極行動,穩步前進”的方針。

三步走戰略

為貫徹落實這一方針,要求各系、各單位在步驟上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討論落實教學計劃。著重討論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過程的組織等。要求根據學校的任務和特點,在確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具體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少而精,學以致用的原則,明確各門課程的位置和作用,再確定消減和合並的課程,落實課程設置及提出各門課程的主要內容。然後,再根據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的原則,及各課程之間的銜接與聯繫,合理安排各年度課堂教學、現場教學、教學實習和生產勞動。

《江西共大風雲錄》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學

第二步,討論落實教學大綱。根據課程的減並和內容的調整,進一步修改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根據培養目標,明確每門課程的主要任務,明確每門課程應達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具體要求,然後,確定課程的內容及教學方法。

過去已編有教學大綱的課程,可按先專業課,後基礎課,先主課,後副課的秩序排隊,而逐科審查、修改,沒有大綱的或變動課程內容很大的,則應按照上述秩序重新編定,重新落實教學大綱。在落實過程中,必須注意加強基本功訓練的安排,使教學真正做到面向生產、結合生產和服務生產。

第三步,編寫教材,作出教材編寫規劃。在編寫教材中以不誤當前的教學工作,儘量抽出教師編寫教材為前提,根據各系的師資條件,各課程教改的基礎,按照有條件的先編,主要課程先編的步驟,全面安排,各系作出教材建設規劃,爭取二、三年內完成。根據現有基礎可採用三種不同的辦法:

1、原來已編有教材的課程在原有的基礎上予以充實和修訂;

2、已有一定資料可以編寫的課程,可採取邊教、邊編、邊印的辦法進行;

3、少數目前編寫有困難的課程,應積極組織與安排教師參加有關生產活動,進行資料蒐集,為編寫教材積極創造條件。

在做法上,採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教師、技術人員、工人、學生相結合。充分發揚民主,敞開爭論,支持以我為主,大膽革新的精神,反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思想,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說清道理,以理服人。

教改工作紮實推進

1964年12月8日,共大總校又以邊改邊教,邊教邊改,鞏固成績,繼續前進為題,召開全校幹部、教師大會,周韋志副校長對前階段教改工作作了總結,並著重介紹了林學系前一階段教學改革的成績與經驗。黨委書記張宇晴對深入教職工改作了進一步動員。指出今後的改革,不僅要繼續向橫的方面發展,而且更重要的向縱的方面深入一步。要把教改堅持下去,一方面要求思想上要跟上,一方面要學習林學系教改的先進經驗,要求教師半工(講)半教,邊改邊教,邊教邊改。在改革中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這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只要我們方向對頭,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1965年暑假,共大總校組織一百二十六名教師,集中於共大廬山分校召開教學改革會議。強調教育思想革命,從學習毛主席著作和貫徹全國高中等農業學校半工半讀會議的精神入手,以“實踐論”的觀點和“矛盾論”的方法為武器,通過總結教師參加生產實踐的收穫和經驗體會,以提高認識,促進教育思想革命,通過教育思想革命來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同時,進一步修訂了教學計劃、大綱和教材,並對部分主要專業的重點課程進行改革。如初步擬訂了農學系作物、植保專業及牧醫系的教學計劃,修改了基礎課及森林植物學等課程的教學大綱,初步修訂了森林植物學的教材。大部分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了討論研究。這次教改活動,在分析江西農業生產及畜牧業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根據面向地區、面向生產、面向實際的原則和“社來社去”的方向,討論了培養目標和專業重點,根據從實際出發,少而精,學以致用的原則,確實了課程設置,大體安排了總學時。

1966年4月,共大總校向省教育廳報送《關於總校教材建設情況》的報告,1965年底,共大總校農學、林學、牧醫、農機等四個專業已編了三十九門課程的教材,佔全部課程的百分之五十五,正在編寫或準備編寫的課程三十二門,爭取在1968年以前逐步做到全部採用自編教材進行教學。由於“文化大革命”的來臨,這個自編教材的編寫計劃未能完全實現。

與此同時,共大總校1964年8月十七至27日召開了全省分校教學工作會議。會議在全面總結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確定修改中專幾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編寫初技的教學大綱及教材。此後不久,總校又組織了十幾所分校林學專業的教師集中在共大油山分校編寫林業中專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其他如農學、畜牧獸醫等專業也相繼進行教學改革。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不斷更新,教材建設的加快,又經過幾年改革和實踐,總校向本校各系和各分校下發了《關於執行新教學計劃、大綱的通知》,總校和各分校的教學日臻完善和規範,同時還摸索出了一套適應半工半讀特點的做法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