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大风云录》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学

《江西共大风云录》

作者/钟奋生


《江西共大风云录》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学


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学

1964年以后,江西共大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共大的教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组队班合一模式

共大建校后,总校和各分校都逐步建立了与各系科、专业口的生产基地,为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组队班合一模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最佳模式之一。

共大建立生产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上的需要,而且要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为实现生产自给提供物质财富。因此,有了与专业对口的生产基地并不等于就不会有教学与生产争时间、争劳力的矛盾,也不等于教学与生产劳动会自动的结合起来。要真正解决好教学与生产的矛盾,使两者有机结合好,还必须从组织上改变以往管教学的不管生产,管生产的不管教学的两张皮现象。

从1964年开始,共大总校在农学、林学两个系和部分分校系(科)场(厂)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试行了组队班合一的管理体制。

总校的农学系把果树教研与农场的果树生产队合并,农作教研组与农场的农业生产队合并,植保教研组承担了农场全部果树、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不同专业班级(果树、农作、植保)的学生,分别由各专业教研组管理,向教研组承包生产任务。土壤肥料教师则负责全系(场)的土地规划,土壤检测以及肥料积、造、购、管、用,并按需要将任务分配到各个班级。教研组与生产队合并后,统称为教学生产研究组,负责组织管理本专业的教学和生产。同时,各教研组的教师又分配到本专业的各个班上,担任专业课教学,有的还兼任班主任。既管班级的教学,又负责班级的生产指导和组织管理。班级的教学安排和生产安排,则根据教学与生产计划和配档表的要求,教师和班委会共同负责。

实行组队班合一的新体制,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的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职工、学生的身上,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感。班级的教学,生产安排,都经过老师、职工、学生共同讨论来确定,发扬管理的民主化,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了广大师生教学、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队班合一后,班级承担的生产任务以学生劳动为主,学生成了生产的主体。为完成班级的生产任务,同学们不是被动地去完成劳动任务,而是主动地去学习组织管理生产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向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工效,缓解了教学与生产之间争时间、争劳力的矛盾。

组队班合一的体制进一步促进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的有机结合。组队班合一后,同学们开始主动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同时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也促使同学们主动地去请教老师,去向书本和课堂上讨教解决的办法,从而使现场教学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切合实际。组队班合一,为开展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中的难题也是科研中的课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选择当时生产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利用承包生产任务的基地,把完成生产任务与种试验田结合起来。试验的成果不仅可以直接为提高生产服务,而且容易推广,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组队班合一的体制有利师资队伍改造、培养和提高,也是实行“半工半读”的最好形式。组队班合一后,教师主要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承担了班级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任务,为了取得领导生产的发言权,必须使自己真正成为生产的内行。首先,教师必须熟悉生产的操作技能,能在生产中作好示范,才能要求学生做到做好。这就促使教师主动地参加生产劳动,向实践学习,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学习。第二,在生产实践中,同学们会发现并提出许多实际问题,其中有许多是课堂上没有讲过,在书本上也是没有现成答案可找的,他们要求教师给予解答、指导解决。这就促使教师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努力培养自己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组队班合一不仅要求教师在技术上过得硬,也促使教师学会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真正成为生产的“内行”。

组队班合一的体制,还有利于在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紧密结合的条件下,创造出一套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核算的经验。

组队班合一体制的试行,对解决教学、生产两张皮的矛盾,促进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的有机结合,确实表现出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试行的时间比较短,经验还不足,操作也还不规范;旧的矛盾解决了,又有新的矛盾出现,如教学的安排还比较零乱,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还有不协调的地方等。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并使组队班合一的体制日臻完善成熟。

立体化办学体系

共大在兴旺发展的时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立和完善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让教学与生产充满生机与活力。形象地讲,可谓立体化的办学体系。

1963年6月,省委、省人委下发《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若干问题的指示》中,就学校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形式、学生来源、毕业生分配、生产基地建设、粮食自给、经费自给、领导体制等九个问题作了明确指示。对于培养形式问题,指示共大除了开设不同学历层次的班级外,还要设定期轮训班和附设抗大式训练班。定期轮训班是吸收国营垦殖场、国营农场基层干部和由公社保养的生产大队、生产队基层干部,学习时间半年至一年。附设抗大式训练班,主要是招收城市知识青年进行半年左右的政治训练和一般的专业技能训练,训练后安排到农村工作,或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64年12月,高教部部长杨秀峰到共大总校视察工作。他在听取了学校的工作汇报后,又召开了教师、干部、学习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共大的办学方向,表示“如果共大同意,高教部将从各院校抽调一些人前来进修学习”。

1965年5月,共大总校根据高教部领导指示意见,开办了教育研究班、农林综合技术研究班和政治文化技术训练班。教育研究班是各大专院校的教师到共大总校研究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以备回去后试办半工半读。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六所高等院校共八十九名在职专任教师,参加这期教育研究班学习研究。他们对共大的办学经验进行了专门的考察、研究和总结。农林综合技术研究班,招收农林院校的助教和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半工半读的办法培养研究生。这个班计划招收学生五十名。政治文化技术训练班,是由省内各公社选送的农业劳动模范,一边学习政治文化,一边与农林综合技术研究班共同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种类型的班,学习时间均为两年(后因文化大革命没有实施完毕)。

一些分校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办了各种培训班,对成年农民进行教育、培训。采取长短结合混合办、方便群众长期办、个别需要单独办、根据农事定期办等形式,对技术员进行科技普及、岗位轮训、在职提高等三个层次的培训。

有些分校还采取与乡村植保员、赤脚兽医、农机员结对子的办法,互教互学;老师们针对实际编写出简易教材、讲义,分发给技术员和农民,便于他们自学。一些分校还利用冬闲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到社队宣传科技知识,有的还制幻灯片放映,逢赶集设摊咨询,普及科技知识,不少分校还配合当地举办各种农民夜校,开展扫盲活动。至此,一个覆盖全省,具有高等、中等、初等不同层次和各种不同培训规格和不同培训形式的,把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一起的农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它为江西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向广大农民普及文化科学知识,以及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起了很大作用。

1965年11月,共大总校党委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向省委呈报了《关于成立农村医疗系等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经省委批转同意,共大总校开设了农村医疗系,分设中医和西医两个专业,学制三年,学生全部实行社来社去,国家不包分配。经与宜春地委、专署商定,在该地区试招生三百名。毕业后全部返回农村,做农村社、队不脱产的卫生员(赤脚医生),这些学生1968年毕业后,都回到了原推荐单位工作。

1965年,共大总校所属的五金机械厂、印刷厂和大港林场,根据当时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精神,分别办了“两种劳动制度”形式的工读学校。其中五金机械厂的金工车间、元钉车间、标准件一车间(螺栓)、标准件二车间(螺帽)各招收一个班的工读班学员五十名,共招收初中毕业生四个班,学员二百三十七名。印刷厂工读学校招收了印刷专业的学生一个班十名,大港林场工读学校招收竹艺专业的学生两个班,学员六十余名,其中一个竹艺专业初级班(小学毕业生),一个竹艺专业中级班(初中毕业生),这些学员在厂(场)实行半工半读,一边学习文化和本专业的基础科学知识,一边参加专业的生产劳动,学制三年,毕业后发给工读学校的毕业证书,自行就业。这些工读学校的学生1965年进校不久,就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由于“文革”的影响,只招收了一届学员,他们毕业后,有一部人留厂(场)工作,成为厂(场)的正式工人,大部分由省、市劳动部门根据他们所学专业分配到其它工厂当工人,少数自行就业。

大搞科学实验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生产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试验。共大结合专业教学和生产实践,普遍安排老师和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明确规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把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把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为农业发展纲要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同时共大总校和各分校,还明确要求各极领导要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对于那些重点项目,应有专人负责,正确掌握资料,严格分析成果,并予以及时示范、推广,做到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在这段时间,共大总校和各分校在综合利用红壤,改造低产田,建立速生丰产林,选育优良水稻、棉花、油菜品种和畜禽品种,实现稳产高产,良种良化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

当时,江西省中、低产田的比例很大,特别是山区的冷浆田,亩产只有二三百斤,改造低产田是实现全省粮食跨纲要的一项重大任务。共大许多分校都把这一任务列入农学专业科学试验的项目。培育良种也是总校和许多共大分校开展的一个科学试验项目。

《江西共大风云录》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学


共大新干分校,从1960年起,从各地引进二十七个水稻品种,进行良种区域化试验和小块对比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找出六个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级种子田,选择单颗优良种子,进行单本繁殖,到1963年,他们为本县提供了六十五万公斤左右的良种,纯度达百分之九十九,平均都比当地老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红壤植棉,在当时产量不高,好的每公顷也只有四百至五百公斤皮棉,差的每公顷只有一百五至二百二十五公斤。所以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不高,全省种植棉花面积很小。为了扩大全棉花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植棉花的积极性,共大总校和不少分校进行了红壤植棉高产试验,经过二至三年的试验,到1964年,总校和进贤分校、南城分校的试验地,每公顷产皮棉均超了一千二百公斤,其中共大总校机关干部种植的棉花试验地,在校长刘俊秀的精心指导下,每公顷达到一千六百八十公斤,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共大总校机关干部的植棉试验仍在进行。附近的农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为发展江西省的棉花生产作出了贡献。

1965年总校农机系毕业班学生,根据系农机厂承担江西省丰收—27拖拉机配套旋耕机生产任务的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加工制造了侧板镗孔专业机床,精度完成达到了生产要求,效率比原先用普通机床提高了近十倍。

就这样,他们大力开始科学实验,把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促进了生产,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新改革

在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系场合一和组、队、班合一,保证教学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多规格、多形式和多层次办学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教学领域进行学科、教材、师资队伍三大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继续稳步朝前迈进。

1964年6月,共大总校召开教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各系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推进教改。这既是一次教改情况的汇报会,又是教改经验的交流会。同时,对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

1964年9月25日,共大总校召开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方面和课程改革的问题,这次共大教学改革与初创时期相比,显然又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委副秘书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张宇晴,省农垦厅厅长兼共大总校党委副书记李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黎超、屈绍建,副校长毛文友、周韦志,教育长陈平和各系的教学主任及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会议肯定了上学期教学改革工作的成绩,广大师生对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党的教育方针和共大的办校方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议重点讨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和课程改革问题。

农机系农机专业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培养目标的业务范围,提出达到三级驾驶员与三级修理工的水平。

在课程改革方面,各专业一般都减少了课程,农机系减少了一门,林学系砍掉了三门,农学系果树专业砍掉了两门,牧医系合并了十二门。各专业的课时均作了压缩,总学时一般减少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周学时一般减少了六至八学时,上课时间减少了,自修时间增多了。

在教学大纲的改革方面,林学、农机、牧医及基础课教研室已初步拟订了教学大纲三十八门,有些教学大纲贯彻少而精的要求较好。在教材改革方面,全校已编写好的有三门,还有三门正在编写(修改),教学内容也有改革,体系有了变化。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一般都加强了现场教学,加强了讲练结合,讲练比例调整较大。在改革考试方法方面,取消了阶段考试,加强了课堂练习和现场操作考试。会议也提出了上学期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教学思想的改革不够,发动群众做得不够,总结经验不够,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

共大总校党委于1964年10月23日召开了专门的教改工作会议,就年底以前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认真地学习了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又听取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场所》的报告,全校师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以我为主,大胆革新,积极行动,稳步前进”的方针。

三步走战略

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要求各系、各单位在步骤上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讨论落实教学计划。着重讨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等。要求根据学校的任务和特点,在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明确各门课程的位置和作用,再确定消减和合并的课程,落实课程设置及提出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根据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原则,及各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合理安排各年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教学实习和生产劳动。

《江西共大风云录》第十五章:走向成熟的教学

第二步,讨论落实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减并和内容的调整,进一步修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明确每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明确每门课程应达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具体要求,然后,确定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法。

过去已编有教学大纲的课程,可按先专业课,后基础课,先主课,后副课的秩序排队,而逐科审查、修改,没有大纲的或变动课程内容很大的,则应按照上述秩序重新编定,重新落实教学大纲。在落实过程中,必须注意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安排,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生产、结合生产和服务生产。

第三步,编写教材,作出教材编写规划。在编写教材中以不误当前的教学工作,尽量抽出教师编写教材为前提,根据各系的师资条件,各课程教改的基础,按照有条件的先编,主要课程先编的步骤,全面安排,各系作出教材建设规划,争取二、三年内完成。根据现有基础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办法:

1、原来已编有教材的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充实和修订;

2、已有一定资料可以编写的课程,可采取边教、边编、边印的办法进行;

3、少数目前编写有困难的课程,应积极组织与安排教师参加有关生产活动,进行资料搜集,为编写教材积极创造条件。

在做法上,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教师、技术人员、工人、学生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敞开争论,支持以我为主,大胆革新的精神,反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清道理,以理服人。

教改工作扎实推进

1964年12月8日,共大总校又以边改边教,边教边改,巩固成绩,继续前进为题,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周韦志副校长对前阶段教改工作作了总结,并着重介绍了林学系前一阶段教学改革的成绩与经验。党委书记张宇晴对深入教职工改作了进一步动员。指出今后的改革,不仅要继续向横的方面发展,而且更重要的向纵的方面深入一步。要把教改坚持下去,一方面要求思想上要跟上,一方面要学习林学系教改的先进经验,要求教师半工(讲)半教,边改边教,边教边改。在改革中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只要我们方向对头,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1965年暑假,共大总校组织一百二十六名教师,集中于共大庐山分校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强调教育思想革命,从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贯彻全国高中等农业学校半工半读会议的精神入手,以“实践论”的观点和“矛盾论”的方法为武器,通过总结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收获和经验体会,以提高认识,促进教育思想革命,通过教育思想革命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同时,进一步修订了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并对部分主要专业的重点课程进行改革。如初步拟订了农学系作物、植保专业及牧医系的教学计划,修改了基础课及森林植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初步修订了森林植物学的教材。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讨论研究。这次教改活动,在分析江西农业生产及畜牧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面向地区、面向生产、面向实际的原则和“社来社去”的方向,讨论了培养目标和专业重点,根据从实际出发,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确实了课程设置,大体安排了总学时。

1966年4月,共大总校向省教育厅报送《关于总校教材建设情况》的报告,1965年底,共大总校农学、林学、牧医、农机等四个专业已编了三十九门课程的教材,占全部课程的百分之五十五,正在编写或准备编写的课程三十二门,争取在1968年以前逐步做到全部采用自编教材进行教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这个自编教材的编写计划未能完全实现。

与此同时,共大总校1964年8月十七至27日召开了全省分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总结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修改中专几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编写初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此后不久,总校又组织了十几所分校林学专业的教师集中在共大油山分校编写林业中专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他如农学、畜牧兽医等专业也相继进行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不断更新,教材建设的加快,又经过几年改革和实践,总校向本校各系和各分校下发了《关于执行新教学计划、大纲的通知》,总校和各分校的教学日臻完善和规范,同时还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半工半读特点的做法和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