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成明正在給生豬餵食。
正在修建的養豬場環保設施。
毛成明改建後的房屋。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6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5月6日,筆者見到毛成明時,他正在寬敞的豬欄裡給生豬餵食。“豬欄還有70多頭生豬,這幾年我每年養生豬收入都有10萬元,今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毛成明憨厚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2015年,在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中,家住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雙文村的毛成明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那段時間是成家以來最艱難的時期,毛成明坦言,母親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不能從事農業生產,兩個孩子讀書,妻子沒有穩定職業。家庭負擔一直都很重。
納入貧困戶後,毛成明沒有坐享政策“等、靠、要”,他不斷尋思自己能不能做些什麼。經過多番思考與考察,他選擇了風險相對較低、市場銷路較好的生豬養殖這條路子。
創業之路向來都是一波三折。毛成明在最初的創業歷程中並不順利,全國市場行情不好,生豬隻能賣到5塊多錢一斤,收入甚微。導致銀行5萬塊貸款無法及時歸還。
在經歷一番波折之後,毛成明變得更加堅強。“有了本錢有底氣,沒有本錢難成事。難道窮人只能繼續窮?”為了東山再起,他在幫扶幹部和村支兩委幹部的幫助下,向銀行申請辦理了逾期手續。
甩掉包袱從頭再來,經過幾年的發展,養豬已頗見效益。2019年,毛成明出欄100頭生豬,年純收入10多萬元,併成功償還了銀行5萬元的貸款,成了村裡遠近聞名的養豬脫貧致富達人。
毛成明嚐到了脫貧致富的甜頭後,信心倍增。如今,他除了養豬還在村裡兼職做護林員和自來水管維護工。毛成明不僅摘掉了“貧困帽”,而且再也不愁孩子的上學費用了,現在他真正有了“獲得感”。
2020年,在幫扶幹部和村支兩委的支持下,毛成明向區農業部門申請了環保設施建設,修建了100立方的化糞池和100立方沼氣池。準備再次擴大養殖規模。
只要有精神,泥土也能產黃金。“自己得益於扶貧政策,就要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人,幫助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談及下一步的打算,毛成明信心滿滿。他時刻提醒自己,在黨的好政策下,切不可產生懈怠心理,一步一個腳印儘快壯大發展規模,不僅要讓家裡的日子過得更好,還要帶領周邊農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毛成明雖然不是我們村養殖生豬規模最大的,但是他克服種種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逐年擴大養殖規模走上脫貧致富路,為全村的貧困戶樹立了榜樣。”工作隊第一書記何安民對毛成明通過自己的勤勞致富表示讚賞,並表示將幫助毛成明進一步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