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善良是不是一種原罪,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穿越林間的風


善良是不是一種原罪,那要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希望別人用邪惡的方式對待你,那善良就成了一種原罪,因為它讓你失去了內心的舒適,讓你感受到無法適從的壓力和恐懼,因為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壓力與恐懼之中。。。

如果你希望別人用善良的方式來對待你,你卻利用別人的善良來掘取自己的利益,那你就成了原罪,因為是你讓善良的人產生了心中的不適,造成了善良人心中的壓力和恐懼。。。

善良的根本標準,不在別人的嘴上,而是在自己的心裡,只有做到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他人才能稱為真正的善良,換句話說,善良的根本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滿足,做不到像對待自己一樣的對待別人的善良,那必定是帶有著某種目的的,可以算是偽善,當你按照自己內心的需求打造自己,而得到別人對善良的認可,那才是真正的善良。。。

善良是否違背自然規律?我相信自然規律是無論什麼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成為他人善待的對象,至於能否成為他人善待的對象,那就取決於你如何去對待他人。。。


點子釘釘


人類的善良是修養成的。

在善良的深層是人類平時修心養性,行善積德,把人邪惡的一面修正過來,最終一成善心而善行。

在善良背後,就是邪惡罪行。

當善良演變過程中,人的意志不為行為所轉移;因為,善良一當發生反面質的惡變,其性質以成為不可挽回的餘地。

因為,有些事情,有的時候,往往人過於討協隨和的善良,就會被一些性格暴燥,愛貪小便宜,利益面前成為他們惡行的受害者!

所以說,人類的善良有時也會成為罪惡的幫兇,助長罪業的產生。

因此,我們的善良,必需時刻守住良心的底線,保持善意的警覺,去除惡念,留住初心的善源。這樣就能永保不變的自我善良意念與認知:尊重自然規律,隨遇而和,決己於歪念邪欲,佛我度人。這樣,人生就會覺得過得順心如意了。


林萌


因果不虛,報應不爽。因果是真實存在的,有因自然就會有果,因裡含果,果裡含因。種善因自然會得善果,種惡因惡果必定有一日會成熟。

因果法則是公平的,人可以做出不公平的事,但因果卻能把人為的不公平轉為公平,具體的體現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得與失之間,因果的公平是顯而易見的。

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些壞人貌似沒有得到什麼惡報,而且還活的好好的!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其實,在因形成的那一刻,果已經在逐漸成熟了。

就像一粒種子,只要你把它埋在泥土裡,一陣春風,一場細雨,嫩芽就可以破土而出了。同理,做了一件壞事,就形成了一顆無形的惡種子,只要因緣適合,這顆惡種一樣會展露出來的,這只是時間和因緣的問題。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種子雖小,卻有生長的能力,不可輕看!

我們大家都要行善積德,為自己為家人積功德。有時報應沒有報在自己身上,可能就報在自己家人身上。

壞人的惡報這輩子沒有得到,下輩子或他的家人會受到惡報的。所以說做人做事說話都不能太過。做任何事對事不能對人,不能太刻薄太心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