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的季節-----美味苦筍

客家人特別能吃苦,令世人稱道。殊不知客家人還特別喜歡自找"苦"吃,以苦為樂,餘味無窮!

每逢春夏之交,梅縣區松源鎮圩場上放眼望去,這一攤那一筐,滿是那鮮嫩如玉的竹筍,此乃松源一寶:苦筍也。

但凡你品出了這苦中滋味,必定迴腸百轉欲罷不能,就記住了在梅州的一年四季中,還有那——吃"苦"的季節!

苦筍喜歡生長在潮溼的山野之地,植株不大,呈小喬木或灌木狀,竿直立,高約3~5米,粗約1.5~2釐米。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時綠黃色,有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叢生。


吃苦的季節-----美味苦筍


《本草綱目》載曰:"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痰,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

據黃坑村村民王華浪介紹:苦筍苦,尤以黃坑村盛產的苦筍為最,其形宛如仙女的纖纖玉指。從前生活苦沒人吃苦筍,用竹來編籃筐、竹掃、以及編扎籬笆等。現在生活好了,苦筍倒成了稀罕之物,就催生出應季而作的"拗苦筍"人家。每當苦筍破土時,他就從鎮裡回半山腰上的老屋去拗苦筍。如今拗苦筍的人多所獲甚少,攢多了才拿去賣。


吃苦的季節-----美味苦筍


王華浪還展示了熟練的削筍殼功夫,但見一刀下去,筍殼層層脫落,足見幾十年功夫。

市場賣的苦筍經滾水熱焯、泡浸,可直接烹調食用,亦可加粗鹽裝進瓶子裡保存幾個月,煲、燜、涼拌俱佳。

苦筍味美,但性寒,可別貪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