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程開甲,還有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緬懷銘記

11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在301醫院病逝。程開甲奉獻大漠20多年,成功設計和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等幾十次核試驗。程老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國家強起來,國防強起來!致敬,#送別程開甲#! ​

1950年,程開甲婉拒導師玻恩的挽留,放棄英國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員的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開啟了報效祖國的人生之旅。

除了程開甲,還有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緬懷銘記

1961年,國家安排程開甲轉入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核試驗技術。從此,程開甲進入人生旅途中的20年“羅布泊時間”。20年中,他帶領團隊解決了包括核試驗場地選址、方案制定、場區內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難題;在羅布泊,程開甲參與組織指揮了包括我國首次原子彈、首次氫彈、首次兩彈結合試驗和首次地下核試驗在內的各種類型核試驗30多次,他帶領團隊利用歷次核試驗積累的數據,對核爆炸規律、核爆炸現象、核武器效應與防護等,進行了深入理論研究,為我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當然除了程開甲,這些科學家也值得我們緬懷與尊敬,他們傾盡一生,過著平凡低調日子,都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無法言喻的貢獻。

李小文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獲地理學博士學位,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是 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2915年已經病逝了

除了程開甲,還有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緬懷銘記

7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因為一張照片在網上“一夜成名”。網友們驚奇地發現,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科學家,,衣著簡樸,光腳穿著一雙舊皮鞋,坐高鐵二等座,正認真的看著手裡的圖紙。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鄉巴佬呢。現實中的他比照片裡還要隨性,一點也不在意旁人對他穿著打扮的評價。

除了程開甲,還有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緬懷銘記

這些都是離我們比較近的一些科學家。再往前面數就是更老一輩的,比如錢學森、鄧稼先等等那一輩。但不管怎麼樣,作為我國國防軍工科技的有力的開拓者與支持者,他們無不都是過著平常,平凡,平靜的生活。他們不追名不逐利,只想著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強大我國的國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與人民。

所以為了表達我們對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敬意,請把新聞頭條的位置留給他們,讓青年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去學習,去發揚。不要再讓戲子誤國。

英雄埋骨無人問,戲子牙疼天下知,那將是整個民族的悲哀!再付最後一張圖,各位冷暖自知。

除了程開甲,還有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緬懷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