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農業概況

近年來,淅川縣牢固樹立“生態為先、水質至上、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生態經濟化”為方向,通過出臺扶持政策、制定獎補措施,用市場化機制刺激生態高效產業發展。截至目前,我縣先後引進企業49家(其中柑桔1家、湖桑2家、核桃1家、仁用杏1家、辣椒8家、軟籽石榴2家、金銀花2家、茶葉32家),承包荒山20萬畝,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柑桔6萬畝、湖桑4.5萬畝、茶葉3.9萬畝、核桃3.5萬畝、金銀花3.5萬畝、竹子1.8萬畝、軟籽石榴6500畝、玫瑰5000畝、竹柳5000畝、蘆筍5000畝、設施蔬菜2000畝,全縣生態產業總面積已達26萬餘畝。目前,全縣已形成倉房柑桔、毛堂茶葉、荊紫關湖桑、九重金銀花、金河和老城竹子、馬蹬和西簧薄殼核桃、盛灣軟籽石榴、香花玫瑰、大石橋竹柳、厚坡蘆筍、上集和金河有機蔬菜等生態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泓森植物園、竹博園、藥聖苑、金戈利生態休閒農莊等一批精品示範園。新成立各類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300餘家,涉及農戶5800戶,其中省級示範社5家,市級示範社10家,縣級示範社10家。香花趙四鮮桃專業合作社入選2014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生態產業扶持政策 201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淅發〔2012〕1號)、《關於加快推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淅政〔2012〕10號)、《淅川縣扶持生態產業發展的意見(暫行)》(淅政〔2013〕8號)等扶持政策,設立生態產業發展基金,從基地配套、產品加工、品牌創建、銀行貸款、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進茶葉、金銀花、湖桑、竹子、核桃、軟籽石榴和玫瑰等生態產業發展。特別是在茶產業發展上,採取“四項政策支持”和“十項項目扶持”,主要對集中連片100畝以上、成活率達到90%以上的茶葉基地,每畝補貼1000元苗款,同時前三年每畝每年發放300元租地補貼。對規劃面積1000畝以上的茶葉基地幫助配套水利、電力設施,集中連片3000畝以上的配套基地道路。

生態產業示範園泓森植物園位於金河鎮原山根村,距縣城8公里,總投資16億元,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完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二期栽植各種名貴花卉苗木,並按樹種規劃成園,三期建設旅遊項目並做好推廣宣傳。目前已完成投資1.2億元,完善了水利配套設施,栽植尺寸在10公分以上的桂花、紫薇、茶花、羅漢松等近20個名貴品種8萬株。

竹博園總面積1.3萬餘畝,計劃投資2.6億元,形成竹子種植、深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綠色生態產業鏈。截至目前,共投資3600萬元,從淅江安吉引進筍竹、雷竹、紫竹、斑竹、金鑲玉等竹品種108個,已栽植3700餘畝、建成竹屋5座(竹製品展覽廳、衛生間等),修建6.8公里環山公路,打井3眼,竹產業基地初具雛形。魏崗村30名群眾成為竹博園的固定勞動力,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竹博園竹筍啤酒城於今年6月份開業,止目前竹纖維製品和竹筍啤酒銷售額為20萬元。下步將繼續擴大竹子種植面積,同時套種辣木,新建竹屋農家樂30座,擴大竹筍啤酒城規模,在兼顧生態效益的同時,打造休閒度假中心。

藥聖苑位於金河鎮火煤村,總投資2.7億元,佔地1萬餘畝,重點打造龍泉灣植物園、生態觀光園等生態休閒配套設施。目前,連棟智能溫室大棚、紅豆杉基因庫、工廠化育苗車間、花卉展示廳、生態餐廳、生態休閒園、文化廣場等已初具規模,其中生態餐廳和生態休閒園為一體化建築,投入使用的溫室大棚有3棟,現存辛夷、蘭草等苗木8萬餘株,已向陝西楊凌、鄭州和三門峽等地銷售仙客來、紅豆杉、梔子、羅漢松等11萬株,銷售金額約770萬元。二期工程主要為科研大廈、科技專家樓、老年療養公寓、現代化全封閉幼兒園、生態觀光園、田園美景、親水生態茅屋等項目。

荊紫關湖桑生態產業基地由南陽盛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始建於2012年,集中連片流轉該鎮全莊、麻坎、張巷等村宜桑土地8000餘畝,著力打造集桑蠶生產發展、蠶繭收購、剿絲加工、桑蠶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及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高效產業示範基地,目前銷售收入以蠶繭產品為主。基地建設養殖大棚100餘座(一期),採取桑園集中管理、機械化桑枝剪伐、除草、灌溉等,蠶種集中自控催青、小蠶集中養殖、大棚返租(承包)農戶、統一規範防病防害技術支持等措施,努力打造成為全省有影響、有名的桑蠶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示範區和全省最大優質原料繭基地。

大石橋鄉萬畝竹柳基地位於大石橋鄉西嶺村至東灣村,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由河南紅柳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承包西嶺、楊營、東灣等村消落地1.2萬餘畝,2011年9月啟動建設,總投資1.5億元,2011年冬季建成3000畝竹柳苗圃基地,年提供竹柳種苗2000萬株。2012年春季開始移植擴種,至目前,移植擴種面積達1萬餘畝,移植竹柳500萬株,是全國最大的竹柳種植基地。已形成適宜各種鳥類棲息的生態家園,吸引大量鳥類在此繁衍生息,基地內棲息有白鷺等國家一、二類保護鳥類60餘種,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2013年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先後建設蔬菜種植育苗基地1000畝,無籽西瓜套種基地3000畝,花生套種基地1000畝,提供就業崗位240個,帶動農民增收500萬元,“三品一標”農產品 我縣已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6個共97.4萬畝。其中,丹江魚(鰱魚、鱅魚、草魚、銀魚、匙吻鱘)60萬畝,馬蹬花椒20萬畝,香花辣椒12萬畝,九重南瓜2萬畝,倉房柑桔2萬畝,西簧薄殼核桃1萬畝,南陽新合作張營移民蔬菜(辣椒、黃瓜、茄子、絲瓜)2000畝,毛堂雷霧山茶1000畝,香花趙四鮮桃1000畝。認證綠色食品2個,分別是馬蹬京津源大閘蟹2000畝、香花萬鴻大閘蟹1000畝;認證有機食品17個:源科生物有機小麥面積1萬畝及有機茶葉、黃金梨、核桃、芝麻、花生等15個有機農業1萬畝,生茂開發有限公司有機葡萄500畝。認證地理標誌農產品1個,即香花辣椒(南陽市唯一個地理標誌農產品)。

高標準農產品生產基地 我縣已建高標準農產品生產基地11個。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厚坡鎮建立1萬畝有機小麥生產基地,在毛堂鄉下溝和高溝村建立1萬畝有機黃金梨、五彩花生、茶葉等有機農業生產基地;京津源養殖有限公司在馬蹬鎮寇樓村建立2000畝綠色大閘蟹養殖基地;馬蹬鎮建立20萬畝無公害花椒生產基地;福森中藥材種植公司在九重鎮建立1萬畝金銀花生產基地;西簧核桃專業合作社建立1萬畝薄殼核桃生產基地;利民蔬菜專業合作社在九重鎮建立2萬畝無公害密本南瓜生產基地;在香花鎮、九重鎮、厚坡鎮建立12萬畝無公害香花辣椒生產基地;淅川縣60萬畝無公害丹江魚生產基地;香花趙四鮮桃專業合作社1000畝無公害鮮桃生產基地;南陽新合作農產品有限公司在上集鎮張營村建立20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高標準良田 規劃建設高標準糧田20萬畝,主要涉及九重、厚坡、香花、馬蹬、上集和金河等六個鄉鎮。目前已累計建成7.5萬畝,其中萬畝方6個,千畝方12個,百畝方30個。2015年,我縣高標準糧田規劃建設面積2.5萬畝,目前已建成2.4萬畝,其中萬畝方2個,共計2萬畝,分別位於厚坡和九重兩鎮;千畝方3個,共計0.3萬畝,分別位於香花、馬蹬和上集三鎮;百畝方10個,共計0.1萬畝,分別位於馬蹬、香花、上集和金河四鎮。

2019年,全縣共有小麥面積65萬畝,產量22.1萬噸;玉米麵積50萬畝,產量13.955萬噸;水稻面積0.5萬畝,產量0.11萬噸;紅薯面積7.1萬畝,折糧產量1.793萬噸;大豆麵積0.2萬畝,產量0.00728萬噸;小雜糧面積3萬畝,產量0.131萬噸;油菜面積35萬畝,產量7.3萬噸;棉花面積10萬畝,產量3.5萬噸;花生面積25萬畝,產量5.5萬噸;芝麻面積10萬畝,產量1.15萬噸。

水產業 全縣水域面積80萬畝,其中丹江口庫區76萬畝,有鱤魚、白魚、鱖魚、鯿魚、鯉魚、鯽魚、黃顙魚等魚類68種,蝦類3種,蟹類5種,天然魚類生產潛力為1000萬公斤。多年來,淅川通過開展增殖放流發展大水面增養殖、池塘精養、小水庫立體養殖和上世紀80年代推廣網箱養魚,漁業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漁業重點縣”行列,2015年全縣漁業總產量達4.8萬噸,其中魚蝦蟹產量4.1萬噸,綜合產值5.2億元。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淅川縣立足水庫水質安全,大力發展生態漁業。2013年引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海亮集團,在丹江口庫區發展生態漁業,通過每年向丹江口水庫放養100萬公斤鰱、鱅魚、匙吻鱘等淨化水質魚類,不僅發揮水生生物淨化水質作用,也可生產生態魚,致力打響渠首生態有機水產品品牌。

大閘蟹養殖業 淅川縣山清水秀,水質清新無汙染,是養殖大閘蟹的理想區域。自2000年以來,淅川大閘蟹產業發展很快,目前全縣養殖面積4000餘畝,涉及四個鄉鎮120多個養殖專業戶,年產商品蟹360噸,實現產值6000多萬元。其中,集中連片的養殖基地有兩個基地:一是在縣水產局區域的淅川萬鴻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大閘蟹560畝,成蟹畝產量達到150公斤,每畝效益達2萬元,註冊了“亞洲一庫”大閘蟹商標。該養殖基地被評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申報了綠色水產品認證,有效提升了我縣漁業的知名度。二是馬蹬鎮寇樓村抓住機遇,利用水源和地理優勢推廣大閘蟹養殖,養殖規模達1200多畝,年產量15萬公斤。

【本文最新更新編輯 2019年10月2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