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文丨魚老师

一、

不知不觉,公社做自出版整整一年了。

去年今天我推送了第一篇也是第一辑杂志的预售信息,当时心中还很忐忑,似乎预料到了就这么断然做自出版,结果不会太好。毕竟那时公社每篇文章阅读量不过一千出头——读者数量并不多;没有广告,没有废话——约等于没有贩售印刷物该有的噱头;有的只是几十万字严肃且附加点学术研究的考据文——基本不存在入时的、紧跟潮流的卖点。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杂志居然活了下来而且持续存活。从第一期到如今的第三期——亦即年度特刊,再到未来将出的四五六辑,只是依兴趣回归纸质印刷物的不计成本之举,似乎还可以继续下去。

一年来一个人完成了做自出版的所有步骤:撰写内容、编辑排版、校对、整体设计、印刷厂沟通、纸张遴选、质量把关、快递打包以及售后。客观来讲,这本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量;主观来说,我把每一本杂志都视作认真付出的心血。再煽情点,这是付诸实践并实现了的理想主义。

当然,期间不断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赚钱多几条广告不就行了,还不用这么辛苦;在一个比小众还小众的领域,你做出来根本没人看;公众号早就是营销号的阵地了,你又何必呢?

其实关于做自出版的想法、愿景和类似展望,我已经在不同场合说过很多次了,总结起来无外乎:对嬉皮文化的沉迷、期望留下信息快餐时代不易消散的文化载体,以及对纸质印刷物本身的恋旧。

或者简单点,自媒体时代再浮泛躁动功利,也总还是要有人来做这种“蠢事”吧,既然也没人做,那就我来做。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以上是公社年度套装的读者晒单

二、

不过既已实现的目标多说也无益,辛苦都归自己,而呈现出的结果面对的是每一位读者。

坦白讲,公社杂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排版。从零开始学习Adobe Indesign并不是借口,需要承认第一辑杂志的排版确实不尽如人意,哪怕第二期花大力气改进之后,直到年度特刊才算有点杂志的设计感。读者在后台跟我提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建议,在此非常感谢大家,未来还会继续下功夫精进;

比如内容。虽然这一块目前鲜有读者指摘,但我个人其实并不满意。三本杂志初具体系,却也不够:长篇史还不够细致,专门史还有待打磨,个人小传还有许多更新的内容需要补充。只能一步步来,慢慢修订;

比如价格。自出版成本高是事实,最近一年纸张价格起起伏伏也影响到了每期杂志的定价。前两期杂志勉强收支平衡,如果加上售后投入的额外费用,其实是亏的。以后也只能尽量在不亏本的情况下,每本杂志给到足够低的折扣;

最后是售后。每次杂志发行后,我在后台收到最多的词汇是:“单号”、“改地址”、“还没收到”、“寄错了”、“寄多了”,以至于质问、怀疑、中伤和举报,只是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在此恳请大家谅解。实际上售后成了每期杂志的售卖周期中最耗费精力的部分。公社以后会考虑开放淘宝、小程序等购买渠道,努力提升售后质量。

就请再多待一会儿,保持一份期待吧。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以上是公社二零一八年年历

三、

说来也奇怪,本来心里有很多话要讲,但一落实成语句,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

本来应该有个类似“自出版手记”的玩意,历数每期杂志的制作环节,贴图,录视频,blahblahblah,但这样不干脆,不嬉皮。

至于大词、抒情句和自我感动一类,说多了也就腻了,出成果最重要。

但唯一不能省略的是感谢。

自出版很难,认真写内容不易,公社杂志才刚起步,没多少人在乎,没多少人帮忙,所以唯一要感谢的,是每一位购买过杂志的读者。

感谢你们,感谢你。

四、

最后话不多说,两件事。

下一期刊物计划四月面世,是份大礼。

以及这春天终于来了,公社自出版第二年,自己祝自己越办越好。

同时,也祝大家好。

(END)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年度套装、年历及单本杂志仍在冷清贩售中☟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公社自出版一周年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