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鏽病應如何防治?

當前季節己過了“立秋”節氣,玉米到了生長後期,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有一種玉米的病害應引起農民朋友的重視加以防治,否則的話一旦發病危害可使玉米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30%以上,這種病害就是玉米的“鏽病”。

玉米鏽病包括普通鏽病、南方鏽病、熱帶鏽病和杆鏽病四種,我國玉米種植區域常發病的為普遍鏽病。鏽病多見於玉米生長的中後期,發病嚴重的年份造成植株早枯,籽粒不飽滿而嚴重影響玉米產量。

玉米的鏽病應如何防治?

一、發病原因:

近年來由於氣候條件適宜和感病品種的大面積種植,使玉米鏽病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危害,其主要由擔子菌亞門的高粱柄鏽菌侵染引起。在我國南方的玉米種植區,病原鏽菌以夏孢子 在田間重複侵染,並由南向北隨季風傳播逐漸擴大蔓延,不存在越冬問題。夏孢子萌發最適宜的溫度為25度,相對高的溼度有利於鏽病的發生和發展。北方地區,病原鏽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發產生的擔孢子成為初侵染接種體,供氣流傳播危害。

二、病害症狀:

通常早熟品種在高溫多溼的環境中有利發病,氮肥施用過多的玉米植株發病會加重。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嚴重時莖杆、苞葉、果穗和雄花也可受害。在被害葉片 兩側受害處,最早形成散生或聚生黃白色點,四周有黃色暈圈的小皰斑,然後斑點隆起為淡黃色,最後變成黃褐色乃至紅褐色的夏孢子堆。隨著病菌的發育和成熟,皰斑擴展為圓形至長圓形,明顯隆起,顏色加深至黃褐色,終致表皮破裂散出鐵鏽色粉狀病原菌夏孢子,後期病斑上或其附近又出現黑色皰斑,皰斑破裂散出黑褐色粉狀病原菌有性態的冬孢子。發病嚴重的玉米植株基部葉片乾枯,病部枯死,結穗小,有的品種即使果穗較大,但穗鬆軟,早衰下垂,嚴重影響玉米產量。發病以後,病部產生的夏孢子作為再侵染接種體。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鏽病的初侵染菌源還有來自南方通過高空遠距離傳播的夏孢子。

玉米的鏽病應如何防治?

三、防治技術 :

玉米鏽病是一種氣流傳播的大區域發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應以種植抗病雜交種子為主,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少施氮肥,釆用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的施肥方法,適時噴施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g/畝和0.0075%14-羥基蕓薹 素內酯10g/畝,兌水30kg可有效預防玉米鏽病的發生。重病區在發病初期或玉米苗期開始噴施25%戊唑醇可溼性粉劑20g/畝,或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80g/畝,或5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g/畝,以上藥劑每畝兌水30kg均勻噴霧,噴施2-3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玉米的鏽病應如何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