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畝產大概有多少?該注意些什麼?

用戶7189309514113


種植茄子平均畝產13000斤左右。

基地土壤

生產田必須地勢高燥、地力均勻、土層深厚、通風透光、土質肥沃而疏鬆、排灌方便、穩產保收的沙壤土或壤土。育苗土應選用2-3年未種過茄果類、瓜類蔬菜以及馬鈴薯、菸草等作物的園土,最好從種過豆類、蔥蒜類作物的地塊取土,以土表層15釐米以內的土最好。肥料可用豬、牛、馬糞加適量草木灰充分發酵腐熟而成,以殺滅蟲卵及病原微生物,減少苗期病害。利用溫床育苗,苗期適宜溫度白天為25攝氏度-28攝氏度,夜間為18攝氏度-20攝氏度。播種時適當稀播,每1平方米播種量為10-15克。3-4片真葉時分苗,定植前1周進行低溫煉苗。

適時播種

早春種植播期在12月,第二年2月下旬定植,4月底開始採收。翻秋種植5月播種育苗,6月定植,8-9月採收。茄子種子千粒重4-5克,採用育苗移栽一般每畝用種量15-20克。

茄子的種植地塊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作為水稻或前三年未種過茄科作物的田塊,深耕曬白,土塊細碎。結合整地,畝施石灰粉50-80公斤對土壤消毒及調節酸鹼度。

茄子耐肥性強、需肥量多。移栽前要施足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起高畦種植。畦高約30釐米,畦寬包溝1.8米,雙行植,株距45-50釐米,畝植1400株左右。單行植,畦寬包溝1.3米,株距45釐米,畝植1000株左右。定植後淋足定植水,幼苗成活後停止澆水,促進根系深扎。

田間管理

⒈肥水管理

茄苗定植後約15天進行淺中耕除草,結合小培土薄施一次提苗肥,畝施稀薄的人糞尿10-20擔。植株根茄坐果後,摘除根茄以下的側枝,以免枝葉過多,消耗養分。此時期植株尚未封行,進行深中耕除草、培土,重施一次追肥,畝施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植株生長進入中後期,每收2次果應追施一次肥,畝施複合肥15-20公斤。同時可噴施金鉀朋、愛多收或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茄子生長前期需水量不多,適當的乾旱有利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根茄坐穩果後,植株生長需要的水分逐漸增多,應保持土壤溼潤,適當排灌。

⒉植株整理

為減少養分消耗,在短期內多開花,縮短授粉時間,便於集中授粉,需要摘除門茄花蕾及其以下所有側枝(中、晚熟品種可留1個側枝),讓植株保持二叉分枝。四門斗授粉結束後,留3片葉打頂,插支架防止倒伏,減少爛果。

⑴摘除根茄以下的側枝,以免枝葉過多,消耗養分。

⑵摘葉:摘葉可以通風透光,減少下部老葉對營養物質的無效消耗,植株封行後,及時把病葉、老葉、黃葉和過密的葉摘去。

⑶剪枝:茄子是雙杈分枝作物,一般雙幹整枝,即對茄以上留兩個枝條,每枝留一個茄,每層留兩個茄。每級發出的側枝在茄子長到一半大時留2-3片葉摘心。

⑷疏果:及時把發育不良的幼果、畸形果和病果摘去。

採收留種

開花後50-60天,當果皮變黃(有些品種不轉色或轉色慢,依授粉天數確定)時開始採收,將種果放在陰涼處後熟7-10天進行取種。採收雜交種果時,檢查種果授粉標記是否明顯。

茄子採收的標準可看茄眼的顏色,若茄眼與果皮顏色分明,表明果實正在生長,組織柔嫩,品質好。茄眼不明顯表示生長慢應及時採收。溫暖天氣開花後18-20天為採收適期。6-8月高溫天氣應在早晨或傍晚採收,中午果實溫度高呼吸旺盛,容易乾癟,皮薄的品種和供應外地的或遠距離運輸的茄子尤應注意。

留種茄子栽植宜稀,應增施磷鉀肥料,少施氮肥。田間管理上應注意整株摘心,立支柱防倒,長形果可用短竹竿架起,以免果實與泥土接觸腐爛。一般每株可留2-3果,待果實黃褐色時摘下放在室內後熟7-10天,使種子和果肉分離,然後切成數塊,在水中搗爛揉出種子,洗淨後在布上晾乾,避免種子在烈日下曝曬。

①少量採種

用棍棒敲或用手搓種果,讓種子和果肉相互分離,在水中清洗,讓飽滿種子沉入水底,去掉浮在水面上的秕籽和雜質,再放在涼蓆或曬布上攤開晾曬。

②大量採種

去掉果實兩端五種子部分,用小型粉碎機將種果打碎,然後進行清洗,晾曬。不能放在水泥地板上,要避開強光直射,經常翻動。

種子水分不高於8%時,進行初步清選,去除雜質、秕籽,用含內膜的編織袋包裝入庫,內外附上標籤。

貯藏加工

茄子皮薄多肉不耐貯藏,一般都鮮食或加工,很少進行貯藏。中國民間茄子的加工有醃漬茄子、醬制茄子及乾製茄子等3種方法。


搖頭大隊v隊長


露天種植畝產為7000斤左右,溫室大棚種植為8000斤左右。

茄子種植要求是沙壤土或壤土,且土層深厚、地勢高燥,土質肥沃疏鬆、排灌方便。育苗土應選用2-3年未種過瓜類蔬菜以及土豆、菸草等作物的地塊,以土表層15釐米以內為最好。

肥料可用豬、牛、馬糞加適量草木灰充分發酵腐熟而成,以殺滅蟲卵及病原微生物,減少苗期病害。

利用溫床育苗,苗期適宜溫度白天為25攝氏度-28攝氏度,夜間為18攝氏度-20攝氏度。

擴展 資料:

種植技術

1、播種

早春種植播期在12月,次2月下旬定植,4月底採收。

秋茄於5月播種,6月定植,8-9月採收。

2、整地

將土地深耕曬白,土塊細碎,同時畝施石灰粉50-80公斤對土壤消毒及調節酸鹼度。移栽前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

3、定植

畦高約30釐米,畦寬包溝1.8米,雙行植,株距45-50釐米,畝植1400株左右;單行植,畦寬包溝1.3米,株距45釐米,畝植1000株左右。定植後淋足定植水,幼苗成活後停止澆水,促進根系深扎。

4、肥水管理

茄子生長前期需水量不多,適當的乾旱有利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根茄坐穩果後,植株生長需要的水分逐漸增多,應保持土壤溼潤。

茄苗定植後約15天進行淺中耕除草,結合小培土薄施一次提苗肥,畝施稀薄的人糞尿10-20擔。

植株根茄坐果後,摘除根茄以下的側枝。此時期植株尚未封行,進行深中耕除草、培土,重施一次追肥,畝施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

植株生長進入中後期,每採摘2次應追施肥一次,畝施複合肥15-20公斤。同時可噴施金鉀朋、愛多收或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格格媽田園生活日記


你好,我是浙農村小楊,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茄子畝產到底是少?其實畝產的多少有很多因素決定的,種子的選擇,管理技術,天氣原因,這些環環相扣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產量的。正常情況下,一般是8000斤左右。那我們想提高產量,在平時管理的時候應該是注意哪些問題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種子的選擇

品種有很多,要根據自己的種植環境及當地的消費習慣,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

第二,土地的選擇

茄子是屬於深根的植物,根系是很發達的,所以翻土一定要深翻,要藏足基肥,滿足茄子後期生長的所需營養生長。

第三,肥水管理

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水分管理,發現土質比較幹,就可以及時澆水,如果陰雨天氣比較多,可以適量的延長澆水。一般十天左右澆一次水。

肥料管理,把肥料跟水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澆水的時候一起施肥。

第四,整枝修葉

茄子在生長過程當中發現底部的葉子很密了,就要及時給它剪掉,這樣更有利於進行光合作用,增加透光性。

第五,病蟲害防治

茄子病蟲害會很多的,要及時觀察植株發生了變化,及時對症下藥。

以上就是本人對茄子在管理當中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可以一起學習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