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你吃過最好吃的小吃是什麼?

一個人窮遊北京


在香港電影中,我們頻繁見到各色美食,很多這樣的地點都在生活中真實地存在著,蘭芳園相傳是譚詠麟最愛的茶餐廳,裡面絲襪奶茶名不虛傳。

第一次去中環的蘭芳園時,被店門口“絲襪”拉奶茶的場景深深吸引,且迷上了絲襪奶茶苦澀甜蜜的複雜滋味,配西士多或菠蘿油,無法自拔。

珍珠奶茶是臺灣“特產”,比絲襪奶茶的出現晚30年,木薯粉做的珍珠粉圓,又Q又甜,跟奶茶確實很絕配!

正宗的拉茶是用水煮,再加淡奶,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只滿足口腹之慾,也要考慮健康。偶爾也會饞奶茶,一想到反式脂肪就放棄了,一定不能用奶製品直接煮茶葉!!吃貨的力量是無窮的!乾脆自己動手吧,絕對的美味!在味道沒有太打折扣的情況下,自己做,控制糖量,低卡健康!

1.建議茶水比: 1: 30。個人用了150克錫蘭紅茶茶粉,1500ml純淨水。茶粉放入茶袋,放入奶鍋中,開水衝入。然後,最重要的來了“拉茶”有的地方也叫撞茶。其實就是:把茶袋放到另一個茶壺,用前一個茶壺中的茶水沖茶袋,作用是使茶和空氣充氣接觸,使奶茶更香滑。

2.拉茶時,儘量從高處衝,能讓茶水起泡最好。拉幾次不固定吧,我反正來回倒了五六次。

3.茶水經過反覆倒,有些涼了,再用奶鍋煮一下,熱了就行。杯中加淡奶,茶水高處倒入,茶與奶的比例不固定,看個人口味,一般建議7: 3。最後加入白砂糖,還有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煉乳。

4.紅糖加水,熬煮藕粉小圓子。按口味酌量加入奶茶。

對了,關於絲襪奶茶是不是絲襪做的,發明絲襪奶茶的中環老字號蘭芳園創辦人林木河說:當年客人看見我將茶用個袋衝來衝去,覺得好過癮。他們見茶袋啡色,以為是絲襪,以後 每次就大叫‘一杯絲襪奶茶’。


顧真人


旅途中的美食,真的是問對人了,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最喜歡回答這樣的問題啦!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比利時的手工巧克力和入口即化的華夫餅 ,(喜歡美食的友友,可以看看我上一個作品,有詳細介紹)

今天,主要來看看我們國內的精品小吃吧,泱泱大國,不僅山河壯麗,美食更是數不勝數,篇幅有限,暫且找出幾樣我至今想起來還要流口水的,隨著我開啟逛吃~逛吃~的模式吧!

首先,西安的小吃很多的。當地人喜歡吃各種麵食,還有羊肉泡饃之類的,因為大家太熟悉了就沒有拍,欣賞這些就足以讓你流口水了吧!

西安八大怪:一、麵條像腰帶二、鍋盔像鍋蓋 三、辣子是道菜 四、碗盆難分開 五、帕帕頭上戴 六、房子半邊蓋七、姑娘不對外 八、唱戲吼起來!而現在,最火的就是八大怪之一,網紅食品biangbiang面!

你們信嗎?最開始產生興趣的,是這個biang字,(原諒我此處實在沒有打出來),特意去品嚐,太好吃啦!果然不辜負那麼繁瑣的筆畫,大家一定要嚐嚐!#旅途故事#@旅遊約嗎

如果此面沒有打動你,再刺激一下你們的味蕾,兩碗小吃,一碗大家認得,另一碗叫(炒筱面栲栳栳)嗯,很成功,味道好好!

接下來,七彩雲南,有百年曆史的過橋米線。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聽過了故事吃米線,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主食過後,零食不可少,麗江古城裡的牛軋糖,濃濃奶香,卻不甜膩,花生多多,咬上一口,既酥脆又鬆軟,每天都新鮮出爐,軟軟純純,絕不是那種咬不動的呦!

以上的美食,你們喜歡麼?眾口難調,品味不同,很正常的,以後我還會多多分享途中的美食,最後,看看我們東北的炒酸菜吧,之前,南方的友友們可能只聽過燉酸菜 ,其實,炒著吃,更美味,不信~~您就來我的家鄉嘗一嘗,只要是頭條的好友,我請客


小肥豬上燈臺


  1. 雲南麗江包漿豆腐。一塊塊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白豆腐,店鋪小哥細火慢煎到兩面金黃,然後撒上孜然粉等香料,吃起來外表咯吱咯吱地非常香脆,裡面卻嫩得不行,入口即溶,豆香濃郁有如在吃豆漿,難怪名叫“包漿豆腐”。最難得是店鋪小哥也好帥哦。

  2. 雲南麗江現烤鮮花餅。其實鮮花餅並不陌生,每次朋友去麗江旅行都會帶回來做手信。可是來到麗江才知道鮮花餅的精粹在於“現烤”2個字,現烤的鮮花餅到手時還微微溫熱,不僅餅皮層次分明特別酥脆,餡料中玫瑰花瓣完整,口感清爽,齒頰留香甜而不膩。與手信版真是天淵之別哦。





  3. 浙江烏鎮蘿蔔絲餅。記得當年為了這塊蘿蔔絲餅足足排隊等了20分鐘,不過看到老師傅在滋啦啦的油鍋中嫻熟地炸著就開始流口水了。蘿蔔絲餅外表炸到金黃色吃起來嘎吱嘎吱,裡面的蘿蔔絲卻保留著蘿蔔的清香與水分,燙手又燙口,卻還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4. 濟南油旋。冬天的濟南真的好冷,可是當從店家的手裡接過熱氣騰騰的油旋,手裡心裡都好溫暖。油旋跟廣州的蔥油餅有點像,只是沒有蔥花,經過油炸油旋非常酥香,一圈一圈地咬著吃,鹹香中慢慢品味出澱粉的甜。



  5. 佛山倫教糕。這是屬於夏天的美食,老闆娘每次都會提醒放涼了才好吃。雪白的倫教糕側面呈蜂窩狀,吃起來非常煙韌有嚼勁,味道點點甜又帶著點點酸,很清爽。

  6. 越南椰子凍。晚上走在越南的街頭,到處都是椰子凍,10塊人民幣超大一個,椰子凍分為2層,第一層是椰奶凍吃起來嫩嫩的滑溜溜,第二層是椰水凍吃起來QQ有如在吃啫喱。燥熱的夏天,吃一口冰涼的椰子凍真的很消暑。


以上是我最愛的6款旅途中遇到的小吃,希望你也喜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