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伴隨著極其洗腦的節奏、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歌詞,這首喊麥神曲最近席捲了各大平臺。

《驚雷》究竟有多火?看看這組數據就能窺見一二:在抖音上,這個話題有超過62億的點擊量。平均下來,就是全國每個人都聽了4遍以上。它還霸佔了各大音樂平臺的熱歌榜。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就連明星歐陽娜娜、知名主持人塗磊,都加入了翻唱《驚雷》的熱潮中。說實話,第一次聽完這首喊麥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能被稱為一首歌。沒有基本的旋律,也沒有編曲,歌詞就是一些強行押韻的詞彙堆積,顛覆了我對歌曲的所有認知,實在無法接受。果然,《驚雷》很快就受到了來自專業歌手楊坤的怒懟。有人在直播中,點名讓楊坤也唱一下這首神曲,結果當場遭到了拒絕並被痛批:“太噁心!俗氣!神馬玩意兒!愛聽的人‘腦子有問題’……”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楊坤的點評很快得到了《驚雷》原唱MC六道的回應。如果他能用專業的創作理論去解釋,那也就算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大言不慚”。他不僅將自己的作品比作老子的《道德經》和黃霑的《滄海一聲笑》,更是在視頻中直接喊話楊坤:“存在即合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在驚雷裡感受到了快樂,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你看驚雷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我紅我有理。雖然我不贊同楊坤隨意貶低他人喜好,可MC六道這種“用流量和熱度衡量一切”的邏輯也確實把我給噁心到了。對於六道的態度,有網友這樣評論:

“音樂確實沒有高低貴賤,但有質量之分,否則我們隨手寫的小作文和紅樓夢有什麼區別?都是漢字啊。”話糙理不糙。當靠著“洗腦旋律+復讀+土嗨”套路的神曲,藉著互聯網的東風迅速佔領人們生活的時候,這難道只是不同音樂風格之間的口水戰嗎?不,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流量時代下全民審美的斷崖式下跌。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樂評人丁太升曾經說過:現在的中國音樂審美是有問題的。這話有點武斷,但是我能理解他想表達的那種無力感。畢竟如今的歌壇,早就不復我們當年所見識過的榮光。想想我們從前為之瘋狂的聽覺盛宴:

  • 在SHE《不想長大》裡聽屬於少女時代的自信洋溢。
  • 在周杰倫《青花瓷》裡聽中國風特有的煙雨嫋嫋。
  • 在陳奕迅《浮誇》裡聽被忽視的人對關注的渴求。……

每一首金曲背後,是放學後迫不及待地衝進音像店,是夜晚跟著收音機輕輕跟唱,是拿著歌詞本反覆謄抄的青春。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反觀今日的華語樂壇,一邊是流量藝人隨手一發歌,自然有粉絲水軍打榜衝數據,只需一天,就能給出一個漂亮的“成績單”,至於歌曲本身如何,已經無人關心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用網上的吐槽來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以前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現在成了粉絲打架。你跟他談樂理,他跟你談熱度,你跟他談編曲,他還跟你談熱度,熱度有了,作品卻沒了。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而另一邊,我們曾經單曲循環的經典,正在被魔性風格的音樂逐步擠下神壇。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你說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一下你就回來啊。”

“一人我飲酒醉,醉把佳人成雙對。”

曲風雷人,節奏洗腦。這些神曲充斥在街頭巷尾的商店、理髮店、奶茶店,讓人避無可避。就連縱橫華語樂壇十多年的周杰倫,都想不到有一天會在自己的演唱會上,被粉絲要求唱《學貓叫》。在巴黎演唱會的點歌環節中,一對粉絲被抽中了,周杰倫問他們:要不要來一首甜蜜的《簡單愛》?結果對方開口就說:“我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聽你唱《學貓叫》。”周董當時愣了好幾秒,隨後無奈硬著頭皮唱了兩句,還做出了這首歌的招牌動作。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天王向神曲妥協,經典為流量讓路,此情此景,令人心酸。長此以往,大家都去爭相唱那些套詞套旋律的神曲了,真正的好歌曲反而成了深巷裡的酒,再香也無人問津。優秀音樂人的生存環境也將愈發艱難,等待他們的除了向熱度低頭,就是徹底退出。流量當道的結果,是門檻無限降低,專業被擠壓,價值被消解。大眾審美被流量裹挾,變成了單一、畸形、只追求刺激和快感的“審醜”。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我隨手找了幾張圖,讓你看看,沒有基本門檻的“審醜潮流”有多可怕:正常的街道,幾個網紅走過,帶著一組“炸裂”的行為藝術,自以為酷炫。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泡腳拉麵、活章魚、巨型涼粉……只有你不敢想的,沒有他們不敢吃播的。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好好的足球場,設計成了一朵七彩蓮花,猛地看過去“佛性十足”,比起球賽感覺更適合開晚會。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也許你看得腳趾蜷縮,汗毛跳舞,但是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正因為有大量擁有獵奇心態的觀眾,為了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自然有人負責產出“辣眼睛”的內容。

有點擊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錢。有人可能會辯解:“你覺得難看,那你別看啊!而且日常解壓,沒必要時時刻刻都端著吧。”當然沒問題。每個人都需要放鬆,刻奇、怪異的東西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刺激到感官,帶來愉悅感,簡單來說就是“逛動物園的快樂”。然而重口味的內容,偶爾看看無傷大雅,可要是將這種刺激當做依賴,視作生活壓力的唯一解藥,那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這種爽,很短暫也很貧瘠。你看的內容必須一次比一次更加出格和瘋狂,才能夠填補精神上的空虛。長此以往,人的思維就被各種濾鏡和神曲不斷消磨,陷入“刺激-疲乏-尋找更刺激”的惡性循環之中。更可怕的是,一旦集體開始奉行這種“畸形審美”,它產生的後果也不僅僅是“辣眼睛”:“蛇精臉”成了潮流,於是就有了“小學生化妝大賽”,網紅成了不少未成年人推崇的職業夢想;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遇事以“口嗨”為傲,優美詩詞逐漸被遺忘,等中國著名句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被印在日本的救災物資上,才覺得這些本該是我們張口就來的東西;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就連古建築也因為審醜被“毀滅性恢復”……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外形臉譜化,表達荒漠化,思維魔幻化,“審醜潮流”正在掏空當下的年輕人。當一個人缺乏審美,就會逐漸失去對生活的感知力,思維也會變得固化。當一個社會缺乏審美,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扼殺諸多創作者的熱情。當一個國家缺乏審美,也是對文化傳承的巨大打擊。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中華民族擁有著全世界最深厚的美學底蘊和文化修養,這是五千年的傳承積累下來的寶藏。前段時間,我看到了《國家寶藏》上的一段精彩表演:《水龍吟》你們一定要點開視頻看看。“古琴一出,心絃合鳴。適時的笛聲清脆猶如飛鳥,伴有溫潤琵琶,繾綣二胡。”四位民樂大家合奏,起承轉合之間,配上背景大屏上動態的《千里江山圖》、越王勾踐劍等文物,短短3分鐘,這首曲子像畫卷一樣,將一個濃縮的中華文化徐徐展開在我們面前。

然而,這麼好的文化,這麼優質的內容,當下面臨的卻是斷崖和失傳的囧境。

  • 孩子們對於韓流愛豆如數家珍,可卻對歷史人物知之甚少。
  • 年輕人們寧願去喊麥,也不願坐下來唸念唐詩宋詞。
  • 外國人都在努力學習中國話,而國人卻懶到“一句我X走天下”。

看書有道的讀書群裡,我最經常看到的苦惱就是:怎麼辦?為什麼我現在完全看不進去書了,心根本靜不下來。因為當下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快了,工作課業之外,僅剩的碎片時間還被很多刺激感官的東西佔據了。久而久之,大家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就會嚴重下降,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會變弱,只能接受和消化那些很簡單的東西。我們正在失去自我控制、邏輯思維、延遲滿足感的能力。

周杰倫被逼唱《學貓叫》,楊坤不如喊麥?審醜潮流,正掏空年輕人

我不反對大家追求快樂,但不能一味沉迷在那些刻奇的“審醜潮流”中,而忘了我們本可以擁有更高級的快樂。就像是垃圾食品,一開始覺得吃一兩口沒什麼要緊,但是吃得多了產生了依賴性。等到你反應過來,身材已經走形,也沒有了健康的飲食習慣,再想改,就得付出巨大的代價。朋友,從手機屏幕抬起頭看看吧,生活不止有口吐芬芳,也可以有詩詞環繞。就像羅翔老師說的那樣:如果你的眼目永遠只關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