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李清照 情投意合李師師

李姓,是中國的第一大姓,李唐天下、太上老君、文有李白、武有李廣,若非當年《百家姓》是宋朝人所撰寫,怎麼也輪不到趙姓排第一。大概李姓,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唐代,至於到趙宋時代,李姓已經逐漸衰落,已經不復當年的血性,但是,李姓子孫中的巾幗人物卻是異軍突起,令人刮目相看。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其父親是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母親來頭更是不小,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書香門第的底蘊讓她的基礎比一般人更加堅實。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一曲讓文壇驚豔的《如夢令》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需知,李清照作此詞時,虛歲十六。

也許是古人早熟,李清照十八歲時就已出嫁,丈夫是宰相趙挺之第三子,著名的金石愛好者、《金石錄》作者趙明誠,雙方都是當時的麒麟鳳凰、他們和結合一時傳為佳話。

門當戶對李清照 情投意合李師師

李清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情從來都不外人看到的那般完美,李清照少有才名、一身正氣,趙明誠雖長於宰相之家,骨子裡的懦弱由來已久,在做江寧知府時,就曾經因為下屬造反而臨陣脫逃,後赴湖州上任,亦無建樹,及至向江西逃亡,行致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盪,“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知妻莫如夫、李清照隨口呤出的這首《夏日絕句》讓趙明誠愧悔難當,回想起自己連番的逃亡生涯,不由得鬱鬱寡歡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發作而亡,此時,這段門當戶對的婚姻已經走過了三十個年頭。

門當戶對李清照 情投意合李師師

李清照與趙明誠-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李清照家學深厚不同的是,李師師只是一個風塵女子,卻也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不僅深受宋徽宗喜愛,亦得到著名才子周邦彥的垂青,但是她真正鍾情的卻是梁山好漢“浪子燕青”,《水滸傳》中說,此人乃天巧星轉世,梁山泊排名三十六位,撲術是天下揚名,泰安州曾打敗了擎天柱任原。可謂是文武全才。因為李師師與宋徽宗的關係,浪子燕青被宋江委以重任,色誘李師師、圓招安大事。

門當戶對李清照 情投意合李師師

李師師與宋徽宗—圖片來源於網絡

《水滸傳》寫道,燕青與李師師的對話,得體自然,無疑體現燕青見多識廣的優勢;回答李師師問題對答如流,說明燕青能言善辯的口才;嗚嗚咽咽,吹一曲簫管,共同的情趣引起了李師師心中的共鳴;展出一身花繡,引誘得李師師心醉神迷,春心蕩漾,慾火中燒。好吧,“風流浪子”燕青,完全秒殺周邦彥這酸腐文人好幾條街,結局自然不由多說,李師師完全被燕青俘虜,助宋江完成了招安大業。

門當戶對李清照 情投意合李師師

燕青—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說,門當戶對固然可喜,情投意合才更重要,李清照三十年的夫妻感情敵不過性格的差異、李師師幾句話之間就可以託付生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彼此相伴、不忘初心才是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