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和激勵都過於強烈,看完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給大家。


作者叫做斯蒂芬妮·蘭德,一名貧困的單身母親。


看到書名,可別以為這是《唐頓莊園》裡的故事,她的生活沒有精緻的茶盤,也沒有漿過的筆挺制服。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別想。


如《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芭芭拉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現實生活中,女傭的世界被汙垢和屎漬所包圍。”


開篇第一句就令人震撼:“我的女兒是在收容所學會走路的。”


27歲時,原本打算要上大學學習寫作的斯蒂芬妮,發現自己懷孕,於是放棄了上大學的計劃。後來又因為受不了男友的暴力和虐待,她只得帶著9個月大的女兒躲進收容所。


在收容所住到了規定期限後,母女倆漂泊無依的生活開始了。


接下來的5年時間裡,她帶著女兒搬了10次家。


她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為了生計發愁。因為她身無分文,也沒有家人的支持,她必須想盡辦法賺錢才能保證自己和女兒活下去。


於是她幹起了保潔工作。去不同的家庭打掃衛生,跪著清潔馬桶,再髒再亂也只能忍受。


她的世界被“短缺”所統治。錢永遠不夠,有時候還會餓肚子;花生醬和拉麵常年唱主角;麥當勞是稀有的一餐。在她的世界中,沒有一樣東西能依靠——沒有錢,沒有男人,沒有住房。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作者斯蒂芬妮 • 蘭德(Stephanie Land)


你或許很難想象,斯蒂芬妮為了給一歲的女兒買雙新鞋,竟然需要攢一個月的錢。


即便她每天超負荷努力工作,仍舊只能吃得起最便宜最沒營養的食物。最困難的時候,她不得不同時申請7項補助,才能勉強度日。


靠著補助和食品救濟券過活,使她非常自卑,因為社會普遍認為她們這類人骯髒墮落,竊取了美國公民辛勤上繳的稅金。


每次去超市買東西,她都會變得無比脆弱。因為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她們這類人的惡意,收銀員也會大聲地說:“是用你的食品救濟券支付嗎?”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斯蒂芬妮 • 蘭德和她的孩子


許許多多清潔工的身體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傷,斯蒂芬妮也一樣,她每天都要服用劑量大到驚人的布洛芬。


她的脊柱神經受損,導致她的右手連海綿和刷子都握不緊。


下面這段描述實在是讓人感到無比辛酸:


“為了擦洗那間淋浴間,我不得不把自己的右手攥成拳,然後用指節拼命往下按。擦洗淋浴間地面時,為了不讓手受傷,我會夾緊自己的手肘,將整個上半身的重量都施加到右手,去擦洗肥皂沫和汙垢。右手幹累了,我就用左手代替。但頭幾個月裡,每當完成一天6小時的清潔回到家後,我連餐盤都捧不住,食品袋也拎不動了。”


看到這兒的時候我不得不放下書緩一會兒。


這實在是太絕望了,一個單親媽媽,忍著身體的病痛,每天干著最髒最累的工作,卻仍舊不能保障自己和女兒的生活,一場小病,一點小意外,都有可能讓她的生活隨時崩塌。


不只美國,我國的單親母親們也正面臨著諸多壓力,由於自身資源和社會支持的不足,她們常常無力擺脫困境,正在淪為社會的弱勢群體。


2010年,我國有2396萬戶單親家庭,其中80%為單親母親家庭。然而,與其他弱勢群體不同,單親媽媽們在社會上似乎是隱形的,我們的注意力幾乎從來不放在她們身上。


之前看《隱秘的角落》時,朱朝陽的媽媽很吸引我的注意。


她總是忙著工作,滿臉疲憊,只有在兒子考第一時才能露出笑容;她對朱朝陽父親有著濃濃的恨意,似乎永遠也無法釋懷;她勇敢去尋覓新伴侶,但卻始終心懷愧疚和羞恥......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朝陽媽媽真的滿臉都寫著疲憊啊


單親媽媽所要面對的,是獨自一人養育孩子的沉重經濟壓力;是無法兼顧工作與孩子的精神焦慮;是破裂的婚姻所帶來的情感困境……同時,還有對不能給孩子一個美滿家庭所帶來的愧疚和自責。


為了生存下去,有一些單親媽媽選擇了做小生意,開淘寶店,做小廣告公司,或者是做微商、賣保險。當然,也會有一部分文化程度不夠高的人,和斯蒂芬妮一樣,選擇去做清潔工。


雖然斯蒂芬妮做起清潔工作非常努力,但她從未覺得自己一輩子就要幹這個。她心中始終沒有放棄當初因懷孕而停止的大學夢。


她經常熬夜到凌晨一兩點鐘,學習大學課程。同時還會練習寫作。因為她始終知道上學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可以幫助她們獲得地位的事。


同時,她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尋找新伴侶,即便常常被壞情緒和焦慮症折磨,但她一直逼自己走出去,去談戀愛,找回以前的自己。


然而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單親母親都渴望再婚,但最終會因為各種障礙和顧慮不得已放棄。


豆瓣上有個單親媽媽小組,其中一個精華貼,用非常肯定的語氣告訴大家:不要相信其他男人的示好,因為沒有人會真的願意接納一個離異帶孩子的女人,想追求你的男人一定是另有所圖。


在這個帖子下面,很多單親媽媽表示同意。


的確,很多單親母親都會在某種程度上把婚姻的失敗歸結為個人的失敗,從而對再婚失去信心。尤其對於那些因丈夫出軌而離異的女性,要她們走出自卑、多疑、敏感,又談何容易呢?


《女傭的故事》的副標題是:“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


正是出於對女兒的愛,斯蒂芬妮頂住了壓力,沒有崩潰。在書的最後,她終於如願以償拿到獎學金,進入大學學習,靠自己的雙手為女兒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也實現了作家夢。


一個單親媽媽決定好好活下去


斯蒂芬妮·蘭德和她的女兒


說到這,你可能想到了JK·羅琳,她同樣是個單親媽媽,離婚、失業、領政府救濟,艱難地度過了7年時光,始終沒有放棄寫作,終於一炮而紅。


她曾說過,“低谷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堅實基礎”,這話也同樣適用於斯蒂芬妮。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只憑自己就從低谷中走出來,有的人已經連抬頭看一眼的勇氣和力氣都沒有了。


那些千千萬萬陷在巨大沼澤中的單親媽媽,她們終日在與貧困、焦慮作鬥爭,每活一天,都要付出多於常人幾倍的力氣。


她們需要一個堅實的社會支持網絡,比如家人朋友、社工、婦聯等機構,給予她們情感、信息以及資源上的支持來度過困境;也需要整個社會從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各個層面對她們進行幫扶和救助。


斯蒂芬妮的一段話非常觸動我:


“3年來,無數個黑夜裡,我埋首讀書、寫論文,應付考試。做一個卑微的女傭只是我暫時的生活。有時我含著眼淚入睡,唯一的慰藉便是我知道自己絕不會止步於此。”


其實,誰能保證自己的生活,永遠不會陷入泥沼呢?或者說,我們本就生活在泥沼之中。


斯蒂芬妮的故事,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故事,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低谷,我們都應該有和她一樣堅定的內心和信念,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相信自己“絕不會止步於此。”

文章綜合自新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