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路人甲:恆大汽車要上市了!

路人乙:啥?是房車麼?

路人甲:不是,是新品牌,叫恆馳,發佈了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恆馳6。

路人乙:啥,都發了六代了,我怎麼不知道?

路人甲:打擾了...

01 那些年的新勢力們

2018年,這張佈滿logo的圖片在造車新勢力的網文中流傳,遮住中文,能認出一半品牌的,都是浪裡淘沙的行家。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這是一個草莽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構成這個風口的,除了中國龐大的潛在市場,還有更為龐大的野心。支撐這些野心持續膨脹的,除了傳統車企和各路人馬,還有蠢蠢欲動的資本。

其中的國有資本,如雲度;跨行業造車的巨頭如銀隆;互聯網背景的蔚來、理想;傳統車企離職高管如威馬,以及借勢國外技術的FF、改裝廠起家的鳳翔等等。

互聯網和投資圈的半壁江山也悉數入局: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俞敏洪、高瓴、淡馬錫、紅杉...

大佬們都有錢,大佬們都愛車。

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汽車產品能源結構和技術路線的豐富,引領了一個有別於傳統汽車行業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國時代。

美國作為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市場,其汽車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三足鼎立;歐洲市場幾十年整合,也只有五大車企傲視群雄:大眾、寶馬、奔馳、標緻及菲亞特。

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超過70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真正活下來的,又能有多少呢?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造車,從來都是一場奢侈的遊戲。

02 從0到1,彎道超車

2009年11月5日,恆大在香港上市,上市當年,恆大完成303億的累計銷售額。

第二年3月1日,恆大宣佈向廣州足球隊注資1億,當中國足球因“掃黑”跌入低谷,恆大強勢入駐,扛起廣州足球的大旗,拉開了中國足球聯賽的“恆大王朝”,恆大代表中國足球,獲得了亞冠聯賽的冠軍。

在恆大入主廣州足球隊後的7個月,《讀心神探》在TVB開播,這部劇,為全網段子手留下了這張神圖: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這一年,恆大銷售額超過500億。

跟隨恆大足球隊的胸前球衣和場邊廣告,我們見證了恆大的多元化策略,從開疆拓土到聚焦收斂。

2018年6月,恆大汽車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全資持有FF香港與FF美國)4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2018年9月,恆大汽車又巨資144.9億元收購汽車經銷商廣彙集團4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2019年1月,恆大汽車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Mini Minor Limited 51%股權,該公司的主要資產為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之後又以3.795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的剩餘股權,NEVS成為恆大全資附屬公司。

NEVS,就是恆馳汽車研發的基石。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買牌照,挖團隊,建工廠,設產線,哪怕是在汽車這種重資產高門檻的行業,恆大也可以彎道超車。

2019年8月28日,亞冠賽場,恆大新能源汽車品牌“恆馳”登上了恆大足球隊的胸前廣告,恆馳,恆久遠,馳天下。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03 “人人見,人人哇”

8月3日,羊城,魔都,恆馳汽車全球發佈會。

“我宣佈,恆馳首期六款車同時發佈!”隨著許家印“一聲令下”,恆大發布旗下“恆馳”品牌的首期汽車,首發就是六款,簡直就是“一代更比六代強”。

吉利李老闆曾說,造個車還要啥人,不就是四個車軲轆,兩張沙發,套個殼麼。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但就在這方寸天地間,恆大誓要重構汽車造型美學。

恆馳發佈會上,除了身處C位的許老闆,還有過去一年許老闆全球奔走,延攬的世界頂級設計師團隊。

無論是恆馳1的異形穹頂可變色天窗,還是恆馳2獨創貓眼綠配色,恆馳3“自信”“強大”的力量感,恆馳4重構MPV的流暢曲面和深淺撞色,恆馳5迎合都市潮玩一族新型SUV御風而行的凌厲,恆馳6“永恆之翼”智能前大燈外加五條燈帶“助攻”輪轂化身“風火輪”的創新設計……

分別出自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顧的手筆,從整車到細節,六款“恆馳”驚豔的顏值背後,是恆大與15位世界級大師組成的最強造型聯盟。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此次發佈的6款車,以豪車標準實現了轎車、SUV、MPV等乘用車類別全覆蓋, A級到D級各級別車全覆蓋,並將將從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當中折射的野心不言而喻——

跳出新能源汽車固有的視覺桎梏,以覆蓋所有需求的多個車型全面搶攻全球市場。

04 跨界者恆大

養豬界的萬科,機器人界的碧桂園,造車界的恆大,房企三巨頭,都在跨界的道路上一路飛奔。

蔚來的李斌說,“200億元是造車的門檻,沒有200億元的資金準備,最好別進來。”

截至蔚來上市,蔚來汽車融資443億,量產ES8、ES6、EC6三款車型,平均每款車型從開發、量產到銷售花費147億,且EC6還是ES6的衍生車型。

理想的李想說,“我們大概只要10億美元就能盈利”。

截至理想上市,已累計完成9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120億元,2020年Q1,股東淨虧損2.3億元,2018和2019年,理想總計燒掉了51.3億元。目前量產G3和P7兩款新能源汽車,平均每款花去總融資的77億。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毫無基礎,卻依託雄厚財力,短短兩年間,快速完成了全產業鏈佈局,上海廣州瀋陽三地生產基地即將竣工投產,同步研製14款車型、首期推出6款車型,放眼全球,都是前所未有。

前有特斯拉市值屢創新高,後有蔚來、理想相繼上市,小鵬IPO在即,“高舉高打”的恆大進軍汽車產業以來,開闢了一條全球車企沒有走過的造車路。

畢竟無論是誰,都不願意錯過這場衝鋒陷陣的戰爭,都不願意落後於這個顛覆性的時代。

你看這個車它又豪又浪:恆大造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