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無禮,必有禍事

狂妄無禮,必有禍事


這話是孔子說的,絕對沒有假!只是,他的原話講的沒有這麼直白而已。


在論語中,記載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三家在祭祀祖先時候,也唱著《雍》來撤除祭品。孔子說:“‘相維闢公,天子穆穆。’《雍》的這兩句詩,這樣的詩句怎麼能用在三家的廟堂上呢?”

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卿,即仲孫、叔孫、季孫,是魯國的三大家族。

這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後裔。

魯桓公的長子是國君;二子是慶父,他的家族,就是仲孫,後來改成孟孫;三子是叔牙,叔牙的子孫是叔孫氏;第四子是季友,季友的子孫是季孫氏。

當時魯桓公的長子繼位魯國國君,就是魯莊公,他是魯桓公的嫡長子,其餘三子被封為卿大夫,逐步演變成了三大家族。

這三大家族相互之間有矛盾,又有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執掌國政,最後把魯君的權力都瓜分掉了。

到魯昭公的時候,因為跟這三家發生了激烈的矛盾,魯昭公被迫出走,到了齊國,在齊國七年,最後死在齊國。

三家後來又立魯昭公的弟弟為君,就是魯定公,魯定公之後,是魯哀公,他們都向孔子請教過問題。

魯哀公後面有魯悼公、魯元公,這麼長的時期,魯國國君始終沒有擺脫三大家族的控制。所以三家的勢力根深蒂固,而其中又以季孫氏的勢力最為強大。

孔子這段,是在譏諷三家違禮的行為。

三家“以《雍》徹”,《雍》是《詩經·周頌》中的一篇,它有一個古字,寫作“雝”,是《詩經·周頌》的一篇。“徹”通“撤”,是祭祀完畢以後,把那些祭品撤收起來。

在春秋戰國時代,天子祭祀完宗廟以後,都會唱著《詩經》裡的《雍》這篇詩,把那些祭祀的禮品撤下來。

也就是說,《雍》是天子祭祀的專用詩歌,不是天子和國君,是不能隨便唱的。

現在,仲孫、叔孫、季孫三家祭祀自己的祖先時,居然也像天子祭祀宗廟那樣,唱著《雍》這首詩來撤祭品,這種做法也是僭用天子的禮樂,是一種嚴重的違禮行為。

“天子穆穆”是指天子的容貌,那種溫和肅敬的樣子。天子在主祭,樣子非常溫和而嚴肅恭敬。禮成之後,要撤掉祭品了,還是保持著這種溫和莊敬的樣子。所以《雍》這篇詩是天子祭宗廟後,撤祭品的時候唱的,這是讚美天子的德行和助祭者們莊敬的樣子。

《朱子集註》裡評論說:“此雍詩之辭,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於此義而歌之乎?譏其無知妄作,以取僭竊之。”

孔子引這首詩,其實在笑話這三大家族,以大夫而行天子之祭,譏諷他們狂妄到了極處。狂妄到了極處,其實也就是無知到了極處。

張居正說,“人臣而敢僭用君上之禮,則妄心一生,何所不至。攘奪之禍,必由此起。”他們這種僭越行為,很快就要引起大禍事了。


本文為《古爾讀經典》之《古爾讀論語》系列第38篇,更多內容,請關注本頭條號,查看文章列表。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