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廣東臺山的美食多,可惜這次體驗並不多,但僅簡單的幾樣也令人難忘,比如用高湯煮的湯圓,重口味的泥蟲粥、濃郁的四九牛肉湯......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鹹湯圓算是典型的"台山口味",在老城區步行街的一頭,找到間賣鹹湯圓的店鋪,一看菜單,品種多得出乎意料,除了湯圓,還有粥粉面飯,臺上幾隻大籠子還蒸著各種麵點,而店內就一個阿姨忙前忙後。

點了個15元的"招牌鹹湯圓",坐下後還在猜,會是什麼怪口味呢?餡料是肉的?有青菜?還有那菜單上的"豬省"又是什麼?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從小到大,吃的湯圓都是甜的,思維也就固化了,只能是甜的,變化只能在餡料裡,芝麻的、花生的、香芋的、流沙的。並且,它的角色必須是甜品,精緻的小碗盛著,最好碗底還有個碟子,這才是一碗湯圓該有的樣子。

幾分鐘後,鹹湯圓上來了,肉湯做底,湯圓是無餡的,內容全在配料,有蘿蔔絲、紫菜、豬肉碎、豬肝、還有雞肉!更像一碗潮州湯飯的煮法,只是米飯換成了湯圓。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賣湯圓》那首歌應該就是唱它的:"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圓又圓......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這的確就是正餐茶飯呀。見我不是很習慣,店家指指辣椒醬,湯圓配著辣椒醬?口味更顛覆。

尤其是那分量,著實有點驚人,如果不是旅途奔波後的飢腸轆轆,恐怕是吃不完的,碗的直徑與隨身帶的摺疊雨傘一樣長。習慣那口鹹之後,也慢慢品出滋味來,而且好處是不像甜湯圓容易生膩。

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湯圓就有幾十種,但甜味始終佔據了大半壁江山,鹹味的湯圓流行於臨海一帶地區 ,福建、廣東、臺灣、寧波等地,最早的做法據說就是用海鮮來熬湯底,然後加入蝦、魷魚等配料,甚至還放入臘腸、叉燒、浮皮。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台山人對鹹湯圓的執念,在旅居世界各地之後愈發強烈,有身在國外的台山鄉親在網上留言:冬至我只吃家鄉的鹹湯圓,到處的湯圓都是甜的,但我的心很小,只容得下那一口鹹。

有人推薦海鮮湯圓要去汶村吃,據說那裡的湯圓會放入泥蟲、水蟹、生蠔、大蝦一起煮,湯底鮮美、湯圓細膩潤滑,可謂一絕。可惜這次未能去到,留個遺憾給下次吧。

店家還有泥蟲粥,粥是廣東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廣東粥裡可謂包羅萬有,蝦粥、蟹粥、雞粥、魚片粥都算尋常,但這泥蟲粥還真是難得一見。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泥蟲,產於海邊的泥沙中,海邊的餐廳經常可以吃到,可以椒鹽、煮湯,但據說最受歡迎的就是這泥蟲粥了。而在其它地方難得見到的一個原因,恐怕也是因為它很花功夫,每一條都要翻腸洗乾淨,不能殘留泥沙。

小小泥蟲卻海鮮味濃郁,入口又很爽脆,加入瘦肉、薑絲一起煮粥味道就很鮮美了,據說在台山專門賣泥蟲菜餚的餐廳,常有人從廣州等地驅車前來,就為一飽口福,此外便是傳聞其滋補了,有人叫它"海中蟲草"。

後來的泥蟲粥,無疑是我此行最豪華的早餐了,聽上去就覺得能量滿滿。煮好的泥蟲粥,上桌前還會放入香菜、蔥花,初嘗,有點重口味,之後,那口鮮甜便叫人難忘了。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還有個"下朗牛骨湯"也很特別,有"台山第一湯"之稱,就連去四九鎮的巴士,"下朗"站報的站名都是"下朗牛骨湯",讓人還有錯過的理由嗎?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因為農曆四、九日趁墟而得名的四九鎮,以前因為墟市上賣牛肉的攤位多,牛肉銷情也好,但是剩下的大量牛骨讓人發愁。村民們因地制宜,將附近山中所產的牛大力、五指毛桃、土茯苓等藥材用來燉牛骨,逐漸當地的牛骨湯便出了名。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也不管哪家最有名,反正巴士一到站見到牛骨湯店就鑽了進去,最小的一份33元,一個人喝分量有點多,湯入口藥材味很濃,據說經過了13個鐘頭的燉煮,依然能覺出牛大力的味道,尤其是湯卻不油膩,濃濃的藥材肉湯倒更像南洋肉骨茶的牛肉版。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此外,台山飲食的分量大,也是印象較為深刻的。遊走於老城區,街角有間餐廳總是未到用餐時間就坐滿人,猜想必有其過人之處。

鹹味湯圓、泥蟲煮粥、牛肉版肉骨茶,“怪”口味的僑鄉美食

於是某天提前去"探秘",待我的便餐上桌,連坐對面帶小朋友的媽媽都驚訝了:這麼大分量!她連忙去撤銷了一份。我也終於知道了店家生意興隆的秘訣,分量太實在,味道還不錯,那一餐才14元。後來與朋友聊起,她說:“以為只有我覺得分量大呢。”

台山這城市,是個讓人感覺舒服的旅遊地,一切都自然而樸實,去了還會想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