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丑书大师,将章隶行书熔于一炉,开明清表现主义书法之先河


元明笛奏铁崖诗,

笔铸行章隶篆。①

倔犟标新非丑陋,

书坛独树有新枝。②


他是丑书大师,将章隶行书熔于一炉,开明清表现主义书法之先河

杨维桢自著铁道人


1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元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其母李氏,"梦月中金钱坠怀,而生维桢"。兄弟三人,维桢居中,之所以号铁崖,因其父杨宏在铁岩山麓筑楼,楼下植梅百株,楼上藏书万卷,并将梯子撤去,令其与从兄杨维翰专心攻读,每天用辘皿传食,苦读五年, 时人称其为"杨铁崖",因擅吹铁笛,又号鉄笛道人。

他是丑书大师,将章隶行书熔于一炉,开明清表现主义书法之先河

(杨维桢书法墨迹《真谛庵募缘疏》局部)

杨维祯善诗词,其最富特色的是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铁崖古乐府》《丽则遗音》《复古诗集》等近二十种。

2 杨维桢书法善将章、隶、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强健、汪洋恣肆。如果把赵孟頫比作当时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他反对摹拟,主张不工而工。他认为"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主张诗品、画品、书品与人品作统一观,


他是丑书大师,将章隶行书熔于一炉,开明清表现主义书法之先河

(杨维桢书法墨迹《晚节堂诗卷》 局部)


杨维桢的作品"粗头乱服,不假雕饰,并以卧笔侧锋作横、捺笔画的章草波磔;结字一侧多变、长短参差、大小悬殊,倔犟超逸,;章法则字距大于行距,在"貌似零乱错落中,凸显着跳荡激越的节奏旋律"。他的书法和他的思想一样,表现出标新立异的表现主义的风格。在元代,与全力倡导复古主义的赵孟頫等分道扬镳,走出了另外一条独立的创新的书法之路,也为明清后期一些倡导创新的书法家们开拓性走出了一条融铸书体、融铸碑帖的表现主义的书法创作之法。

其代表作有《题邹复雷春消息卷》、《城南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等。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跋之中。

他是丑书大师,将章隶行书熔于一炉,开明清表现主义书法之先河

杨维桢画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