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鄭重聲明】本文基於《西遊記》原文分析,請勿與現實相聯繫!


《西遊記》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著,其中很多故事都被人津津樂道,小時候我們只看故事,長大了拾起來一翻開,原來滿滿的都是道理,由此引發了很多網友對《西遊記》的各種解讀,尤其是真假美猴王一節中被打死的究竟是誰這個問題,各路大神都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也許是現在陰謀論盛行的緣故,很多人認為被打死的是孫悟空,理由如下:

1、真假孫悟空之後唐僧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

2、真假孫悟空之後孫悟空慢慢變得“懶惰”起來,遇到妖怪就去找幫手。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我對孫悟空被打死的說法是不認同的,根據對《西遊記》的認真研讀,我認為在真假孫悟空一難中最後被打死的絕對是六耳獼猴

為什麼說最後被打死的是六耳獼猴?

原因很簡單:六耳獼猴的綜合素質太差了!如果他頂了孫悟空的位置,根本就完不成取經大業!聽我慢慢道來:

1、《西遊記》原文中對孫悟空以及六耳獼猴的稱呼變化

個人認為我們在對名著進行解讀的時候,必須要尊重作者的原文描述,不能脫離書本進行主觀臆斷。如果解讀脫離了書本就猶如無根之木、空中樓閣,經不起推敲。那麼原文是怎麼描寫的呢?

六耳獼猴初次登場,冒充孫悟空打傷唐僧,作者對他的稱呼是“孫行者”,因為在唐僧眼裡,他就是孫悟空;

二次出場,冒充孫悟空佔了花果山,作者對他的稱呼是“孫行者”,以沙僧的視角寫;

之後六耳獼猴都是與孫悟空一起出場:

在南海觀音菩薩處作者稱呼是“兩個行者”;

在凌霄寶殿以及唐僧面前作者稱呼是“大聖”、“那行者”;

在幽冥地府,稱呼就變了“這大聖”、“那怪”;

在西天雷音寶剎中稱呼變成了“這大聖”、“那獼猴”;

最終六耳獼猴現了本相,被孫大聖掄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

吳承恩先生寫得很清楚,打死的就是六耳獼猴

2、根據《西遊記》中的描述,六耳獼猴綜合素質太差

若論武力值,六耳獼猴可與孫悟空戰為平手,但是混西遊江湖不能只靠武力值。根據六耳獼猴出場後幹出來的一系列事情可以得知此怪短板太多,多到連武力值都難以彌補。

1、玻璃心且毫無章法

六耳獼猴趁著唐僧趕走了孫悟空,行路上飢渴難耐的時候登場,只見他“跪在路邊,雙手捧著瓷杯”為唐僧奉食,不料這番做小伏低的姿態沒有打動唐僧,反而招來當頭怒罵。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玻璃心的六耳獼猴立馬就受不了了,掄起鐵棒往唐僧背上砑了一下,把唐僧打暈倒地,自己搶了包袱溜了。

《西遊記》中有對孫悟空如意金箍棒的威力描述:“挨著皮破,擦著筋傷”,雖然不知道六耳獼猴手裡的鐵棒是什麼來歷,但是能與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重量的如意金箍棒正面相剛,可見不是凡品。

然而不是凡品的鐵棒卻只是把唐僧給打暈了?聯繫到他接下來想要冒充取經團隊的做法,這一點就令人非常費解:你既然都打算完全複製取經團隊了,為什麼不直接一棒子把唐僧給打死算了呢?

原因就在於他優柔寡斷,在執行背後BOSS任務的時候制定了兩套方案,Plan A:取代孫悟空;Plan B:取代整個取經團隊。取代孫悟空就應該獲得唐僧的諒解,進而融入;取代整個取經團隊就應該把唐僧打死。

而他呢,一個方案都沒有做成,毫無章法。

2、臨陣抱佛腳,業務生疏

按照道理說六耳獼猴既然有完全複製取經團隊的想法,那至少應該對團隊成員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才對,可是這個奇葩的表現簡直令人慘不忍睹。

沙僧到花果山見到六耳獼猴時,他正在朗朗唸誦唐僧的通關文牒,原文寫到“唸了從頭又念”,真是平時不燒香,臨陣抱佛腳。難道你平時都不做任何準備工作的嗎?

最令人震驚的是他看見沙僧居然不認得!

詭異的是緊接卻著當著沙僧的面拉出來一個猴精變化而成的“沙和尚”!可見提前有所佈置。但是既然提前佈置好了,為何當面卻不認得沙和尚?準備之潦草,業務生疏可見一斑。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3、同類相食,禽獸不如

在被沙僧打死了冒充自己的猴精之後,六耳獼猴的做法簡直驚悚:“回洞叫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將椰子酒、葡萄酒、同眾猴吃了。”

縱觀《西遊記》,妖吃人、人吃獸,唯一一次同類相食,就發生在這裡,細思令人心寒齒冷。

在《花果山群妖聚義》一節中,孫悟空回到花果山,發現有獵戶捉拿猴子,於是做法結果了許多獵戶,卻也只是吩咐群猴把死人屍首推到萬丈深淵,只把死馬剝皮做靴,醃肉為食。

何其鮮明的對比!

4、智商低

與孫悟空相比,六耳獼猴的智商全方位被碾壓,自從兩個見了面,除了打架之外,六耳獼猴完全是被孫悟空牽著鼻子走。

在真假行者去南海找過觀音後得到指點去天庭分辨,結果嚷嚷鬧鬧了一番連照妖鏡都無法分辨,原文描寫:“這大聖呵呵冷笑,那行者哈哈歡喜”。之後大聖扯著去地府、去西天,一路上扯扯拉拉、抓抓掗掗、且行且鬥,一直嚷得三界皆知。

大聖呵呵冷笑,笑的是你死期將至尤不知;

獼猴哈哈歡喜,還以為自己果然很牛,任天上地下都分不出來!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綜上所述,六耳獼猴的綜合實力不堪入目,在西遊所有妖怪中最多屬二流。但是這樣一個妖怪卻敢打唐僧、複製取經團隊、跟孫悟空上天入地正面硬懟,他的依仗是什麼?或者說是誰在他背後撐腰,才讓他這麼飄?

六耳獼猴的後臺究竟是誰?

六耳獼猴的後臺是如來,原因有三:

1、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樣,都戴了緊箍兒

在《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中,如來給觀音菩薩五件寶貝,其中有“緊箍兒”,一樣三個,各用不同,還有配套“金緊禁”三篇咒語。

其中觀音菩薩把緊箍兒給了唐僧,騙孫悟空戴上,其他兩個分別用在了熊羆怪和紅孩兒身上。

孫悟空自從戴上緊箍兒之後受盡了折磨,想必他也實施了種種操作想把緊箍兒給弄下來,然而一直到取經結束都沒成功,最後在表彰大會上被如來取下。

由此可見,緊箍兒必是如來的獨家專利,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一個來歷不明的六耳獼猴也戴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緊箍兒,是不是很奇怪?

也有可能六耳獼猴頭上戴的不是緊箍兒,他在唐僧、菩薩念緊箍咒的時候裝疼,我們來看菩薩和唐僧兩次唸咒時的情形吧:

“菩薩喚木叉和善財上前,悄悄吩咐:你一個幫助一個,等我暗念緊箍咒,看那個害疼的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之後菩薩暗念真言,“兩個一起喊疼,都抱著頭,地下打滾”。

“沙僧攙住一個,叫道:二哥,你也攙住一個。唐僧見了,就唸緊箍咒。二人一齊叫苦”

即便六耳獼猴如何善聆音,在心裡暗念,總是也聽不到吧?

再者,如果六耳獼猴真的是看到孫悟空疼而裝出來的,總要有個反應過程,這個過程想要矇蔽木叉、善財、沙僧以及八戒,可能性微乎其微。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六耳獼猴頭上戴的就是跟孫悟空一樣的緊箍兒

2、諦聽所言與地藏王菩薩的態度

真假孫悟空一路打到幽冥地府,地藏王菩薩提出來可以讓諦聽幫他倆分辨,看他如何表現:

諦聽察聽之後對地藏王菩薩說:“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王菩薩道:“當面說出便怎麼?”

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騷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

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

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

看這段諦聽與地藏王菩薩的對話,處處機鋒。明面上說妖精厲害,說出來了我們降不住反而會連累我們家,讓他倆去西天吧,如來更厲害。

實際上什麼意思呢?解鈴換需繫鈴人,誰搞出來的事兒誰負責擦屁股,我們少摻和。

尤其是最後一句“地藏早已省悟”,太耐人尋味了!

在《西遊記》構建的社會組成中,西天靈山勢力一直在努力往外擴張,而天庭在遏制他們的擴張,夾在天庭與西天之間的陰府誰也不想得罪,誰也不能得罪。

所以省悟過來的地藏告訴孫悟空你去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也算是賣了個人情給孫悟空。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3、天地間僅有如來知曉四猴混世

按照原文所述,兩個猴子打上西天,如來問觀音是否能分辨出真假,觀音說不能,然後如來說你們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之後引出了四猴混世這個概念。

如來所說的四猴混世,個個都有超乎尋常的本領,然而作為曾經大鬧天宮武力值超強的孫悟空竟然不在此列!

相信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天庭肯定對普天之下的猴屬都做了詳細的調查,竟然也沒有發現世間還有這可能比孫悟空更厲害的“混世四猴”的存在?

根據西行途中天庭情報工作的細密性和準確性,如果“混世四猴“真的存在,沒有理由不被發現。

由此可以推斷出:混世四猴是如來研製的秘密武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表現讓如來看到了猴子這個物種的潛力,所以他後來按照孫悟空的配置組裝了“混世四猴”。

所以天地間只有他知悉四猴混世的存在。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4、六耳獼猴的目的很反常

縱觀西行路上的妖怪,妖怪們的目的都是為了阻擋取經,唯獨六耳獼猴,他的目的是取代取經團隊,進而延續取經任務。為什麼呢?

原定的取經項目計劃時間只有2-3年,然而到六耳獼猴出場時,時間已經過了七八年了;

取經團隊一路上擊垮了西天擴張勢力的前鋒黃風嶺黃毛貂鼠團隊、破壞了獅猁精將烏雞國發展為佛教國家的意圖、揭露了金魚精霸佔通天河的陰謀。

樁樁件件,都令致力於佛教勢力擴張的如來大為火光。

為了避免孫悟空對後面其他佛教項目的破壞,儘快結束取經項目,所以安排六耳獼猴下界,幹掉唐僧,取代取經團隊,暗度陳倉。只是如來高估了六耳獼猴的能力,關鍵時刻六耳獼猴優柔寡斷沒下狠手,真正的唐僧不死,取經還得繼續,最終功虧一簣!

孫悟空也不是個好相與的人物,從發現六耳獼猴也戴了緊箍兒的那刻起,他就對如來的陰謀心知肚明,那他做了哪些手段來反擊如來呢?

孫悟空的反擊措施

1、大肆宣揚,鬧得三界皆知

孫悟空帶著六耳獼猴從花果山跑到南海普陀山,從南海普陀山跑到凌霄寶殿,從凌霄寶殿跑到人間唐僧跟前,後來又到幽冥地府,最後到西天雷音寺。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天上地下跑了個遍,三界裡都鬧上一鬧,這樣一來,整個神仙系統都知道了又出來了一個和孫悟空不相上下的猴子,而且和孫悟空一模一樣難以分辨。

這可是個大事兒啊,這妖怪什麼來歷,如此厲害?今天他冒充了孫悟空,焉知明天他不會冒充我們?

這樣一來人人自危,對此事高度關注,都在觀看最終結果,這樣一來,就杜絕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2、表立場,找靠山

孫悟空雖然有過大鬧天宮的黑歷史,但是相對於西天而言,天庭依然是他的第一選擇,所以在他知道了如來的陰謀之後,扯著六耳獼猴上天庭,對玉帝說:

“萬歲!萬歲!臣今皈依,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

孫悟空的表現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把六耳獼猴的存在告知玉帝;一層是表明了自己的臣服立場。

玉帝的做法呢?叫托塔天王用照妖鏡“假滅真存”,已然表明了態度。

最後雖然被玉帝趕出殿外,但是“大聖呵呵冷笑”,彼此心知肚明,使勁鬧吧,我在後面給你撐腰!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3、孫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獼猴

孫悟空在取經路上遇到過很多有後臺的妖怪,總是在即將被打死的最後關頭後臺出現,孫悟空也順勢收手,賣了面子和人情。

然而在如來這裡,孫悟空在明知如來有意迴護的情形下直接將六耳獼猴一棒打死,絲毫不留情面,不僅如此,孫悟空還嗆聲說六耳獼猴該死,不該憐憫。

孫悟空用強硬的舉動告訴如來,我也不是好欺負的!

4、以退為進

最後打死了六耳獼猴,如來已經不想再看見孫悟空了,讓孫悟空快去保護唐僧。

孫悟空卻表示自己要撂擔子不幹了,隨你愛誰誰。

如來見事已至此,如果孫悟空再退出,那取經項目也面臨垮掉,那佛教的損失就大了。無奈之下,向孫悟空許下:“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的承諾。

至此,真假美猴王謝幕。

那麼後來為什麼唐僧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了呢?

因為唐僧被六耳獼猴打了一棒,差點沒命兒,他親身體會到孫悟空的厲害,也知道了之前孫悟空對他是如何尊敬;

另一方面則是觀音菩薩的告誡,想要成功去西天,孫悟空必不可少,而且孫悟空再也沒有殺過人。既然如此,何必再念緊箍咒得罪他呢?

《西遊記》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書裡留下了2大證據


至於說孫悟空在之後的磨難中到處找幫手,不是他武力值退化不行了,而是他明白過來這個取經團隊變成了天庭和西天的角力工具,既然如此,你們兩個慢慢兒玩,俺老孫看熱鬧去了!

綜上所述,在真假美猴王一難中被打死的正是雄心萬丈粉墨登場、最後卻萬丈懸崖一步登空的六耳獼猴。由此可見,有了強大的後臺也要自身給力,否則遇到了段位高的對手,難免落個身死魂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