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劉邦影視劇形象

秦朝因不得民心而亡,自是有人帶兵而反,造就了精彩又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

後來楚漢之爭爆發,項羽不敵劉邦,是因為他身側的范增不肯幫忙。而"亭長"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霸王"項羽,據他自己分析,是因為有三位人傑幫襯,那便是張良、蕭何、和韓信。

其中張良運籌帷幄總攬大局;蕭何確保兵源和糧草補給;韓信用兵如神驍勇善戰,有這三位在旁輔佐,自然是如虎添翼。由此可見,這三傑可謂是劉邦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了,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幾人的關係就像"塑料姐妹花"一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以善終,要說其中誰最聰明,非張良莫屬了。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劉邦影視劇形象

張良知進知退,蕭何三次通過劉邦考驗

張良的聰明之處不僅在於他精通黃老之術,還在於他知進知退。張良在功成之際便選擇了退出,當時劉邦還欲給出豐厚的嘉獎,不過被張良幾乎盡數退回了,只留了其中一塊賞地,名為"留"。劉邦見他如此,便明白了張良沒有反叛之心,就放他離開了。

若說張良最聰明,得以躲過一劫的話,那麼蕭何就是最幸運了。要知道,古時候出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兵源和糧草了,如果這兩樣可以供給無誤的話,不說有極大勝算,也可以說是後顧無憂了。這個幫劉邦提供穩定後備力量的人,就是蕭何。以至於劉邦成為漢高祖後後,稱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張良影視劇形象

一個人拼事業拼得紅紅火火時,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適。在當時,眼看蕭何的功績越發紅火,劉邦奔赴前線之時,便總是放心不下在後方安安穩穩、如日升天的蕭何,於是屢次使計試探他。劉邦一邊在前線打仗,一邊讓人給蕭何嘉獎,蕭何倒是接受的樂呵呵的,一旁的人倒是覺得事情不對勁。

眼下劉邦在打仗,還有閒心給你褒獎?這明顯是對你不放心吶。蕭何在後方的優越表現,讓他極富聲望,劉邦不放心倒也是正常。蕭何慌了神,為了表示自己的立場,他將自己的兄弟子孫送往前線,相當於給劉邦送人質。果不其然,蕭何的做法深得劉邦的心,順帶情緒也好了很多。這便是蕭何第一次化險為夷。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劉邦、蕭何和韓信雕像

歷史上劉邦一共三次試探蕭何,都說伴君如伴虎,一個不小心就會有性命之憂。第二次是劉邦在外平息陳豨叛亂,在此期間蕭何聯合呂后將韓信殺死。而後劉邦為蕭何升官加薪,給他眾多好處。蕭何無有顧忌地照單收下,並接受劉邦給自己的500士兵。

不但如此,蕭何還在家中大擺宴席,以表慶賀。設宴當天,家中一片祥和,蕭何喜悅非常,就在這時,召平一身素白出現在其中,還直言蕭何要完蛋了。這實屬掃興又討人嫌的行為,蕭何氣得不輕,但轉念一想,召平乃是自己非常看好的門客,曾在秦國是東陵侯,其謀略是極為厲害的。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蕭何影視劇形象

於是蕭何便耐著性子聽召平作何解釋。召平則說,劉邦在外平息叛亂,而你在國內無故受這麼大的嘉獎,這不是有問題嗎?你以為500士兵是用於保護你的?那是用來監視你的,稍不留神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蕭何深以為然,詢問召平應該怎麼做。最後蕭何將所得銀兩悉數奉還,還將自己的財產分出一半,用於支持前方戰事的補助。不得不說這一做法確實奏效,蕭何也算是破財免災了。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蕭何影視劇形象

第三次,也是劉邦在外平息叛亂,這次是平息英布叛亂。劉邦依舊不放心蕭何,就問使者,蕭何在後方都做些什麼啊?使者回複道,蕭何愛民如子,將身後事打理得井井有條,非常具有威望,劉邦心裡有自己的考量。

使者回去後把此事說給蕭何聽,蕭何一時搞不明白劉邦為何幾次三番打聽自己動向。而後被蕭何門客聽聞,門客趕忙告訴蕭何,劉邦這是覺得蕭何功高蓋主,或想除掉蕭何呀!蕭何覺得不大可能,門客又說道,以你現在的功績和地位,你覺得你還有更高的位置可以封賞的嗎?關中百姓都聽你的話,難道不是對劉邦的一種威脅嗎?再不有所作為,怕是要滿門抄斬了!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蕭何像

蕭何搞清楚現狀後,就開始自毀名節,對關中百姓苛刻待之,搞得百姓怨氣橫生,以至於劉邦打仗回來的第一天,就被百姓當街阻攔,將蕭何的作為盡數告知劉邦。劉邦自然是願意看到蕭何威信全無,不管是蕭何真貪汙腐敗還是逢場作戲,其結果都是一樣的,面對對自己毫無威脅的蕭何,劉邦自然願意放他一馬。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蕭何影視劇形象

劉邦和蕭何的互動告訴我們,伴君如伴虎,劉邦一邊御駕親征、上陣殺敵,一邊還要擔心自己兄弟把天下吞了;蕭何一邊鞠躬盡瘁一邊還得聊表忠心,不然一不小心就是掉腦袋的結局,真是君心難測,良臣難當啊。

不過蕭何好歹是有良人相助,最終得以保全性命,另一位同樣功高蓋主的韓信,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劉邦影視劇形象

高調之人身側無"苦口良藥",難保自身

韓信被殺,與他本人的性格有關。韓信此人過於張揚不知收斂,甚至目光還有點短淺。正所謂文人有文人的高潔與狡猾,武人有武人的直率和剛愎自用。當文人懂得三思而後行的時候,武將大多直言不諱無所顧慮。

對於韓信這位武將,劉邦也曾經多次試探。有一次他問韓信,自己若要帶兵,多少合適?韓信直言十萬左右;劉邦又問,若是韓信自己帶兵呢?韓信回答得很是囂張,自然是多多益善了。韓信軍事才能卓越,往往用兵如神,韓信所言或有心或無意,對劉邦而言都是威脅。更何況韓信自信異常、絲毫不知收斂。而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劉邦起了殺心。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韓信影視劇形象

彼時韓信拿下齊魯大地,威名赫赫,可他非但沒有向劉邦表明自己的忠心,反倒提出就地封王的要求,這算是觸碰了君王大忌了。可憐韓信身邊沒有個勸阻之人,再加上武將特有的強悍氣質,讓劉邦對韓信又是忌憚又是不滿

漢十年,劉邦再次出兵平息戰亂,這次韓信稱自己生病了,沒有辦法追隨。恰逢韓信府中一位門客惹惱了他,韓信一氣之下將此門客關了起來。門客的弟弟則將韓信要謀反的傳言告知呂后。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韓信雕像

呂后便與蕭何商量,決定將韓信召進宮中,一舉擊殺。韓信出於對蕭何的相信,便入了宮中,於是就死在了長樂宮中。人都說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功是因為蕭何的舉薦,敗也敗在了蕭何的計劃之下。

古往今來,掌握重兵者一向是統治階級的心頭大患,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上陣殺敵、穩固家國,為統治者排憂解難,又不可避免的會成為君王的眼中釘。作為君王,如果有臣子功勳卓越,甚至要蓋過自己的勢頭,怎麼能夠不慌張呢。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韓信影視劇形象

只不過蕭何好在有貴人相助,在劉邦的猜忌和試探之下,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嚴格遵循君臣理念,這才得以善終。而韓信,他身為武將馳騁沙場自是一把好手,但於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卻不甚擅長,手握重兵卻不知道什麼是避嫌。還採用逼迫的方式邀功,這已然讓劉邦極為不滿。身旁又無人勸阻,最後落得這麼一個悽慘下場,也是情有可原。

為劉邦打下天下的三大功臣,為何張良和蕭何落得善終,而韓信慘死

韓信影視劇形象

但是韓信此人,仍舊值得後人尊敬。他活得高調,死的悽慘。在自己實力最強勁的時候,他既沒有投奔項羽,也沒有自立為王,而是選擇繼續跟著劉邦,為劉邦立下了赫赫戰功。于軍事上來說,他是當之無愧的"兵仙"、"兵聖",可他顯然不知道何為"人心",不知道他一心追求的主上早有了剷除他的想法。而今,我們這些看客也只能以一句嘆息,來表達對他的惋惜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