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织女从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变成出轨仙女的背后的内涵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传颂,因为他们人间多了一个的节日----“乞巧节”“七夕”。这个故事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的样子,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我这篇文章就是想梳理一下这个神话传说演变的过程。

最早,在汉代,人们仰望天空,看到很多颗星星,然后又看到浩瀚的银河俩侧各有一个很亮的星星,于是人们想象那是俩个神仙,给这俩个神仙分别取了个名字,河东的叫“织女星”,河西的就叫做“牵牛星”。

证据就是《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并且想象他们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感慨他们“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演变:织女从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变成出轨仙女的背后的内涵

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到了南北朝,这个故事被写小说的看上,增添了很多的细节。说河东的织女本来是天帝之子,因为常年劳累,辛勤的工作,编织云锦天衣,而自己连梳洗打扮的时间都没有。天帝可怜她太累辛勤的工作,编织云锦天衣,而自己连梳洗打扮的时间都没有。天帝可怜她太累了,又很孤独,就把她嫁给了河西的牛郎。

到这里,都是一个父亲关爱孩子的温情故事,谁知道织女嫁给牛郎以后,活不干了,整天和牛郎卿卿我我。天帝就发怒了。判他们分开,一年才许见一次面。

这个故事的原型里,是父母之命,和爱情是无关的,歌颂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而孩子不争气,父母只好分开他们。而且所有的事都发生在天上。

之后这个故事继续演变,牛郎成了人间的一员,而织女下凡也变成了偷偷的,这就让爱情成为了可能。

问题是,他们的相识还是老牛出的主意,而牛郎抱走织女的衣服,很难说和爱情有关,想有个媳妇的心思倒是多些。可是不管怎么样,俩人的确是好了,有了感情,还生了孩子。

这次不是玉帝了,改了妈出面,王母娘娘命人抓回了织女,而牛郎穿着死去的老牛留下的皮一路取追,还挑着一双儿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发簪在俩个人之间划了一条河,就把俩个人分开了。

演变:织女从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变成出轨仙女的背后的内涵

牛郎织女

故事发生到这里,有点爱情故事的意思了,狠心的父母,拆散了相爱的夫妻,王母娘娘据说是可怜那双儿女,而并不是可怜牛郎和织女,准许他们每年见一面。银河无船可渡,所以喜鹊搭成鹊桥来帮助他们。

男女感情是人的本性,无奈社会管得紧,礼法严,人们就只好编个故事来满足自己,同时控诉父母代表的礼法。至此,爱情的故事才算成型。并且开始在人间传颂。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于是,对这个爱情故事的解构的努力伴随着这个故事开始了。

而且,目标直指的就是织女的忠贞!

《太平广记》卷六十八,记载郭翰事,就是专门为解构牛郎织女故事而作。

郭翰是太原人,大户人家的孩子,长得美,而且特别会聊天,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草书隶书写得都很好。

自己一个人独处,有一个酷暑难耐的夜晚,正在朗月照耀下的院子里乘凉休息,忽然间,闻到一股香气,紧接着,见有一仙女从天空徐徐而下,明艳绝代,衣着华丽,霞披凤冠,跟随此女子下来的还有俩个侍女,也是美的出奇。

郭翰当时就看呆了,接着就迷乱了,赶忙起身整冠施礼,女子就微笑着和他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很久没有伴侣了,天帝看我太孤独了,准许我再游人间,我转了半天,看你长得漂亮,所以就选中你相会,你不会推辞我吧?”

郭翰说:被仙女厚爱是我的福气,我是万万不敢也不会推辞的。

于是织女就命那俩个一起来的婢女去把郭翰的房间布置得和天庭一般,“施水晶之华,转会风之扇”然后携着郭翰升堂“解衣共卧”。紧接着就是一段香艳的描写,我就不在这叙述了。

演变:织女从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变成出轨仙女的背后的内涵

织女

到了第二天,郭翰看折腾了一夜,而织女粉面依旧,就一边用手摸,一面说你这个粉是什么粉,这么好。谁知道一摸根本不是粉,织女根本不施粉黛。天生的那么美。

拂晓前,织女就飞上天走了,然后晚上再来,如此这般,俩个人就熟了,熟了就难免开玩笑。郭翰有一天就问织女:牛郎在那?你独自下凡牛郎不生气吗?织女的回答出乎意料,说:“阴阳变化,关他什么事,再说了,有银河隔着呢,他也不会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用怕,没什么好担心的。”

俩人还聊天上的事,织女告诉他这个星谁住着,那个星是怎么回事,过了些日子,到了“七夕”了,织女隔了好些天才来。

郭翰就问织女:见着牛郎啦?相会快乐不快乐。

织女说:说起来这个我要告诉你,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快乐呢?你也不用吃醋,我见他纯粹是有这个规定,完成任务罢了。

就这么和织女过了一年,忽然有一天织女说:天帝有命,我以后不能来了,今天是我们的最后一夜了。结果俩人说了一夜的话,早起,织女就走了,还给他留下了一个七宝碗。

过了一年,织女的婢女给郭翰带来织女的一封信,打开是一首诗:“河汉虽云阔,三秋尚有期;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

从此以后,织女不再来了,凡是人间的女子,郭翰都看不上了,结果绝了后。这样看起来,郭翰还是爱上了织女了。

在《天平广记》这个故事里,织女成了一个“出轨”的仙女,而且从态度言语看,她对牛郎的感情并不忠贞,而她找到郭翰,除了是有天帝的命令外,只是图郭翰的美。这个故事试图把人们拉回到父母之命的老路上,而且攻击了织女对感情的态度,这背后反映的是“礼”对情的蔑视和反扑,但是这个结构并不彻底。因为郭翰最后还是爱上了织女。

虽然有这样的解构,还有的诗人说:“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意思是“人间一年,天上一日”牛郎织女其实是每天见面的。不管怎么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还是经历几千年流传了下来。

可见,爱情,是人人都向往的。符合人的向往的,流传,而不符合人的期待的,就湮没在书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