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變:織女從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變成出軌仙女的背後的內涵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傳頌,因為他們人間多了一個的節日----“乞巧節”“七夕”。這個故事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的樣子,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我這篇文章就是想梳理一下這個神話傳說演變的過程。

最早,在漢代,人們仰望天空,看到很多顆星星,然後又看到浩瀚的銀河倆側各有一個很亮的星星,於是人們想象那是倆個神仙,給這倆個神仙分別取了個名字,河東的叫“織女星”,河西的就叫做“牽牛星”。

證據就是《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並且想象他們是“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感慨他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演變:織女從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變成出軌仙女的背後的內涵

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

到了南北朝,這個故事被寫小說的看上,增添了很多的細節。說河東的織女本來是天帝之子,因為常年勞累,辛勤的工作,編織雲錦天衣,而自己連梳洗打扮的時間都沒有。天帝可憐她太累辛勤的工作,編織雲錦天衣,而自己連梳洗打扮的時間都沒有。天帝可憐她太累了,又很孤獨,就把她嫁給了河西的牛郎。

到這裡,都是一個父親關愛孩子的溫情故事,誰知道織女嫁給牛郎以後,活不幹了,整天和牛郎卿卿我我。天帝就發怒了。判他們分開,一年才許見一次面。

這個故事的原型裡,是父母之命,和愛情是無關的,歌頌的父母對孩子的愛,而孩子不爭氣,父母只好分開他們。而且所有的事都發生在天上。

之後這個故事繼續演變,牛郎成了人間的一員,而織女下凡也變成了偷偷的,這就讓愛情成為了可能。

問題是,他們的相識還是老牛出的主意,而牛郎抱走織女的衣服,很難說和愛情有關,想有個媳婦的心思倒是多些。可是不管怎麼樣,倆人的確是好了,有了感情,還生了孩子。

這次不是玉帝了,改了媽出面,王母娘娘命人抓回了織女,而牛郎穿著死去的老牛留下的皮一路取追,還挑著一雙兒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發簪在倆個人之間劃了一條河,就把倆個人分開了。

演變:織女從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變成出軌仙女的背後的內涵

牛郎織女

故事發生到這裡,有點愛情故事的意思了,狠心的父母,拆散了相愛的夫妻,王母娘娘據說是可憐那雙兒女,而並不是可憐牛郎和織女,准許他們每年見一面。銀河無船可渡,所以喜鵲搭成鵲橋來幫助他們。

男女感情是人的本性,無奈社會管得緊,禮法嚴,人們就只好編個故事來滿足自己,同時控訴父母代表的禮法。至此,愛情的故事才算成型。並且開始在人間傳頌。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於是,對這個愛情故事的解構的努力伴隨著這個故事開始了。

而且,目標直指的就是織女的忠貞!

《太平廣記》卷六十八,記載郭翰事,就是專門為解構牛郎織女故事而作。

郭翰是太原人,大戶人家的孩子,長得美,而且特別會聊天,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通,草書隸書寫得都很好。

自己一個人獨處,有一個酷暑難耐的夜晚,正在朗月照耀下的院子裡乘涼休息,忽然間,聞到一股香氣,緊接著,見有一仙女從天空徐徐而下,明豔絕代,衣著華麗,霞披鳳冠,跟隨此女子下來的還有倆個侍女,也是美的出奇。

郭翰當時就看呆了,接著就迷亂了,趕忙起身整冠施禮,女子就微笑著和他說:“我是天上的織女,很久沒有伴侶了,天帝看我太孤獨了,准許我再遊人間,我轉了半天,看你長得漂亮,所以就選中你相會,你不會推辭我吧?”

郭翰說:被仙女厚愛是我的福氣,我是萬萬不敢也不會推辭的。

於是織女就命那倆個一起來的婢女去把郭翰的房間佈置得和天庭一般,“施水晶之華,轉會風之扇”然後攜著郭翰升堂“解衣共臥”。緊接著就是一段香豔的描寫,我就不在這敘述了。

演變:織女從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變成出軌仙女的背後的內涵

織女

到了第二天,郭翰看折騰了一夜,而織女粉面依舊,就一邊用手摸,一面說你這個粉是什麼粉,這麼好。誰知道一摸根本不是粉,織女根本不施粉黛。天生的那麼美。

拂曉前,織女就飛上天走了,然後晚上再來,如此這般,倆個人就熟了,熟了就難免開玩笑。郭翰有一天就問織女:牛郎在那?你獨自下凡牛郎不生氣嗎?織女的回答出乎意料,說:“陰陽變化,關他什麼事,再說了,有銀河隔著呢,他也不會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用怕,沒什麼好擔心的。”

倆人還聊天上的事,織女告訴他這個星誰住著,那個星是怎麼回事,過了些日子,到了“七夕”了,織女隔了好些天才來。

郭翰就問織女:見著牛郎啦?相會快樂不快樂。

織女說:說起來這個我要告訴你,天上哪裡比得上人間快樂呢?你也不用吃醋,我見他純粹是有這個規定,完成任務罷了。

就這麼和織女過了一年,忽然有一天織女說:天帝有命,我以後不能來了,今天是我們的最後一夜了。結果倆人說了一夜的話,早起,織女就走了,還給他留下了一個七寶碗。

過了一年,織女的婢女給郭翰帶來織女的一封信,打開是一首詩:“河漢雖雲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

從此以後,織女不再來了,凡是人間的女子,郭翰都看不上了,結果絕了後。這樣看起來,郭翰還是愛上了織女了。

在《天平廣記》這個故事裡,織女成了一個“出軌”的仙女,而且從態度言語看,她對牛郎的感情並不忠貞,而她找到郭翰,除了是有天帝的命令外,只是圖郭翰的美。這個故事試圖把人們拉回到父母之命的老路上,而且攻擊了織女對感情的態度,這背後反映的是“禮”對情的蔑視和反撲,但是這個結構並不徹底。因為郭翰最後還是愛上了織女。

雖然有這樣的解構,還有的詩人說:“自是人間一週歲,何妨天上只黃昏?”意思是“人間一年,天上一日”牛郎織女其實是每天見面的。不管怎麼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還是經歷幾千年流傳了下來。

可見,愛情,是人人都向往的。符合人的嚮往的,流傳,而不符合人的期待的,就湮沒在書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