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我坐月子,選擇在一家醫療級別的月子中心。

體驗如何,彙報一下:

A. 醫療亮點

我生完孩子,住完5天的病房,就搬到同家醫院不同樓層的月子中心。

主打醫療級的月子中心,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有專業醫護把關。

新生兒會得到專業照顧,像聽力測試,心臟檢查,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採血等,都有人來房間。

每天有兒科醫生巡房,檢查肚臍、二便、體溫,監測黃疸指數,我女兒最高到9.5就回落了。

各種檢查很方便,比如孩子純母乳餵養後幾天,出現拉稀,醫護就拿嬰幼兒尿液收集器,到房間給小孩接尿化驗,結果很快出來,是乳糖不耐受,開了乳糖酶。

孩子沒遭罪,我也得到很好的照顧。


我生完後,每天有人給我進行下體的消毒,還有烤燈項目,據說促進惡露排出和子宮復舊,胸部也會上儀器,估計能增加泌乳。

有婦科醫生、乳腺醫生、母乳顧問,定期來我的房間裡,詢問,檢查,答疑。

我生產時有輕微撕裂,縫了幾針,據說縫線會自行吸收,但醫生會定期幫我檢查確認。

B. 1對1月嫂服務

對於初產婦來說,有月嫂幫助,有如神助。

首先生完孩子,身體被掏空,急需休養生息,如果馬上投身於撫養孩子或婆媳大戰中,會心力交瘁。

其次月嫂除了幫你帶小孩,也迅速教你怎麼帶小孩。

我生完,月嫂說讓我少抱孩子,但她會慢動作演示拍嗝、換尿布的手法,提醒我一些帶娃小貼士,比如搖晃奶瓶要用手腕用力,小月齡避免把屎把尿等。

她經驗豐富,對異常情況比較敏感,比如我家小孩剛出生就會流眼淚,她提醒我等兒科醫生巡房時,詢問正不正常。

沒帶過孩子的人比較粗線條,但月嫂會細心地留意到不同房間的溫度差和光線差,細緻地增減衣物或用手遮著孩子眼睛。

她也會提醒我吃藥,比如我常忘吃的促進排惡露的生化湯,看我用手機時間過長,也會提醒我注意休息。

C. 三餐三點

在月子中心,我最懷念的還是它的三餐三點,我之前在“哪梁爽哪喜慶”素顏好膚質的姑娘,每天飲食怎麼巧妙安排 (戳藍字複習)寫過,清淡、多元、營養、美味,是我每天最期待的環節。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讓我再流一次口水)

D. 產褥運動

在醫護對我身體的瞭解下,在產後幾天,護士就來房間裡教我做產褥操了。下面是詳細教程,清晰度略差,我盡力了。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E. 心情調節

月子中心會有些手工活動,比如插花、手工等,讓你走出病房,短暫地放鬆。

也有些大大小小產後康復項目,比如頭部舒緩,藥浴泡腳,肩部按摩,面部小氣泡清潔,滿月發汗什麼的。

我看還有人選擇在月子期間,利用鬆弛素還在時,做骨盆修復、佳木。


在月子中心,有團隊幫帶小孩,游泳、洗澡、撫觸,自己一邊看著,一邊偷樂。

有時候,朋友同事來看我,一起興致勃勃地聊聊天。

總之,基本上每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我產房住了5天,月子中心住了2個禮拜,再把月嫂接回家,繼續照顧我。

用性價比較高的價格,體驗了層次豐富的大月子。

有朋友告訴說,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第一週爽翻天,第二週還湊合,第三週,有點膩,第四周,超想家。

我自己後面10天,幾乎是在期待回家的倒數計時中完成的,家還是世上最乾淨舒服自在的地方,在月子中心,整天有浩浩蕩蕩的人進進出出,周到之餘,略感煩躁。

2個星期的月子對我挺適合,自己傷口恢復、惡露排出的差不多了,孩子黃疸也穩定下來了。

以上,就是我坐月子的經歷。

如果你問我,這個月子值不值得,舒不舒服,劃不划算,我覺得每個選擇都有利弊。

好處就是避開很多破事,孩子和自己被溫柔以待,家人也很輕鬆享受,自己以從容和開心的姿態,迎接做母親的頭幾天。

當然,也有缺點。

我以前看孕產書,結束在生孩子那一章,產後知識我沒怎麼看,因為我覺得我要去醫療級的月子中心坐月子,產後的一切,會有專業人士手把手教我,我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其實不管你在哪坐月子,我都強烈建議,在懷孕時,把產後修復、母乳餵養、孩子3月前的情況和問題,仔仔細細啃一遍。

你永遠不知道,你會跌到哪個坑裡。

我生孩子生得順利無比,生完我覺得輕鬆,當媽不過如此,但我跌在一個叫“母乳餵養”的坑裡。

我以前以為母乳餵養很簡單,像水龍頭一樣,有孩子後慢慢開啟,根據孩子需求變多變少,要斷奶了就自然離乳。

可能有些人確實如此吧,但我驚訝於母乳餵養的疼痛,乳腺炎反覆發作的崩潰。

如果沒有遭遇母乳餵養的難處,我會覺得去月子中心坐月子,這個選擇無比正確。

但後來我也懷疑,月子中心的催乳儀器、三餐三點真的適合我嗎?

人生不能重來比較,我覺得個人體質是最大原因吧。

我們在同家醫院同個主治大夫接生的媽媽們,有個媽媽群,基本與我同期生孩子、坐月子,我們項目和飲食都差不多。群裡有人瘋狂追奶,也有人奶多到冰箱放不下要送人或丟棄。

我也有朋友或大學同學,有人就算一直用吸奶器吸出奶來,母乳瓶喂,乳腺各種通暢,也有人奶量不算多,但總是堵來堵去。

花了6萬坐了個月子,得到什麼教訓

想給即將坐月子的人一些不知道成不成熟的小建議。

1,你一定要事先認真學習理論上的產後知識,好好學,你漏掉的每個知識點,都可能讓你肉體多遭罪。

2,生孩子前,找你同事、朋友、發小、長輩,有針對性地瞭解產後如何重建身心。


生孩子有醫生在,你聽從就行。產後重建,信息不對稱,自己很吃虧。

沒生過孩子的人,對於產後面臨的問題知之甚少,什麼痔瘡,腹直肌分離,盆底肌脆弱,漏尿,堵奶……這些問題難以啟齒,但高發存在。

你一定要去找身邊的過來人,詳聊,詳問。

3,月子中心很多項目是程式化的,不代表每種方法、每個項目、每頓飲食都適合你。

你需要在充分了解產後知識和自身體質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進行取捨。

以前我一直以為,月子裡都要喝下奶的湯湯水水,其實每個人的體質非常非常非常不一樣,奶多易堵的人補了就是自殘。

建議你多瞭解些真實樣本,月子期在正常清淡的飲食上,慢慢調試。

月子中心裡,不是所有項目都得接受,也不是所有餐食你都得吃,根據自己身體情況來。

我在群裡認識一個寶媽,她一胎時母乳餵養十分遭罪,二胎時直接放棄母乳餵養,還沒開奶,就已回奶,她心態特好。

我覺得像她這種情況,在月子中心,只需充分休息,特別輕鬆享受。

我後悔在月子中心時,過得太舒服了,不求甚解,很多東西沒有去學習深究,建議你利用身邊的醫生和月嫂資源,多學多問,以後少走彎路。

4,住月子中心和老公陪產假,如果能錯峰,會有大驚喜。

有個朋友來看我,她覺得我老公在我生完孩子後,請了陪產假和年假,不太明智,因為我在月子中心,得到很好的照顧,老公的作用沒發揮出來。其實請一兩天的假,把新生兒的證件辦好就行。

當時我們不以為然,後來覺得她說得對,等回家後,月嫂走了,老公再請假,大家一起應對過渡期的兵荒馬亂,最大限度地用好老公這塊料。

文章結尾處,祝大家月子期間,只生孩子,既不生病,也不生氣。


作者:梁爽,自律小刁民,名下有個讀書會:梁爽讀書會。有個微博:梁爽笑抽筋了。有2本書:《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和《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