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2008年10月,北京奧運會的餘韻還未散去,李振慶已經收拾行李,奔赴緬甸,那裡,一年一屆的翡翠毛料公盤拍賣即將舉行。

李振慶當時在國內,已經是有名的玉雕師,1967年出生於河南鄧州,1985年開始進雕刻場學藝,1990年受聘於貴州玉雕場,1994年隻身前往“東方珠寶城”瑞麗,十年後,獲得“瑞麗玉雕十傑”稱號,並在當年的雲南珠寶玉石交易會上憑一件創意十足的作品獲得“銀獎”。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十年磨一劍,劍出耀華安!

2005年,李振慶攜作品參加玉雕界最高榮譽“天工獎”評選,初次參賽,便一舉成名,作品《十八羅漢》、《老子出關》獲天工獎“最佳創意獎”;作品《紫氣東來》、《彌勒佛》獲“最佳工藝獎”;《紫氣東來》獲“優秀作品獎”。

2年後,作品《愚公移山》又獲天工獎“最佳工藝獎”,並從那年起連續四年獲多個瑞麗“神工獎”金、銀、銅獎。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2008年,緬甸仰光,熱鬧異常,自從44年前緬甸政府為創造更多的外匯收入,將緬甸所有翡翠礦產資源收歸國有後,大部分翡翠毛料便只能通過公盤購買。

緬甸公盤聚集了全世界最有實力的玉商和眾多翡翠愛好者,大家在這裡,只能通過互相競價,購買看重的翡翠毛料。

競價有明標暗標兩種,明標競標者可以知道對手的報價,而暗標,只有當最終結果揭曉,大家才知道自己中沒中標,而這次,李振慶看上了一塊暗標。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那是一塊重2.2噸、紫綠白三彩翡翠,色彩俏麗瑩潤,玉質細膩透亮,堪稱極品,這樣的極品翡翠,李振慶按玉雕界公認的一公斤可出一對手鐲計算,整塊翡翠玉石,大概可以加工出4000隻手鐲,而以這塊玉料的品質,加工出的手鐲平均一隻可以達到5萬人民幣(放在今天,至少都是20萬以上),也就是說,這塊石頭整體價值絕對超過2個億(取完手鐲,還有鐲芯和邊角料可利用)!

暗標,看不到對手的競標價,競標者只能儘量以高估值報價,李振慶看到石頭的第一眼,就已被深深吸引,他決定,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拿下這塊石料。

而要保證拿下石料,最有效也是僅有的方法就是儘量抬高報價,那究竟報多少合適呢?

李振慶圍著石料轉了三天(投標前的公開展出期),最後拍板,以接近預估價極限的價格投標!

接近預估價極限的投標價,這種事情不是沒有人幹過,但幹過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李振慶不傻、也不瘋,他只是,有些偏狂。

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個理想,要創作出一件超越臺北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翡翠屏風》的作品。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翡翠屏風》,是翡翠雕刻歷史上的傳奇,設計精美,更飽經歷史滄桑,曾被汪精衛贈送給日本天皇,幾經輾轉最後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在看到這塊2.2噸、綠紫白三彩翡翠的第一眼,他就有感覺,這可能就是他的機緣,石頭做成手鐲,雖然能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比起創作可稱歷史經典藝術珍品,這些金錢,在他眼中,如眼邊浮灰。

於是,他決定不計代價,一定要拿到這塊石料。

當公盤的最終結果揭曉,李振慶的投標價,竟整整高出第二名2倍多,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一位玉雕大事,難道還算不出石頭究竟價值幾何?

李振慶自然算得出,甚至比別人還算得清,但是,為了藝術,他可以“拿命玩兒”。

石頭終於花落自家,李振慶晚上睡覺都差點笑得合不上嘴。

他思考著,究竟要做一件什麼樣的作品,才能超越《翡翠屏風》,成為傳世經典?

想來想去,他最終覺得,既然要做傳世經典的作品,那題材也一定要經典,而經典的題材,與這塊石料特別匹配的,這世間有且僅有一個,那就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精品北宋風俗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屬國寶級文物。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李振慶經過仔細研究,他買來的巨型精品翡翠恰好可以以2:1的比例完美還原《清明上河圖》。

題材定下,那就開工吧!

第一步,切割!

2.2噸的翡翠毛料,可不是一般的機器就能切割的,而且還要十分標準的切成李振慶要求的1.5釐米厚、60釐米寬。

翡翠雕刻,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雕刻中,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失誤,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瑕疵,使作品價值倍降,而雕刻前,切割時要是出現誤差,則整件作品很可能直接廢掉,所以,切割極其重要。

於是,李振慶專門找到了國內唯一的一臺德國進口的頂級切割石機,以保證石料的切割精度。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第二步,打磨片料!

切割出來的翡翠片料,每一塊,都經過李振慶精心打磨。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第三步,畫線稿!(前期的紙上畫稿等步驟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說)

600多個人物、60多匹牛、馬、騾、驢,20餘艘船,30多棟房屋樓閣……所有的所有,都要一筆一畫,細細的在翡翠上描繪,而且描繪的過程,還要考慮翡翠色彩的變化,合理調整,因材施藝。

有人說,每一位玉雕大師,都同時是一位繪畫大師,玉雕界,繪畫只是玉雕的基礎。

李振慶花了很長時間,終於將《清明上河圖》完美再現於翡翠玉板上,此時,作品算完成了一半。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接下來,就是玉雕真功夫,雕琢!

第四步,雕琢!

這個過程,花了4年,由李振慶在內的數位玉雕大師共同完成。

作品完成後,總長近10米,每一個細節都美輪美奐!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2012年6月15日,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開幕,《翡翠·清明上河圖》驚豔亮相,震驚中外,李振慶真的創作出了超越《翡翠屏風的作品》,《翡翠·清明上河圖》在此屆百花獎上,被授予“特等金獎”,展後,被收錄於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成為全人類的珍寶!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這塊上億的石頭,本可做4000只極品手鐲,卻被雕成了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