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的“架子車”,種地好幫手,百公里油耗一個饃。

大家好,我是寶蓮燈泡。

以前的農村,10來歲的我沒有“駕照”,也不懂什麼是“無證駕駛”,但我卻能熟練操控家裡的“架子車”,拐彎,倒車,“卸貨”等動作一氣呵成,頗有“老司機”的風範,我開著“架子車”沒少幫父母幹活,雖然那年我還很瘦弱,但因為貪玩被父母打了一頓,我才知道自己幹農活原來那麼有勁。

雖然幹活時我只是負責扶車把和操控方向,但好歹也算技術活,因為我肩負著時刻提醒往架子車上裝東西的父母,是車頭重還是車屁股重,好讓父母調整裝“貨”時的位置,因為車頭重我拉車的時候就多費力氣,車屁股重拐彎的時候容易把我“懸空”,這些都是經過實踐得出的經驗之談,儘管車子不燒油,但是卻常常把我累夠嗆,每次幹完活都比平時多吃半拉饃。

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的“架子車”,種地好幫手,百公里油耗一個饃。


80.90年代的時候,架子車幾乎是每個農村家庭的必備品,因為實用,所以被農民朋友廣泛使用。

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兩個軲轆之間連著一根擀麵杖粗細的鐵軸,上面承載著一個木板,還有兩個長長的車把,兩個車把之間的位置再栓一個“攀繩”,“攀繩”的作用就是挎在肩膀上,用來給架子車增加“動力”,易操控,好裝卸,卸東西時車把用力往上一抬即可,當時運輸農用物資都靠它。

它能裝幾十袋麥子,就是把架子車壓的咯吱亂響也沒事,更能裝個兩三米高的玉米秸,大豆杆,用繩子前後一固定,穩穩當當的送到家門口,它還拉著化肥在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輪印,當然,也有男主人拉著它去窯廠運磚頭,給家裡掙上一把毛票,還有的甚至陪伴主人征戰百十公里以外,還有幹完活回家,讓自己媳婦孩子坐上面,幸福的回家做飯,架子車在農村家庭還真是功不可沒

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的“架子車”,種地好幫手,百公里油耗一個饃。


架子車可拉可推,結實耐用,唯一的小缺點就是容易“掉輪子”,但也好修理,把架子車稍微抬高一點,把兩個輪子之間的軸用腳一蹬,對準架子車下面的卡槽就行,目前來說,架子車是我碰見最容易修理的“車”,比自行車掉鏈子還容易修。

當然了,它還肩負著陪孩子玩耍,當時我們沒有玩具,就比賽推架子車輪玩,常能看見幾個小孩鬼鬼祟祟的趁大人不注意,一個抬架子,一個鑽到架子車下面把車輪子推出來,各家小孩相互幫忙,直到人手一個輪子再帶著自己家的狗子去愉快的玩耍,而且輪子質量很好,一般玩不壞。

曾經我還把家裡的架子車直接推池塘裡當船用,玩水累了就爬到上面休息一下,不過這種方法被父母發現就慘了,就是父母沒發現,幾個小夥伴把它從池塘里弄上岸也會費不少力氣,弄上岸還要把架子車在太陽下曬乾才行,掩蓋架子車下水的證據,這樣只要自己心不虛,再表現的自然一點,父母一般不會發現。

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的“架子車”,種地好幫手,百公里油耗一個饃。


時間白駒過隙,許多東西也只能存在記憶裡了,架子車也一樣。

農用三輪車和機動三輪車的出現,慢慢的就替代了架子車的地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燒油的比架子車省時省力,架子車逐漸就在農戶家消失了,就是偶爾能見到一輛,也是在家裡某個角落安靜的躺著,所以架子車的淘汰不時偶然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可是它曾經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的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的,也只能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它: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的“架子車”,種地好幫手,百公里油耗一個饃。


關注我,為農村生活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