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的一部电影《少年的你》,从上映开始,就引发广泛讨论。

导演曾国祥把别人不敢轻易触碰的校园欺凌题材搬上了大荧幕,之所以很少有导演触碰这个题材,是因为这个事情太敏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电影《少年的你》海报,周冬雨饰演的陈念,遭受校园欺凌


可以不夸张地说,在很多人的学生时代,或多或少的都经历过、见识过或者听说过校园欺凌。每一届总有那么几个同学以取笑、欺负别人为乐,他们自身不愿意好好学习,却又非常看不起那些好好学习的同学。他们大肆宣扬学习无用论,认为学习好的同学都是"书呆子",刻意疏远他们,严重的就是以暴力欺压、打骂。

魏莱为什么会欺负胡小蝶和陈念?

回到这部影片本身,以魏莱为首的那帮学生为什么会欺负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呢?从表面来看,是因为她的同班同学胡小蝶因为长期受到校园欺凌,跳楼自杀,陈念选择为她盖上衣服,并且随后选择报警,向警察说明真相。从这点可以看出,陈念之所以被欺负,一方面是因为她选择跟胡小蝶站在了一起;另一方面,跟她的家庭也有关系,她的妈妈因为卖三无面膜,到处被人追债,有家不敢回,这给了魏莱她们机会,使他们有恃无恐的嘲笑、欺负陈念。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陈念为胡小蝶盖上衣服


好在陈念内心强大,性格坚强,才没有做出什么过激行为。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


可胡小蝶为什么又会被欺负呢?影片中关于胡小蝶的交代很少,我们知道的是她是复读生,学习成绩一般,家庭条件不好,加上她性格比较软弱。当凳子上被洒红墨水的时候,她屈辱地坐在了上面,当她在厕所被打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还手。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导致了被魏莱他们选择了成为欺负的对象。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胡小蝶被魏莱等人在厕所殴打


胡小蝶被校园欺凌,或许和她父母的家庭教育相关

可深层次的原因呢?影片至始至终没有出现胡小蝶的父母,只是通过魏莱的口中知道他父母获得了一大笔赔偿。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胡小蝶这种逆来顺受、软弱的性格跟他的父母应该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跟她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由此我可以给出她父母的一个侧写,她的父母也许文化程度不高,做的工作也不是很体面,收入微薄,本身估计就是胆小怕事的性格,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让她们惹事生非,遭受欺负了能忍则忍,不要反抗。当胡小蝶告诉父母自己的遭遇的时候,他父母也没有勇敢的去学习帮他讨回公道。以至于胡小蝶正是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所以逆来顺受,任凭魏莱他们欺负,最终彻底对这个世界绝望而选择走上不归路。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胡小蝶被魏莱等人屈辱的欺凌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教育他们不能主动欺负别人,又要教会他们善于保护自己,遇到被欺负、受到委屈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作为家长也要多关心孩子,培养孩子勇敢、坚强、乐观的性格。


施暴者的主谋魏莱,之所以蛮横、跋扈,和她父母的娇惯、错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施暴者的主谋魏莱。首先,她父母工作应该不错,收入很可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其次,她有一个非常护短、不辨是非的母亲。魏莱的所作所为,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她的母亲却对这些问题轻描淡写的视而不见,把问题推给学校,认为是她的班主任监管不力,给学校施加压力,换掉原来的班主任。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年少不懂事,错的是大人,是别人。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魏莱的妈妈把胡小蝶出事责任推给学校,认为魏莱还小不懂事,没有过错


影片中魏莱母亲说:"对方家长什么身份,他们孩子的心理素质怎么就那么差。"这么可笑的借口都能找出来,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结果可想而知。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魏莱的妈妈认为胡小蝶出事是心理素质差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错误的失败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孩子成为校园欺凌的罪魁祸首。你娇纵出来的孩子自己不管教,将来会有人替你管教。


正如郭德纲有句话说的那样,"自己的孩子我宁愿自己动手打,我也不愿意别人动手打,在家管教好了,出去才会不挨打。将来到了单位了,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爸爸,没有人疼着你,护着你。" 由此可见,父母有多"心狠",孩子就有多优秀。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郭德纲在一次节目中谈子女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孩子殴打母亲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10多岁的男孩对他的妈妈拳打脚踢,只是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妈妈没有满足他。试问这样的孩子做出这种事,到底是谁的过错。我认为他的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父母平时的娇惯,他们的孩子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殴打他妈妈吗?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男孩脚踢自己的母亲


出现这种情况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出现错误的习惯的时候没能及时指正,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不分对错的满足,造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好习惯,一旦有一次无理要求你不能满足他,就可能会出现前文说的殴打父母的情况。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至关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子女严格要求,教会他们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尊敬父母、学会感恩,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


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会出现性格的缺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反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则会教出优秀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正确的引导,培养出了清华才女。


大家还记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吗?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她身上得到了良好的诠释,她在节目中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中国古典诗词被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在2019的上海高考中,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当时上海高考的满分是660分。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武亦姝


据说武亦姝当时考上初中的时候,成绩是垫底的,可没过多久,她的成绩就突飞猛进,上升到了年级前十名,直接被复旦附中提前录取。武亦姝逆袭的背后有什么秘诀呢?


原来这和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他的爸爸每天四点半准时关手机,牺牲掉一部分工作时间,专心陪女儿学习。在家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起陪女儿读书、写字,发现女儿对古诗词感兴趣的时候,并没有加以阻拦,而是重点培养她的兴趣爱好。


事实证明,武亦姝在古诗词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把古诗词的精华融合进生命中,内心和古诗词产生强烈的碰撞。李白的豁达浪漫,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的许身报国的赤诚忠心对她的三观造成积极、正面的影响。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武亦姝


武亦姝父亲的严于律己,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孩子兴趣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培养出了清华才女。

结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组成了孩子学习阶段的主要教育形式,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家庭教育则是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要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孩子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起到重要作用。就像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的母亲对女儿的娇惯,最终害人害己,悔恨终生。


电影《少年的你》,直击校园欺凌的丑恶,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魏莱被陈念推下楼梯,意外身亡


其实,校园欺凌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最近新闻报道很多因校园欺凌受到伤害、重伤或者保护被欺凌的同学而被殴打致残的案例,这个问题应该要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民日报曾经发微博:"面对校园霸凌,更要有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有力的行动。"

校园欺凌的核心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更多的学校和家长足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尽量避免校园欺凌造成的巨大伤害。(原创作品,禁止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和电影截图,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