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農民何東連的“博物館”夢

 何東連的鎮館之寶--說唱俑

  出身於農民家庭,從未進入過學校大門,但他卻靠著自己的辛勤付出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成功人士”。就在事業紅紅火火時,他將賺到的錢全部投入到收藏上,一棟1200平方的四層小樓裝滿了他的“寶貝”。靠著多年收集到的藏品,他終於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館”。他就是蒙城縣三義鎮農民何東連。

  “兩萬件”藏品打造的“博物館”

  “這是我今天早上剛剛買到的民國時期的帶蓋茶碗,瓷的……”5月15日早上,何東連興奮地對妻子說,茶碗上的手工製作工藝讓他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每次淘到喜歡的物品,何東連都難以掩飾內心的喜悅,與妻子分享。

  何東連愛好收藏,他最早收藏的物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收破爛時買到的,“我現在收藏的物品大概有兩萬件”。今年3月份他終於拿到了中國社會文物保護志願者聯盟發放的會員證,用他的話說“終於成為一名正規軍”。

  憑藉豐富多樣的藏品,何東連建起自己的“博物館”,命名為“龍休民俗文化展覽館”。何東連說,一樓是農耕文化展覽區,二樓是民俗文化展覽區,三樓是紅木傢俱文化展覽區,四樓是紅色文化展覽區,展覽面積將近1200平方米。

  不過,何東連遺憾地說,即便如此,他的不少藏品仍然被“雪藏”了,這不是因為安全,而是因為房屋面積有限。2014年之前,何東連的房屋只有三間兩層,面積僅200平方左右,2014年建了現在的房屋,他認為新房子應該能滿足展覽需要,但很快發現還是達不到要求。

  何東連回憶說,以前在老房子家裡的很多“寶貝”都是堆在地上的,找東西不方便,也不利於儲藏。說話時,他從一處牆角里抱出一個箱子,箱子裝的是“漢代時期以前的青銅物品,可惜有些破損了,但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積蓄變藏品獲家人支持

  每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何東連如數家珍般地談起自己的藏品。在二樓展覽區,何東連站在“說唱俑”藏品前高興地說,這是他的“鎮館之寶”,今年年初時剛剛買到。原主人是一位老年人,老人一直不捨得賣,但何東連始終不放棄。

  為什麼對“說唱俑”這麼感興趣呢?何東連解釋說,“說唱俑”表情是笑著的,看著就很開心,同時它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知名度較大。

  儘管非常喜愛這件藏品,但何東連說他入手的價格並不高,除了經濟實力有限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收藏要量力而行。何東連的收藏原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剛剛開始收藏時定下的,當時的他事業剛有起色,家人希望他能“安分守己”。

  不過何東連的收藏原則隨著家人的支持逐漸被突破,家人的態度由反對到理解再到現在的支持,與何東連循循善誘的引導密不可分。在向家人講述自己的收藏事業時,何東連說他收集的藏品買的價格低賣的價格高,利潤很可觀。

  雖然何東連的“明賬”是賺錢的,但事實上他每年都要貼進去很多錢。據何東連介紹,自開始收藏以來,他先後投入的錢有三四百萬。面對捉襟見肘的經濟窘況,何東連每年會賣掉一些收藏品,但會投入錢。“家裡孩子上學的錢都是貸款的,不過家人還是支持我的,因為我的收藏是無價的。”

  收破爛討生活結識收藏

  何東連熱愛收藏與自己成長的經歷有關。何東連出生在蒙城縣三義鎮一個農村家庭,家裡有八個孩子,他是家裡子女中唯一沒有進過學校大門的,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沒有文化到哪裡都走不通,這是他最深刻的體會。

  1985年,17歲的何東連前往上海打工,第一份工作是給大貨車裝卸貨,後來跟著別人收破爛,但每次出門他連路都不認識,所以他的活動範圍很小,生意自然不好。幾年下來,何東連一事無成。

  機緣巧合的是,何東連認識了一位八十多歲的上海老人,他經營的生意是買賣古玩,雖然當時很多人還不懂古玩生意,所以古玩生意出奇得好。據何東連介紹,生意好的時候老人一天能賺上一萬多塊錢。

  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這位老人希望何東連跟著他幹古玩生意,但他最後拒絕了,他覺得自己不認識字,古玩生意肯定幹不了。不過老人最後送他幾句話“只按新的買,別買貴的,別想賺大錢,保證你只賺不賠。”

  上世紀九十年代,何東連在三義集鎮上開了一家加油站,生活有了轉機,有了一些積蓄。讓家人意外的是,沒有文化的他對收藏表現出強烈興趣,並且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看著滿屋的“寶貝”,何東連表情凝重地說,每當看到農村的老物件消失他都會感到難過,他覺得自己有種使命就是要把這些物品和記憶保存下來,這也是他一直堅持收藏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