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农民何东连的“博物馆”梦

 何东连的镇馆之宝--说唱俑

  出身于农民家庭,从未进入过学校大门,但他却靠着自己的辛勤付出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就在事业红红火火时,他将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收藏上,一栋1200平方的四层小楼装满了他的“宝贝”。靠着多年收集到的藏品,他终于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馆”。他就是蒙城县三义镇农民何东连。

  “两万件”藏品打造的“博物馆”

  “这是我今天早上刚刚买到的民国时期的带盖茶碗,瓷的……”5月15日早上,何东连兴奋地对妻子说,茶碗上的手工制作工艺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每次淘到喜欢的物品,何东连都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与妻子分享。

  何东连爱好收藏,他最早收藏的物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收破烂时买到的,“我现在收藏的物品大概有两万件”。今年3月份他终于拿到了中国社会文物保护志愿者联盟发放的会员证,用他的话说“终于成为一名正规军”。

  凭借丰富多样的藏品,何东连建起自己的“博物馆”,命名为“龙休民俗文化展览馆”。何东连说,一楼是农耕文化展览区,二楼是民俗文化展览区,三楼是红木家具文化展览区,四楼是红色文化展览区,展览面积将近1200平方米。

  不过,何东连遗憾地说,即便如此,他的不少藏品仍然被“雪藏”了,这不是因为安全,而是因为房屋面积有限。2014年之前,何东连的房屋只有三间两层,面积仅200平方左右,2014年建了现在的房屋,他认为新房子应该能满足展览需要,但很快发现还是达不到要求。

  何东连回忆说,以前在老房子家里的很多“宝贝”都是堆在地上的,找东西不方便,也不利于储藏。说话时,他从一处墙角里抱出一个箱子,箱子装的是“汉代时期以前的青铜物品,可惜有些破损了,但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积蓄变藏品获家人支持

  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何东连如数家珍般地谈起自己的藏品。在二楼展览区,何东连站在“说唱俑”藏品前高兴地说,这是他的“镇馆之宝”,今年年初时刚刚买到。原主人是一位老年人,老人一直不舍得卖,但何东连始终不放弃。

  为什么对“说唱俑”这么感兴趣呢?何东连解释说,“说唱俑”表情是笑着的,看着就很开心,同时它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知名度较大。

  尽管非常喜爱这件藏品,但何东连说他入手的价格并不高,除了经济实力有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收藏要量力而行。何东连的收藏原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开始收藏时定下的,当时的他事业刚有起色,家人希望他能“安分守己”。

  不过何东连的收藏原则随着家人的支持逐渐被突破,家人的态度由反对到理解再到现在的支持,与何东连循循善诱的引导密不可分。在向家人讲述自己的收藏事业时,何东连说他收集的藏品买的价格低卖的价格高,利润很可观。

  虽然何东连的“明账”是赚钱的,但事实上他每年都要贴进去很多钱。据何东连介绍,自开始收藏以来,他先后投入的钱有三四百万。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窘况,何东连每年会卖掉一些收藏品,但会投入钱。“家里孩子上学的钱都是贷款的,不过家人还是支持我的,因为我的收藏是无价的。”

  收破烂讨生活结识收藏

  何东连热爱收藏与自己成长的经历有关。何东连出生在蒙城县三义镇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八个孩子,他是家里子女中唯一没有进过学校大门的,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没有文化到哪里都走不通,这是他最深刻的体会。

  1985年,17岁的何东连前往上海打工,第一份工作是给大货车装卸货,后来跟着别人收破烂,但每次出门他连路都不认识,所以他的活动范围很小,生意自然不好。几年下来,何东连一事无成。

  机缘巧合的是,何东连认识了一位八十多岁的上海老人,他经营的生意是买卖古玩,虽然当时很多人还不懂古玩生意,所以古玩生意出奇得好。据何东连介绍,生意好的时候老人一天能赚上一万多块钱。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这位老人希望何东连跟着他干古玩生意,但他最后拒绝了,他觉得自己不认识字,古玩生意肯定干不了。不过老人最后送他几句话“只按新的买,别买贵的,别想赚大钱,保证你只赚不赔。”

  上世纪九十年代,何东连在三义集镇上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活有了转机,有了一些积蓄。让家人意外的是,没有文化的他对收藏表现出强烈兴趣,并且在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着满屋的“宝贝”,何东连表情凝重地说,每当看到农村的老物件消失他都会感到难过,他觉得自己有种使命就是要把这些物品和记忆保存下来,这也是他一直坚持收藏的最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