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題記:酒,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摯友。酒能釋懷,中國的古文人,大都喜歡酒。從屈原到嵇康,從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到王績的《醉後》詩“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從李白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到蘇軾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在世不如意,借酒消愁,是古代文人墨客最痛快的表達方式。文人墨客雖說都與酒結緣,不論是高朋滿座還是獨自飲酒,但因酒表達出的情懷卻不盡相同,讓我們看看他們與酒之間不解之緣的故事。

一、陶淵明飲酒悟真諦

陶淵明的詩幾乎都有“酒”,詩題常用“酒”,《述酒》、《連夜獨飲》、《止酒》等。他自述“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但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黑暗的社會同流合汙,寧願辭官“結廬在人境”。

當年他曾寫下二十首《飲酒》詩,直言“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在他的心中,酒是人生的最大樂趣。“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在他的心中,“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酒不酒人人自醉。

當然,對陶淵明來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他“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此時此刻有酒在身,“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二、曹雪芹喝酒澆塊壘

曹雪芹的一生大起大落,命運多舛,常以酒釋懷,以筆寄文情。“醉餘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壘時。”

曹雪芹的後半生窮困潦倒,即使“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哪怕“尋詩人去留僧舍,賣畫錢來俅酒家。”唯有大碗喝酒方能暢舒胸懷,“曹子大笑稱快哉,擊石作歌聲琅琅。”

曹雪芹對酒的熱情,對酒文化的理解,實非常人可比。在他的《紅樓夢》中,到處可以感受酒的醇香,酒的詩意。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到“憨湘雲醉眠芍藥裀”,從賈雨村的“口占一絕”到賈寶玉的“紅豆詞”,到處都有“酒”。

在《紅樓夢》中,賈府內外無“酒”不在。黃酒、燒酒、果子酒、合歡酒,惠泉酒、紹興酒、屠蘇酒、西洋葡萄酒(玫瑰露),酒杯、酒令、酒詩詞、酒文化……

“嫩寒鎖夢因春冷,花氣襲人是酒香。”

酒是曹雪芹的知音,酒是他苟且偷生活下去的希望。

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三、李清照喝酒抒衷腸

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喝酒,大都是抒發心中鬱悶,懷才不遇,理想未能實現,“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時,家國天下事未竟之事,往往都是以酒為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女人喝酒,心境與男人不同。李清照是會喝酒又懂酒中真味的女人,但她喝酒就為一個“情”字,家國情懷有之,閒情逸致有之,但更多的時候是感嘆身世,為酒神迷,為酒淚落。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濃睡不消殘酒。”因酒抒懷,因為寂寞“酒意詩情誰與共”;因酒傷情,因為相思“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因酒苦悶,因為命運的坎坷“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她借酒消愁,以酒麻痺自己,逃避現實,當然,也借酒寫盡了她的浮沉人生。

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酒,與文人墨客同氣連枝,酒,與文人墨客趣味相投。文借酒興,酒助文風。王羲之醉酒書“千古極品”——《蘭亭集序》,因為流觴曲水,舉杯暢飲時其樂融融;唐朝的張旭擅長寫草書,每每喝醉之時才揮筆疾書;范仲淹“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詩酒情懷,如夢如幻,如詩如畫。中國古代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心情融進酒中,化在詩裡,以酒寄情,以酒言志,把酒臨風。“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酒給文人墨客靈感,酒給文人墨客激情,讓他們共同譜寫出中華民族燦爛的詩酒文化。

文人墨客那些事:文人墨客的詩酒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