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雲納君【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1919年,日本殖民時期。

朝鮮半島,電影文化萌芽生長。可似乎,在殖民主義文化與武力壓迫等多重影響下。它生下來便是個“畸形兒”——

喪失主權後的,不明的民族身份主體,模糊的文化認同。

電影只能夠在夾縫中得以生存。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1945年,日本投降。

這是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是朝鮮半島人民的勝利,也是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的勝利。

人們在廢墟中倒塌,卻也在廢墟上建起希望。

朝鮮半島的電影似乎好像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1950年,南北戰爭爆發。

小國無外交,曾看到希望曙光的朝鮮半島電影再度遭到了停滯與撕裂,1953年7月27日的一紙《朝鮮停戰協議》,以“三八線”為標準劃分而治,從此分裂為兩個國家。

  1. 北朝鮮的封閉神秘
  2. 南朝鮮的無助壓抑

在白晝的光耀灑滿在大地之前,黑暗總是如此的漫長。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八十年過去了,仍然遙望對峙。

但是南朝鮮(韓國)的電影卻從未停止過對“南北朝鮮”統一的民族心願。

在影像的空間內,統一的不同“方式”也隨著浪潮而湧動。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敵對到同盟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早期的韓國電影,還不是自由的文娛產物,它有些類似於“樣板戲”,電影的劇情與設定從上而下都都有著濃烈的意識形態與輿論宣傳的教義功能

在早期的韓國電影中,北朝鮮人物被塑造的電影人設,通常是陰險的戰爭發動者的反派形象,他們殘酷,殘暴,泯滅人性。

隨著韓國電影從封閉走向開放之後,刻板化的電影形象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在造型上也沒有特意把他們渲染的骯髒,誇張在,或者極度恐怖。

在韓國的電影中,南北朝鮮的人民的塑造越來越偏向一種“融通”的共識,即人民不過是這場權力遊戲的犧牲者與被玩弄的籌碼。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在《向著炮火》中,藉以北韓士兵在死亡前,對母親與家的最後悼念,讓男主角韓國大兵意識到,原來北朝鮮士兵從來就不是宣傳單上的那個“頭上長著角的怪獸”。

在《歡迎來到東莫村》中,藉以虛構的三位北朝鮮軍人的身份,讓電影的角色們崛起了“分裂的對立”,並以“家”與“血緣”的紐帶取代了“解放”的理念。

在《高地戰》中,藉以焦灼數年,不斷互換的陣地的南北士兵的疲憊與黑色幽默,來表達士兵活下去的信念以及被作為被博弈旗子的無可奈何。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它把士兵們都放到了一個“被博弈”的旗子的位置上,我們幾乎很難看到有將領級別或者更大格局的電影設定出現。

畢竟,相比起統帥的原罪與戰爭的罪。平凡的老百姓可以選擇參戰或者參戰,又或者被迫參戰,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闖入這場戰鬥,當個體參與進去的時候,便已經失去了選擇。

在失去選擇之後,他們的犧牲似乎也早已經是這場悲劇性的註定。但死亡往往是最具毀滅與共振的東西,正是由於這些士兵的離開,才能夠讓人們明白“反戰”的重要與活著的意義。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不過有個問題值得注意,韓國電影的確是在新世紀以來,在“南北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它依舊遺有刻板的印象,只不過與早期“機械式”的刻板不同的是,如今的韓國電影刻畫的是北方的群體性的殘暴,而個體卻是溫暖與豐富的。

  1. 在《R2B:返回基地》中,是北朝鮮士兵空襲了首爾。
  2. 在《延坪海戰》中,原本韓國大兵的美好生活,是被北朝鮮的艦艇一炮打破的。
  3. 在《太極旗飄揚》中,狂熱的韓國大兵,是家人被北大兵傷害的憤怒。

韓國電影人把北朝鮮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一種“小人物”的悲劇性時,避免了“歷史的真相”是與“形態的問題”,但也終究還陷入到了一種“自我”的陷阱怪圈中。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被同化的“北方人”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這種“自我”的陷阱在近年來的韓國諜戰片中達到了高潮。

尤其是在2017年的《鐵雨》以及2018年的《特工》,雖然我們不能夠去否定,導演的確給觀眾們交出了一副完美的浪漫主義的喜劇故事,不安穩與渴望和平的情緒始終牽扯觀眾的心。

可在其本質上,電影中“來自北方”的人在不斷被“南方”所同化。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在《特工》裡邊,李星民所飾演的李明雲,他本質善良,盼望改革,期望幸福,雖有痛恨但卻從未有過抱怨,他熱愛自己的出生的那個地方。

在《柏林》裡邊,河正宇所飾演的河正宇,他的忠誠變成了權力的附庸,被玩弄被拋棄,這讓他最終拋棄了忠誠獨自走向了復仇之路,似乎那面被推倒的“柏林牆”並不存在。

在《間諜爸爸》裡邊,隱藏了14年的間諜老爸,為了爸爸這個身份,又放棄了“間諜”的身份。

至於這些來自“北方的人們”之所以會同化,恰恰是因為"物質差異”帶來的落差感始終籠罩著他們並迫使他們做出改變。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韓國電影裡邊,即便是對來自北方的個體有了關懷,卻依舊還是避免不了對北方的生活有著某種神秘主義的想象與抵抗的情節。

去形態化,本身就是一種形態。在韓國電影把鏡頭對準的是個體的同事,群體的領導者本身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批判或者被抵制的對象。畢竟

,只有找到攔路人,“情感”的催化劑才能夠發酵。

而在情感發酵之後,“北方人”也就順理成章的融入了“南方人”的非傳統的民族化價值觀念。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因此在“韓國電影”裡邊,儘管有著“南北問題”形式的電影,但是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試圖去提出完整的“國家概念”,大部分的導演都是在用“民族化”的情感元素去掩蓋著失序的一體。

這並非是導演不明白這些問題,而是導演明白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以及給出期待答案的曲折性,即便南北隸屬同一文化根源,但卻在後來的不斷演變中,如塞繆爾在《文明的衝突》所言:

在冷戰後的世界,文化即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統一的力量,人民被分離,卻也在一起。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荒誕且浪漫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朝鮮的歷史上,本身就是一部充滿的外來威脅與侵略的歷史。

往遠處走,它的北方有遊牧民族建立的蒙古與匈奴,而南方又有著古老的封建大帝國的震懾,

往近處走又曾無數次遭到倭寇的侵擾與侵略,統治者也曾三番五次的妥協或者屈服於他人,可在民間站出來抵抗侵略的英雄們又被無數次荒誕無稽的“野史”所誇大,但又被民間所狂熱追捧。

特殊的歷史塑造了韓國的民族性,一方面,他們抵抗外敵,堅持民族的獨立性,另一方,卻又渴望得到世界的認可,有著大國的情結。

分裂後的南朝鮮,在經歷了江漢奇蹟之後,又放大了這種特殊的民族性。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這就使得韓國電影在形式上,即便有了刻板印象的設置,比如,把北方塑造成善良,有個性,淳樸的普世優點,把南方則塑造成受到資本主義的侵蝕帶來的某給陰面。

但是這些刻板印象就像荒誕無稽且被誇張的民間神話一樣,它能夠激發起人們之間的共鳴,它能夠讓南方人的人被北方的溫暖所感動,也讓北方人因南方自由而抱有期待。

有些多韓國戰爭片,是有著不少批判性的內容,但本質並不是背離與反抗,而是一種軟性並且寄予倫理的順從,並在商業化的包裹下變成了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商品,但娛樂,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普通的人們並不懂那些什麼主義與大道理,只是簡單的追尋自己所認同的善與惡,而電影所刻畫的那些質樸的情感等類型元素是迎合了觀眾的潛在慾望,但與此同時卻也強化了民族認同感的促進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即便電影依舊存有著“自我”的情節在裡邊,但是它依舊在努力找到血緣所連接的免民族利益,在變化莫測的世界舞臺上,試圖在用民族的力量去克服分裂帶來的痛苦與離散。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但浪漫主義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在臆想之中截然而至的答案,也永遠只是是一種幻覺。

電影在歷史敘述應當迴歸真實的敘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客觀的站到他人角度,去思考問題,並試圖去理解對方,也只有這樣所構造的“集體記憶”才是真實的才值得被記錄與理解。

如果韓國電影的“南北情懷”永遠只是停留在一種浪漫主義的自我情緒之中,那麼終有一天那股凝聚著民族力量的纜繩也會因為被“過度消費”而斷裂。

情懷,也終究只是自我感動。#影視雜淡#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韓國電影的“朝鮮”情懷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