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扶~
扶~

脫貧攻堅看禮縣——產業扶貧篇

創新產業帶貧機制 做活扶貧大文章——禮縣產業扶貧工作綜述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培育產業是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禮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秦巴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甘肅省深度貧困縣。近年來,禮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研究出臺了《禮縣“一扶一帶”產業扶貧獎補暫行辦法》,“一扶”即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和能人大戶,“一帶”即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穩定脫貧。為進一步聚焦特困片區和貧困村,2020年1月1日,以縣委一號文件修訂印發了《禮縣“一扶一帶”產業扶貧獎補暫行辦法》。在“一扶一帶”產業扶貧政策、到戶產業扶持項目和就業扶貧等帶動下,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達到2019年底的 7179元,增長139%。僅2019年全縣就有6256戶、27431人貧困群眾依靠產業實現脫貧,佔全縣總脫貧人口的80%,產業扶貧效應不斷凸顯。“一扶一帶”作為產業扶貧典型範例在《中國扶貧》雜誌刊登,禮縣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甘肅省唯一的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扶~扶~

依託機制創新 放大帶動效應

時下,走進位於禮縣江口鎮塄上村的禮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一條傳送帶源源不斷的把新鮮的雞蛋從蛋雞區運送到包裝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包裝。公司負責人張凱華介紹,目前該養雞場青年雞存欄已經達到30萬隻,每天的產蛋量已經達到28萬枚,在養雞場的工人中,有四成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每月有三千到三千五的工資,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變成產業工人。

扶~

據瞭解,禮縣引進北京德青源公司建設規模120萬隻的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該總項目投資2.9億元,其中:禮縣投資2.31億元,主要用於廠(場)房建設、設備採購安裝、土地等的固定資產投資。北京德青源公司投資5900萬元,用於生物資產的投資和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同時由縣政府配套建設橋樑、道路、供排水、供電等附屬設施。項目建成後將帶動5447戶貧困戶穩定分紅,帶動就業1000多人,可解決全縣56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難題。禮縣金雞產業扶貧生態園是禮縣“一扶一帶”產業扶貧獎補暫行辦法帶動的帶貧企業之一。

扶~扶~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禮縣不斷強化產業扶貧機制創新,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禮縣產業扶貧領導小組,下設7個重點產業開發小組,實行一個產業、一名縣級領導主抓、一個領導小組、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的產業包抓責任制,由縣級相關領導牽頭包抓經濟林果、畜牧養殖、中藥材、中蜂養殖、蠶豆、蔬菜、勞務等7大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同時,禮縣堅持放大獎補政策扶持帶動效應,以“一扶一帶”產業扶貧機制為引領,整合籌集資金1.05億元投入產業扶貧,注重發揮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制度激勵作用,全力落實土地流轉、畜牧養殖、龍頭企業建設、果蔬保鮮建設等“一扶一帶”獎補政策,全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31萬畝,累計達到39.27萬畝,累計落實土地流轉獎補資金1984.44萬元,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達5.76萬戶,帶動貧困戶9800多戶;建成果蔬保鮮庫74座,貯量達12萬噸,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貯存問題,掌握了市場話語權。並且加強了到戶產業資金的落實監管使用,2018年6月以來,為全縣未脫貧的1.6846萬戶建檔立卡貧因戶,落實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共計3.3693億元,落實入股資金為19779.79萬元,兌現分紅資金1741.98736萬元,其中:貧困戶獲得分紅1606.42736萬元。

扶~
扶~扶~
扶~扶~
扶~

培育多元產業 拓寬增收渠道

“由於草坪鄉出產的藥材品質好,加上黨和政府對種植中藥材上的技術指導和各方面的扶持,這幾年咱們藥農種藥的積極性很高。只要勤勞肯學習,一年下來,收入三五萬元不是問題!”草坪鄉芍藥村藥材種植戶楊宏昌告訴記者。

扶~
扶~

草坪鄉地處高寒陰溼山區,土壤肥沃,十分適合中藥材產業發展。近年來,該鄉依靠資源優勢,走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發展道路,逐步形成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中藥材種銷模式。2019年,草坪鄉栽植當歸、大黃、黨參等中藥材約1.2萬畝,依託中藥材等產業脫貧人口達到482戶1879人。

扶~
扶~

近年來,禮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按照全縣“南椒北果,東菜西藥、整縣畜牧、川壩蔬菜、半山薯菜(油)、高山藥材”的產業發展佈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長短結合、靈活規劃”的原則,突出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良種化的產業發展理念,積極加快多元富民產業培育步伐,為群眾拓寬了增收致富的產業發展渠道。2019年建成產業扶貧示範點750個,發展以蘋果、花椒、核桃、烏龍頭為主的經濟林果總面積達到130萬畝;種植中藥材11.5萬畝、蔬菜10.4萬畝、蠶豆3.8萬畝;建成禮縣萬畝大黃標準化種植核心示範區,成立了禮縣大黃研究院,全力推進大黃產業提質增效、延伸產業鏈條。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514個、發展養殖大戶1068戶、養殖中蜂4萬箱,發展“五小”產業的貧困戶達到1.2萬戶。2020年全縣計劃發展“五小產業”35948戶、建設農作物戶用晾曬場16413戶、建設貧困戶養殖業圈舍4667戶、建設貧困村養殖業集中圈棚122座。全縣農業特色產業覆蓋行政村比例達到100%。完成種植業保險15.05萬畝,養殖業保險3.4775萬頭(只/箱),佔總任務的104.2%。同時,加強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有效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和佔有量。全縣累計完成“三品一標”認證企業40家,其中:綠色食品12家企業取得證書,無公害18家企業取得證書;有機認證5家取得轉換證書,取得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5家。累計種植業認證面積達48.3萬畝,畜禽類認證達16.3萬隻,水產漁業認證4200水立方。其中認證綠色食品蘋果類面積達14.5萬畝。累計註冊“秦皇貢果” “銓水”牌大黃等農產品商標16個。禮縣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級蘋果、大黃生態原產地保護示範區和國家級出口大黃質量安全示範區,被原農業部列為全國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和全省唯一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範縣,被確定為全國“110”網絡扶貧創新活動十大核心示範縣。多種特色農產品在不同節會上榮獲多項殊榮,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初步顯現,市場佔有份額不斷加大。

扶~扶~
扶~扶~
扶~扶~

延伸產業鏈條 增強帶貧能力

“咱們公司今年計劃在草坪、白關、羅壩等鄉鎮建成大黃種植基地4000畝,帶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13家,通過指導農戶田間科學管理及後期的分級篩選、粗加工等,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直接帶動2100多戶中藥材種植戶增產增收。”禮縣春天藥業負責人說。

扶~

春天藥業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去年,在草坪、白關、羅壩等鄉鎮建設了標準化大黃種植基地3000多畝,年產值達2030萬元,帶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73家,帶動中藥材種植戶1600多戶,採取訂單收購的模式,在精準扶貧戶中收購大黃700多噸,收購額達1850萬元。

扶~扶~

禮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禮縣依託“一扶一帶”等政策,激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發揮產業組織優勢,積極推廣“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訂單收購+分紅”“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產業帶貧模式,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持續加快全產業鏈創建進程,做大做強特色優勢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有效提高產業扶貧的質量和效益。

扶~

禮縣把延伸扶貧產業鏈條,提高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增加群眾的收入作為發展產業的主要途徑,2012年以來,搶抓東西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機遇,引進6家企業,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直接帶動6101戶2.44萬人貧困人口增收。去年引進的山東綠盟、山東湘魯發展訂單辣椒2.38萬畝,建設辣椒加工廠2個。引進青島善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禮縣宏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石橋鎮漢陽村合作建成連棟拱棚1棟60畝。引進北京德青源公司“金雞產業扶貧項目”已建成投產,引進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禮縣中藥材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正在建設。同時,按照註銷一批、整改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持續規範和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水平。在313個貧困村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63個,其中運營規範的563個、運營較規範的393個,運營一般的34個,貧困村合作社運營率達到了75.7%。累計發展聯合社17個,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85個。累計發展家庭農場7個,帶動農戶75戶,其中貧困人口60戶248人。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343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25個、市級66個。目前,全縣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183個(其中註銷“空殼社”540個),入社農戶3.92萬戶,帶動農戶5.29萬戶,帶動貧困戶2.35萬戶。截止去年底,全縣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8個,其中省級4個、市級24個,帶動農戶9820戶29240人,其中貧困人口7173戶22519人,帶動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扶~扶~
扶~扶~
扶~扶~

加大就業扶貧 增強“造血功能”

禮縣勞務辦負責人介紹,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針對部分返鄉群眾暫時返崗難,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外出務工期間貧困勞動力交通生活費補助等措施辦法,開發禮縣就業扶貧用工信息平臺二維碼,有序組織引導廣大群眾,全力消除疫情影響,為帶動群眾穩定增收奠定了基礎。截止3月底,已組織勞務工8萬人,其中組織輸轉6.3萬人赴青島、浙江、北京等地外出務工。

扶~扶~

近年來,禮縣積極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持續加大就業扶貧力度,著眼於提高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僅去年,依託各類機構完成技能培訓10791人,其中貧困人口8560人;輸轉勞務工12.03萬人,其中有組織輸轉8.54萬人;組建各類勞務中介機構35個,發展勞務經紀人3568人,持續做大做強“禮賢妹”、“禮賢大嫂”等優勢勞務品牌,促進了勞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創收26.59億元。2017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1653戶5783人實現了異地就業脫貧,其中貧困戶649戶2119人。建成認定扶貧車間50家,吸納當地貧困家庭成員就業809人,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873個,選聘生態護林員3046人,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脫貧。同時,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提高農民專業技術水平,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扶~
扶~扶~
扶~扶~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一組組詳實的數字,一幅幅祥和美麗的鄉村畫卷,見證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 , 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向著全面小康的生活目標,攻堅克難,衝鋒陷陣 ,補短板、強弱項、防硬傷,用百倍的努力、以高質量脫貧成效,向黨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記者:韓文彥 郭虎 魏旭)

監製:杜東陽 審核:韓文彥

責編:王 強 編輯:馬 寬

扶~
扶~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