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前有優步後有滴滴,這種私人拼車的模式可謂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徹底打破了的士的壟斷,人們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出行方案,基本成為了除了公共交通和自駕車之外的第三選擇。不過方便是方便,價格畢竟還是和的士無異,對於工薪階層還是有點壓力的,那會不會有更具性價比的方案呢?滴滴這就給出了答案。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為了便捷市民出行需求,減少杭州市電動自行車事故的發生,4月15日消息,滴滴出行宣佈,為進一步優化杭州公共交通服務,保障杭州市民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滴滴出行聯合杭州交警、杭州公交集團在杭州推出“數字預約公交”服務。通俗點說,人們可以通過“滴滴出行”小程序,在手機上打“公交車”,最後公交從家門口送你去就近的地鐵站。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數字預約公交”是“資源共享”理念在公共交通領域的一次全新拓展嘗試。區別於固定路線和班次的常規公交服務,“數字預約公交”根據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靈活調整公交運力,針對客流和虛擬站點實時計算最優路徑,快速進行公交資源動態調配,實現效率最優,做到“線上預約、選點上車、動態線路”,力求“因需求而生,隨需求而變”。當然了,其實滴滴並不是第一個在這個領域挑戰的,早在去年12月份,其實瀋陽就首開的東北第一個動態巴士項目 “優+小巴”。市民可以通過相對便宜的價格,享受到“打的士”一般的服務。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呼叫“優+小巴”, 經過後臺先進算法,系統會自動匹配附近車輛,理念上和滴滴的基本相同,只不過滴滴目前試運行區域是僅限以地鐵為圓心的線路,但不排除日後有機會會成為像“學校包車”、“小區專線”這樣的長距離形式。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不得不說,這樣的構想是非常先進的,對於乘客來說,這樣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實現以最低的交通成本享受最優路徑的個性化出行需求,大大縮減了時間和經濟成本,時間更相對可控。而對於公共交通來說,不用循規蹈矩地走著一些“不必要”的路線,名正言順地“飛站”,一方面可以節能減排,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可以降低路面上的擁擠程度,按需分配還能砍掉一些原本乘客就相對較少的班次,提高經濟效益。如果這樣的拼車模式能更大面積的進行普及,其實也非常有可能替代掉傳統公交定點線路模式的。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但當然了,這樣的拼車模式也並不是完全就沒有問題,就像我們日常拼車,系統所分配的訂單也並不一定就和原路線重疊,基本都或多或少需要稍稍繞一下路的,私家車的影響還好說,但如果是公交車的載客體量的話,系統必須得進一步優化路線規劃才行,同時路線規劃如果完全由乘客制定的話,對於返程是否會出現空車情況,公交如何補充燃油或者充電,乃至於司機原本固定的休息區應該如何安排等等都需要進一步進行考慮,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畢竟強如滴滴,也是經過了好幾年的改進才慢慢形成今日今日的制度,當然了我們還是會非常期待這個新的出行選擇正式出現在我們身邊的。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作者


當滴滴拼車遇上公交車,到底符不符合實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