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將延續展館內軌交2號線徐涇東站各出入口“能開盡開”的做法

上海將毫不放鬆抓好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緊盯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等關鍵點關節點。記者從進博會上海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隨著第三屆進博會的臨近,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正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防控工作,構築嚴密防控鏈,確保進博會安全成功。

兩道過濾線形成屏障

市衛健委指定33家醫院作為本屆進博會定點醫院;完成進博場館內5個醫療站、12輛救護車,以及臨時觀察處置點等佈局設計;組織開展場館的室內空氣檢測、集中空調檢測,以及病媒生物防制二次全面調查和周邊環境四次全面監測,結果顯示,館內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已達國家A級標準。

第三屆進博會期間,每天將有100多名紅十字志願者在5個紅十字救護服務點(聯合辦公室內)、4個醫療站點和17個場館內提供現場救護服務,場館內還配備60臺AED供心臟驟停患者緊急救護使用。

上海海關為第三屆進博會專門制定海關疫情防控專項方案和應急預案,持續與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開展跨部門聯合風險評估,加強與上海市聯防聯控各成員單位協同合作,推動建立數據交流渠道,明確口岸檢疫發現各類風險人員的分類處置方式,聯合多部門多次開展桌面推演和實戰演練,切實提升口岸檢疫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

邊檢總站強化口岸管控,深化長三角一體化邊檢機關警務協作機制。牽頭江蘇、浙江、安徽邊檢機關共同簽署《長三角出入境邊防檢查工作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協調小組工作規則》,優化建立健全長三角邊檢機關兩級指揮中心通聯、重要案事件通報、進滬國際航行船舶信息通報等工作機制,為加強進博會口岸安全打下基礎。

公安部門堅持安保措施與疫情防控相結合。一是關口前移,將人員註冊辦證系統的數據與市大數據中心人員健康碼數據、核酸檢測數據實時滾動比對,確保持證人員健康狀況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二是設置兩道過濾線形成防疫屏障。在國展中心外圍設置第一道測溫過濾線,及時發現體溫異常人員,把風險擋在外圍。在進入場館主體建築的各安檢口設置第二道測溫過濾線,把測溫驗證功能融合在一起,在同一物理位置完成測溫驗證工作。

第三屆進博會註冊中心正式啟用。李茂君攝

徐涇東站各出入口“能開盡開”

公安部門同時將繼續延續第二屆進博會期間群眾反響較好的展館內軌交2號線徐涇東站各出入口“能開盡開”的做法,並協調申通集團公司在出站平臺加裝紅外無感測溫設備,實時發現帶離體溫異常人員。

軌道交通方面,交通部門制定全路網防疫方案,對2、10、17號線相關站點制定專項客運組織方案。針對徐涇東站、諸光路站出入口做好防控防疫相關組織。

地面公交方面,71路區間延續第二屆延伸方案;設置多種接駁線,根據停車場調整線路與運能;制定防疫、服務、應急專項方案。車型全部選用服務過第二屆進博會的“白金剛”車型。

出租汽車方面,延續上屆成功方案,設置北、東、西3個出租車到場下客點,設置P6離場出租車上客、蓄車和P21二級蓄車,繼續組建不少於2500輛規模的新能源進博會專屬保障車隊,進一步優化車輛調度流程,並明確疫情防控措施。

申通根據今年進博期間的防疫防控要求,推出了手持式雙語展板。展板內容主要有引導外籍乘客進站乘坐地鐵需佩戴口罩的貼心提示,以及引導乘客前往國家會展中心方向的路線。

久事公交在承擔進博會接駁任務的20輛公交車上安裝了新的防疫裝備,具備紫外線消毒、人臉識別和測溫功能。如乘客未帶口罩,人臉測溫一體機還會有語音提示,數據將被上傳到後臺,必要時可進行追溯。

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進一步優化調整管內列車開行方案。在整個進博會期間,對上海地區的客運運能將根據客流出行情況分“日常、週末、高峰”三個梯次進行運力安排。客流高峰期計劃開行旅客列車592對,同比多增開57對;圖定運能提供席位46.9萬個、同比多增加3.6萬個。

10月23日,第三屆進博會首件進場展品——維特根集團W380CR冷再生機運抵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李茂君攝

落實相對閉環管理

文旅部門已梳理形成第三屆進博會接待賓館酒店目錄清單,涉及4個圈層、1151家賓館酒店、19.2萬間客房。同時,他們制定出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住宿場所疫情防控管理指引》,從建章立制、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客人入住管理、客房衛生等方面,加強場所衛生管理,落實疫情防控要求。

市場監管部門打造全新智能監控平臺,提升進博市場監管水平。平臺由“微信小程序+實時監控平臺+企業二維碼”組成,與公安部門入館人數監測、商務委進博食品原料配送追溯、藥監局便民找藥等系統進行對接,數據共用共享。

上海市氣象局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基礎上,升級建成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保障進博示範系統,目前已接入城市運行管理各重要指揮平臺,正在接入進博會前方安保指揮部,為進博會各保障單位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

團市委制定《志願者疫情防控專項方案》和《高校志願者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上崗後,將緊盯志願者餐飲點、住宿地、學校門、流動中、展館門、崗位上、活動點等關鍵節點,落實好服務期間“住宿點-工作地”的相對閉環管理,壓實責任,做實閉環。

欄目主編:吳衛群

文字編輯:吳衛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