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凡遊小課堂

答案是:亳(bó)州市和阜(fù)陽市

小編作為一個2000年之前的阜陽人,2000年之後的亳州人,上大學以後關於家鄉最多的話題就是糾正身邊的人對於這兩個字的讀音了,作為安徽人,咱們可一定要知道這兩個字的正確讀音哈!

今天凡遊小晨子要和大家聊一聊這兩個位於安徽西北部的地市。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亳州市和阜陽市

區域概況:

亳州,簡稱亳,古稱qiáo),下轄一區三縣(譙城區、渦陽縣、利辛縣、蒙城縣),轄區面積837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46萬人,是安徽省最後設立的一個地級市 。

阜陽,簡稱阜,古稱汝陰、潁州,下轄三區、四縣,代管一個縣級市(潁州區、潁泉區、潁東區、潁上縣、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界首市),轄區面積977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061萬,是安徽省人口第一大市(和希臘人口相當),約佔全省人口的六分之一,阜陽是國家大型商品糧、棉、油生產基地。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亳”字的寫法

“亳”在新華字典中只有一個解釋:“地名,在安徽省”。“亳”的上半部像一座高大的建築,下半部是一種農作物的象形字,叫做乇,它是一種有穗子,有秸稈,有根的農作物,據推斷這種帶有穗子的農作物很有可能就是小麥,因為在亳州的釣魚臺先商遺址曾出土過碳化小麥顆粒,被社科院命名為“中國古小麥”,這是至今發現最早的小麥。

阜陽和亳州北部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南部與江淮丘崗區隔淮河相望,全境屬平原地形,地勢平坦。由於該地區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境內沖積物不斷交互堆積,亳州和阜陽所在的淮北平原至今仍是中國冬小麥、玉米、大豆的主產地之一。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小貼士:亳州和阜陽在歷史上長時間屬於一個行政管理單位,所以兩個市在方言、習俗、生活習慣上都很相似,地區聯繫一直很緊密。

歷史名人篇

我們常說淮河是一條思想的河流,就是因為淮河流域的支流渦河、潁河等區域,在中華文明正源生成的時代,湧現出了一批批極具影響力的歷史人物,在燦若星河的安徽籍名人中,皖西北這片思想的熱土走出的人物都可謂家喻戶曉。

文明源自河流。亳州市境內最大的河流是渦(guō)河,這條奔湧在皖北大地的河流,不僅是亳州人的母親河,更流出了影響彪炳千古的道家文化。

亳州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蒙城縣許疃鎮的尉遲寺遺址是國內目前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被稱為“

中國原始第一村”。“三皇五帝”時代“五帝”之一的帝嚳(黃帝曾孫)和商朝的建立者成湯都曾都於亳(今譙城區有湯王陵公園)。

喝渦河水長大的老子(安徽渦陽縣人)莊子(安徽蒙城縣人)以無為逍遙的道家學說震爍青史,為中華民族性格注入了一股天地人和的文化基因,這裡也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張良、三國時魏國的實際構造者魏武帝曹操、一代神醫華佗、傳奇女將花木蘭、憫農詩人李紳的故鄉。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年號“龍鳳”,以朱元璋為“龍鳳副元帥”,亳州成為三朝古都之地。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花戲樓

阜陽市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先後分屬宋、陳、蔡等諸侯國,屬中原文化圈,阜南縣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龍虎尊被列為中國十大國寶青銅器之一。

潁河的水養育了一千多萬相當於希臘一個國家人口的阜陽人,這裡是輔佐齊桓公姜小白成就霸業的春秋第一相管仲、百步穿楊的神射手養由基、十二歲被嬴政拜為上卿的甘羅、三國時留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佳話的東吳大都督呂蒙的故里,晏殊歐陽修蘇軾都曾在此為官,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如今的4A級景區阜陽生態園就是在潁州西湖的基礎上興建起來的),潁上八里河風景區為皖北地區唯一的國家AAAAA級風景區。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八里河風景區

地方飲食篇

由於該地區主產的糧食作物是小麥和大豆,所以形成了典型的以小麥磨成的麵粉為原料做饅頭、麵條等為主食的飲食習慣,和淮河以南以大米為主食的地區迥然不同。

當然,饅頭是書面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皖北人一般稱之為“饃”,這其中最有名的的莫過於“阜陽枕頭饃”和“亳州牛肉饃”了。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阜陽枕頭饃

阜陽的枕頭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南宋初年“順昌之戰”(阜陽古時又稱順昌),正值新麥登場,一來為了堅壁清野,二來為了支持宋軍抗金,順昌府百姓使用新麥做成大饃帶入城內,宋軍每人發一個,餓時削一片充飢,困時枕頭而臥,因此又稱枕頭饃。

還有一種就是亳州獨有的“牛肉饃”了,牛肉饃為亳州市譙城區特有的小吃,它色澤金黃、外脆裡嫩。每天清晨,城區各個牛肉饃的攤點都會盪漾著撲鼻的香味,就像芳香撲鼻的鮮花開滿城區的角角落落。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亳州牛肉饃

做牛肉饃有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做餡兒,用上好的黃牛肉剁成肉泥,用粉絲、蔥、姜等多味材料拌勻後,其形狀以不塌架為準;第二道是和麵,面和好之後要餳好,然後用手按成薄皮,層層捲入肉餡,直到皮薄如紙;第三道是炕,先把炭火生旺,再於旺火上蓋一層炭灰,厚度以不露明火為準。

在麵條裡最有名的的莫過於“阜陽格拉條”“太和板面”了。格拉條,也叫格拉麵,是阜陽地區特色傳統小吃。堪稱阜陽人的意大利麵,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é lā) ,而這種類似麵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而因其顏色金黃、面形粗壯,也叫“金條面”。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阜陽格拉條

格拉條比較粗,形似放大版意大利麵,很勁道,軟硬適中。格拉條(未經發酵的麵糰)是死麵揉成的,下鍋之前是很硬的(面硬也是做格拉條的講究,面越硬格拉條越香),在鍋裡大火滾了幾滾,不待爛就撈出來用冷水過涼,反覆過幾次,那格拉條便筋道無比,從菜鍋裡撈幾勺煮熟的芹菜、豆角、豆芽等時令蔬菜丟進去,再放芝麻醬、辣醬、撒香菜或荊芥,滷湯也是要給你加一點的,最後一隻大勺伸到下面的鍋裡舀一勺混沌沌稠乎乎的熱麵湯往盆裡一澆,這一盆五色俱全啥味都有的格拉條便齊了。

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特色小吃,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太和板面

通常用麵粉加食鹽、水攪拌,和成麵糰並揉搓,製成小面棒,塗上香油碼好。製作時,邊摔邊拉,板面由此而得名。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放上青菜,澆上湯料。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

再有就是小編從小最喜歡吃的油酥燒餅了!蒙城油酥燒餅是安徽蒙城頗具特色的民間名點,色澤金黃,層層透亮,入口酥脆,香甜可口。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蒙城油酥燒餅

蒙城油酥燒餅選料非常精良,製作非常考究。麵粉要上等精白麵粉,豬油要上等豬板膘油。食鹽、大蔥、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軟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嚴格的標準(當然也得要根據季節氣候的不同適當調整)。製作時,餅坯要拉得長,擀得薄,餡要抹得均勻、適度。爐火、爐壁的溫度要控制好,爐壁太熱或太涼,生燒餅都貼不上,會“落爐”。烤的時候,更要控制好火候,火候不到,燒餅不熟不酥;火候過了,又會焦糊。

說了那麼多吃的,怎麼能沒有喝的呢,在皖北的早上,不來一碗“撒湯”那這一天都不能叫圓滿啊!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撒湯

sá為肉湯、肉雜之意,因其字生僻,人誤寫為"撒湯"、"殺湯"等。湯是用老母雞、豬排等為原料,燉好後,打雞蛋在碗裡,攪拌勻後,用沸騰的肉湯澆沏,製成黃澄澄的肉湯蛋花茶。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小編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特色小吃

地方風物特產

中國是酒的故鄉,阜陽和亳州作為重要的糧食產地,自古就是中國優質白酒的產地。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皖北名酒

阜陽和亳州地區是中國重要的黃牛養殖區,畜禽養殖業發達,渦陽、蒙城、利辛曾被譽為“黃牛金三角”。而其中又以坐落在莊子故里,全國養牛大縣蒙城縣的五洲牛肉乾最為知名。選用優質黃牛腿肉為原料,並添加人體易於吸收的乳酸鈣,採用先進工藝和科學配方,精製而成的低脂肪、高蛋白風味食品。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牛肉乾

方言

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不僅在地形上一樣,都屬於華北平原區,在方言上也一樣,都屬於“中原官話”片區。中原官話是中原民系和關中民系的母語,漢語官話的一個分支,是以洛陽雅言為核心的中國曆代標準音的基礎上而逐漸形成和發展。中原官話在語音上與普通話很接近,說中原官話方言的人可以與說普通話的人自由通話。

地方之最

亳州是安徽最年輕的地級市,也是是中國四大藥都之首,更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曹操地下運兵道

阜陽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地級市,阜陽機場是皖北唯一在運營的民用機場,阜陽是皖西北的鐵路交通樞紐,京九線的大站。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阜陽火車站

阜陽和亳州作為皖西北的門戶,這方思想的熱土,養育了1700多萬(相當於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斯坦一個國家的總人口)勤勞、智慧的淮河兒女。阜陽和亳州作為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沿著先人創造的輝煌歷史不斷前進!

作為這1700多萬繁星中的一員,小編為自己生於斯、長於斯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家鄉是一個人割捨不斷的牽掛和永遠的精神寄託。

阜陽和亳州的老鄉們:恁都擱哪來?轉發起來吧!讓老少爺們都來看看咱類老家!

一個旅遊人眼中的皖西北——亳州和阜陽

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凡遊世界”,獲取第一手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