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清朝之鰲拜,一個先忠後奸的逆臣

親愛的朋友們:濤哥每天都在頭條發文,都是有關、戰爭、軍事和歷史等文章。朋友們:有關“風影”系列的文章到10月6日,就告一段落。今後將接著5月25日發表清朝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的文章,繼續揭秘清朝那些未解之謎。

如果你喜歡麻煩你點擊“關注”、“點贊”或發評論,濤哥先謝了。祝朋友們萬事順意,身體健康。祝全國戰“疫”大獲全勝!

走進大清朝之鰲拜,一個先忠後奸的逆臣

康熙皇帝

從一個無往不利的戰爭之神到一個八面玲瓏、立場堅定的傑出政治家再到一個被慾望衝昏了頭腦以權謀私的逆臣,鰲拜這一生像是一個盛滿彩色碎片的萬花筒一般多彩多姿,把作為一個臣子的“忠”與“奸”都演繹的淋漓盡致。他究竟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還是罪不可赦的逆臣?納新隱藏在政治角鬥中的歷史,在細節中透露出哪些蛛絲馬跡?且看濤哥分解。

大起大落的鰲拜

鰲拜的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概括地說,鰲拜早年出身將門,騎射功夫過人,是滿族的巴圖魯(清朝專門為那些驍勇善戰的將士設立的一種特殊稱號和賞賜,就是勇士的意思)。他跟著愛新覺羅家族南征北戰,無論是在關外與明軍的生死交鋒,亥時入關定鼎中原後鞏固統治的大小戰鬥中,都展現了一代吳江雄姿英發之勢,屢建奇功,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功臣還是忠臣;一代英明卻在大事已定時晚節不保,在康熙初年輔政時期飛揚跋扈,獨攬朝政,展露逆反之心,最後敗在少年玄燁手中,雖然憑藉赫赫戰功免於刑戮,但也最終身死禁所。作為中國歷史上妄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而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鰲拜還是一心為主的忠臣時,誰都不會想到幾十年後的鰲拜來個如此人格大逆轉。還在皇太極當政時鰲拜雖年輕,但卻早早地鞍前馬後地隨徵出戰,憑藉一身武藝為皇太極立下了赫赫戰功君臣二人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君臣情誼,致使在皇太極死後,鰲拜依然初衷不改輔佐皇太極的兒子——順治,並且在面對多爾袞這樣強敵的威逼利誘下。堅持數年,終於等到多爾袞死去,少主順治正式登臺,鰲拜才重見天日,這時他已經位居忠臣行列。對於看著他長大的,並且始終左右陪伴的老臣,順治可謂是重視至極,不僅讓其管理國家大小政事之外,還在自己臨死之時封他為輔政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康熙。能讓順治做出此等託孤之舉必定是他精心挑選的。

隨著順治嚥下最後一口氣,鰲拜的忠義之臣形象也漸漸開始落下帷幕,之間的變化當然迂迴曲折,但其結果與初始大相徑庭,早期的一代忠臣在晚年時期卻死於篡位謀反的罪名之下。而親手為他釘棺的就是皇太極的孫子——康熙。鰲拜終於還是沒有堅守住他的忠心敗在一個孩子之手。

從忠臣到逆臣

如果說慾望是一個無底大坑,那麼權力就是一個充滿魔法的魔杖,人的意志稍有怠洩就會被他的法力所引誘,最終掉進坑裡,從此再也無力爬出並葬身其中。鰲拜正是順治死去之後不知不覺沉浸在了慾望的漩渦中不能自拔。順治託孤時,鰲拜雖然名列4大輔臣之末,卻在後來一步一步地居於首位,連後世史學家都稱4大輔臣時期為“鰲拜輔政時期”。可見鰲拜何等膽大妄為,在利益與忠義的天平上,鰲拜還是傾向於利益。鰲拜後期的“奸”終將把之前大半生的‘忠’給抹殺全無。

一個人從大“忠”到大“奸”,除了自身的變化外,也離不開其外界環境、條件的滋養。鰲拜一世英名的毀滅從根本上說,其他的3個輔臣也有責任。索尼在當時的4個輔臣中資歷最高,他本身文武兼備,是4朝元老,比鰲拜資歷還要深的多。但是年齡不饒人,人到老年之後,對責任的認知度就會減弱,再加上也確實是年老體衰,許多事情都力不從心;另一方面,索尼之所以對鰲拜採取放任態度還是由於4大輔臣中蘇克薩哈實在不能投入他的眼,因為蘇克薩哈本人不是順治的人,而是多爾袞手下又歸順順治的,4大輔臣中其他3位都看他不順眼,所以,在鰲拜與蘇克哈哈產生矛盾而爭吵時,索尼這個天平就自然而然地偏向鰲拜了,倒不是因為他和鰲拜有多麼地“情投意合”,只是因為對蘇克哈有太多的厭惡。

走進大清朝之鰲拜,一個先忠後奸的逆臣

康熙皇帝

而蘇克哈雖然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政大臣,但由於自己曾經有過變節經歷,所以不但別人瞧不起他,就連自己也多有自卑心理,。兩者加起來就造成了蘇克哈在4大輔臣中最沒有地位的一個,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擺設,對鰲拜和索尼都沒有牽制作用。所以,儘管鰲拜與蘇克哈有姻親關係,但是在許多行動上,鰲拜都是針對蘇克哈的。

4大輔臣最後一位,遏必隆姓鈕鈷祿氏——與後來的和珅同一個姓氏,有個背景很深的家庭,其父是後金的5大開國元勳之一的弘毅公額亦都,母親便是和碩公主。按說如若有心者如果想利用名將之後的標籤,在如此深厚的家庭背景託襯下,要大展拳腳未必是難事,但遏必隆本人確實個膽小怕事,隨波逐流之輩。雖然官至輔臣卻完全沒有乃父的遺風,能力非常有限,常常追隨鰲拜之後。正是這種索尼老、病,蘇克哈自慚形穢,遏必隆膽小怕事的背景下,毫無牽制力量的鰲拜的膽子越發增大,其他3人有的想明哲保身,有的自愧低人一等,有的只為趨炎附勢。所以,在輔政期間實行的政策基本鰲拜一人之見,這無疑是往鰲拜個人野心的小火苗上澆上了一桶油,形成燎原之勢,野心膨脹,勢不可擋。這樣,從1661年到1669年的4大輔臣執政時期的歷史,實際也是鰲拜獨攬大權的過程,

、專權的歷史。孝莊和玄燁,老的老,小的小,對於鰲拜來說不足為懼。不過,後來事實證明,他小看了孝莊這個年過半百的小女人,更低估了玄燁這個表面上只顧吃喝玩樂的小兒。

鰲拜是一代武將,先後跟隨。輔佐過3位皇帝,輔佐順治時,皇太極餘威、餘恩猶存,而且順治也是他力爭而立的,所以他還能忠心耿耿。可康熙玄燁就不一樣了,輔政時期鰲拜已是三朝元老了,且掌握大權,沒有與他對抗的人,所以他對年幼的康熙也就不那麼看得入眼了,藐視之意漸漸公然。

在朝堂之上,鰲拜嚐嚐橫眉怒目,張牙舞爪地當著眾臣的面頂撞小皇帝,呵斥大臣更是毫無顧忌。遇到重大節日,鰲拜也身穿黃袍,只用帽結作為區別。他一次又一次地有挑戰康熙的耐力,更是無時無刻地打擊著對他的權勢構成威脅的人。

無法無天的後半生

鰲拜後期簡直到了無法無天的程度,一點小事就能點燃他心中的怒火,康熙的話更是不能入耳。朝中大臣們也因為鰲拜的舉動而草木皆兵,即使萬分小心,得罪鰲拜都免不了一死,只是或早或晚的問題。蘇納海、朱昌祚、王登連三人是鰲拜屢次尋思中的殉葬品。康熙自然也深知其中奧妙,但是因為手上沒有實權,便召集輔政4大臣詢問意見,希望其他輔政大臣能站在自己的一邊謀求轉機,沒想到索尼、遏必隆附和,蘇克哈知道自己若反對極易惹火燒身,只是沉默不語。康熙氣急了,雖然鰲拜層層施壓,但仍不允許鰲拜所奏,只是批准刑部擬定處罰,即將3人格鞭撻100,沒收家產。康熙十分想把這3人的性命保住,不惜與鰲拜硬碰硬,沒想到康熙破釜沉舟的反抗終究還是沒能改變這3人的慘死命運。這時,一代忠臣的影子在鰲拜身上再也尋覓不到了。

雖然,由於孝莊太后聯合索尼、蘇克哈在後臺運作,是康熙在14歲時終於得以親政,但鰲拜卻不想就這樣退出政治舞臺,,更加肆無忌憚地排擠、處死其他輔政大臣,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蘇克哈,這時候鰲拜擬定了那些莫須有罪名的功夫已經爐火純青了,他給蘇克哈捏造了包括心懷狡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狀,提出將後者凌遲處死。雖然蘇克哈不該殺,康熙也對其極力保護,可是最後還是難免死於鰲拜肆無忌憚之下。這時候的康熙已經逼近將要爆發的極點,鰲拜在民間為非作歹,自己為他背黑鍋,朝中的重臣又被他一個個迫害致死,大清如何繼續下去,勢必會被崛起某種力量推翻,孝莊太后也感到,這鰲拜已經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了。


走進大清朝之鰲拜,一個先忠後奸的逆臣

鰲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