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為何怕和拼多多有接觸

特斯拉為何怕和拼多多有接觸

近日,拼多多平臺上出現了團購特斯拉,比官方售價便宜4萬,可最終特斯拉衝冠一怒表示團購無效,兩個超級巨頭之間撕了起來。

拋開是非對錯來看,棋高一招的拼多多下了一招必勝的“陽謀”。

通過補貼5個客戶一共最多補20萬,就蹭上了特斯拉“高大上”的形象,還吸引了數萬願意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報名(安裝APP),面對特斯拉的反擊順勢又做了一波輿論炒作。

可以說,這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騷操作”。

而這種套路在過去一年內早就被重複了無數遍,從海藍之謎、茅臺到戴森、凱迪拉克,拼多多不惜鉅額補貼用熱臉貼冷屁股,戰略意圖就是藉助大品牌擺脫自身“五環外”、“劣質商品”的形象。

這就像走仿大牌路線的ZARA擠破頭都想往奢侈品商場裡面鑽,而頂流的奢侈品都堅決不跟低端品牌混一個展區是同一個道理。

甚至拼多多的主要競爭對手淘寶,早年也是為了擺脫低端的形象新搞了一個天貓。

當然,上面那些大家都能想到,說一個一般人想不到的。

被拼多多蹭了的品牌很多,特斯拉反應如此強烈,除了其中國團隊公關能力偏弱之外,真正決定性的,是特斯拉走的路線很容易被拼多多拽的露出底褲。

無論是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是賈躍亭的法拉第,這些“新事物”從誕生之初,想要獲得民眾的認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拼多多一樣,的大品牌。

從品牌命名蹭那些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到優先生產高端汽車去蹭頂級超跑,這些新生事物都在試圖通過蹭別人,往消費者潛意識裡面注入自己是大牌的形象,給大家講故事。

而隨著高科技的大品牌形象和護城河的樹立,大家就會開始賣廉價的產品來獲取更廣泛的利潤並建立生態,從Roadster到Model3,從FF91到FF81,從小米手機到紅米,從華為手機到榮耀,從奔騰CPU到賽揚,商家們莫不如此。

雖然Model3憑藉著電動技術,吊打燃油車的性能,但是如果看內飾做工和舒適感,Model3跟同價格的燃油車相比,其實比拼多多還拼多多.......

所以某種程度上,相比於茅臺和蘋果這些通過多年積澱,近乎於一般等價物,根本不擔心被蹭。品牌積澱和護城河還沒有完成的特斯拉,一旦遇到拼多多的剮蹭,內心慌得一比。

甚至越打下去,越會漏怯。

而同樣的道理,放在國際上,也有著相似之處。

佔據科技和文化優勢的國家,喜歡如特斯拉和英特爾這樣的從高往低打,佔據人口和消費優勢的國家,喜歡如拼多多和淘寶這樣的從低往高打。

如果兩者差距足夠大,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兩者差距較小,科技文化領先的國家沒有了絕對優勢和護城河,就會如特斯拉一般不自覺的搞自我封閉,避免被蹭。

嗯,這種不自信,這就是蓬佩奧搞的淨網行動,以及對tiktok和微信打擊的根源,在5G移動領域,美國非常擔心自己紙老虎被捅破以引發連鎖的反應。

而我們面對這個問題,跟拼多多類似,光靠跟特斯拉談判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能靠的只能是消費群眾和其競爭對手給予的壓力。

就像面對國內網民的輿論壓力,特斯拉不得不選擇退讓以保存自身的形象,讓拼多多贏了一局。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下鄉必然會啟動,那麼進入到“五環外”拼多多們的主場,如果蔚來小鵬等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迫於壓力,在拼多多上銷售其低端品牌,那麼在市場的競爭之下,特斯拉遲早也得戰略跟隨。

同理,中國的5G基建和移動互聯網APP,突圍也不能指望靠美國的憐憫,只能通過強大的內部市場,在全球尋求足夠多的合作伙伴反向施加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