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編程學習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多父母有時會覺得自己孩子學習太死板,學習沒有方法,效率總不高,缺乏創造力很是讓家長們頭疼。那麼,通過編程的學習,如何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創造能力呢?

首先,做“項目”不是做“題目”。學校老師“給的問題”,通常有標準答案,但現實生活裡,我們“遇到的問題”不是一個題目,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項目”。例如,遇到“如何幫朋友辦生日派對?”你會規劃一個方案去做,做了發現不可行,你會改變方法,反覆調整,得出一個能做又滿意的做法。做項目的過程,總會遇到跟預期不同的挑戰,所以能不斷練習“問題解決能力”。

第二,要有“真的熱情”,要讓孩子做他真正好奇、有興趣的主題。一般人很難投入去做沒興趣的項目,尤其是被別人叫去做的項目,但是在熱情的激勵下,會投入更多時間,更能在每每遇到挑戰的時候,堅持下去。

第三,大多數有創意的成品,都不是一個人坐在那邊完成的,而是一群人共同合作,相互建立在對方的基礎上完成的,所以要培養孩子合作、分享的習慣,習慣套用別人已經做好的部分成品,放進自己的成品之中。這些同伴最好是不同年齡、背景的人,這樣每人都能提供不同的經驗、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