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祕赫哲族

赫哲族,我國東北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祖先可追溯至6000餘年前,先秦時期稱肅慎,在先秦時稱肅慎、漢魏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黑水。傳說岳飛抗金時,金兀朮被牛皋打的落花流水,沿著松花江逃命,當時有人提議:我們是向東走(赫哲語稱為赫哲勒),就叫“赫哲族”吧。這便是赫哲族名稱的由來。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下游沿岸。這裡江河縱橫,赫哲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我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江中有鰉、鱘、鯰、鯽、大馬哈等名目繁多的魚類,成為赫哲人的衣食源泉。赫哲人不僅以魚肉為食,而且以魚皮為衣蔽體禦寒,故有“魚皮部落”之稱。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富含蛋白質,之前只知道吃魚皮能美容養顏抗衰老,還是頭一次知道魚皮可以做衣服。赫哲族多用胖頭魚、鱘魚或大馬哈魚的皮製作長衣,不僅衣料用魚皮,就連縫製衣服的線都是魚皮。赫哲人鞣製魚皮的技術高超,將一整塊魚皮在木製器具上反覆揉壓使其柔軟。將胖頭魚的皮颳去魚鱗後塗抹上具有油性的狗魚肝油,疊好壓平切成細絲,就是縫製衣服的魚線。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這種魚皮服飾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溼,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硬化,不會蒙上冰。俄羅斯的遠東沿海地區、歐洲北部的沿海居民、日本的阿依努人也曾有過穿著魚皮服飾的歷史,但赫哲族的魚皮服飾文化比較豐富典型,充分顯示赫哲族人民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生產力水平下適應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聰明才智。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如今赫哲族約有4600餘人,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黑龍江省的同江市和饒河縣,是中國僅有的3個赫哲族鄉--街津口鄉、八岔鄉和四排鄉的所在地

坐落於同江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赫哲族文化村,是我國唯一的赫哲族文化展覽館,將自然環境與民族文化融為一體,通過赫哲族村落建築、大型雕塑群、民族宗教、歷史文化、民族歌舞、服飾、手工藝品等內容全面地展示赫哲族的民俗文化,重新復活赫哲族歷史。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走進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門前廣場。釣魚翁、山魂、獵熊、獵歸組成的大型組合雕塑以一個連續的漁獵過程,從不同側面展現了赫哲族悠久的漁獵文化。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赫哲族特有的說唱藝術“伊瑪堪”,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之一。作為赫哲族口傳的敘事長詩,現有50多部典籍,被譽為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2011年11月23日,伊瑪堪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在廣場的右側是一座木刻楞的建築—赫哲展覽館,分別以圖片、標本、模型、實物等形式展示了赫哲族的歷史以及漁獵生產、文化藝術、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民族文藝等。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赫哲族的起源與分佈圖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赫哲族的原始生活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製作魚皮服裝的工具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為我們講解赫哲族歷史變遷的尤秀雲老人,村裡人都親切地叫她“二姑”,去年還曾經為領導人講解過赫哲族的故事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魚皮為衣,生吃魚肉,不足5000人的神秘赫哲族

導航地址:同江市津街口赫哲民俗文化村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2016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年新浪&優酷“享耀全世界”盛典嘉賓,2017騰訊“芒種計劃”百人旅遊自媒體團隊首批成員,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認證達人,窮遊精華作者&探路者,窮遊&途風體驗師,電臺嘉賓,秒拍簽約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