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劉大1984 投機日紀 昨天

本文來源:喜馬拉雅/金融咖啡屋;演講嘉賓:劉大,知乎ID:劉大1984。

投機日紀(toujiriji)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好,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來到天津跟各位朋友見面,來一場面對面的交流,之所以有這個機緣,基於一德期貨為我們提供這個寶貴的平臺,在這裡呢,我們可以相逢相識相知,甚至以後呢,可能經過交流成為很好的朋友。首先呢,在活動開始之前,我提議大家先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一德,感謝小夥伴們的支持。

我呢是第一次到天津,可以說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見到的呢,也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心裡非常高興。剛才在活動之前有幾位朋友做了一些私下的交談,對我呢表示出一點點粗略的理解或者瞭解。

因為你可能在知乎網上讀過我的東西,或者是在咱們一德期貨的網絡公開平臺上讀過我的文章,在這些地方呢,我都是以劉大1984這個名字出現的,這是我的網絡ID,並不是我的真名。很多人在問我為什麼起這麼一個名字?這是因為1984是我出生的年份,我覺得自己是80後,還是比較年輕的,所以我總是標榜這一點。其次呢,在我們家我還有一個弟弟。劉大,劉二,就像電視裡演的熊大熊二一樣,兩個熊孩子,所以呢,我就經常我們在在家裡彼此這樣稱呼,就留下這麼一個習慣。起了一個網名,劉大1984。

那麼今天來到這裡跟各位想要分享了一個題目,叫做:價格波動是有規律的,副標題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其實呢,這個題目是很大的,是非常大的一個題目,不要說我們今天短短一個小時,我想呢,拿出哪怕拿出一本專著來去解構它也是足夠的。但是我們還是勉強地想要去談一談這個話題,或者說很斗膽的談一談對這個話題自身的理解。

那麼在這之前呢,我想先花一點時間對我自己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就是對我的投資經歷做一個簡要的介紹,讓您對我呢加深一點理解。

我是2007年大學畢業,畢業以後呢,當時正趕上一波波瀾壯闊的大牛市,這個老的投資者應該都是印象深刻的!當時剛畢業到了工作崗位以後呢,看到身邊的朋友都在炒股票,心裡還是比較自信的,覺得自己又年輕又聰明,又是大學生有文化一定可以做的很好,這個東西呢無非就是幾根K線嗎,漲漲跌跌紅紅綠綠,學了一點MACD,學了點KDJ就衝進去了,入市的時間不是非常理想,基本上在530進去的,雖然啊2007年下半年還是上漲,但是各位都記得,那是一個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歲月。

雖然牛市中沒賺錢,但是這個08年熊市一來虧的可是結結實實的,我記得當時賬戶最大浮虧達到75%,非常的慘,非常慘烈。你也知道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初出茅廬肯定沒有什麼積蓄,所以虧的是父母的錢。那麼虧損帶給我的呢,不光是一種痛苦,更多的是一種屈辱,還有愧疚的感覺,因為你覺得,你沒有給家庭帶來好處,反而呢帶來了這個負債,帶來了這個傷害。因此,這個內心這種不服輸這種倔強就被激起來了。去年,應該說今年初啊,咱們期貨圈的一位老前輩叫青澤老師,他出了一本新書叫做《澄明之境》。在這本書中呢,它剖析自己的心路歷程,講述自己在投資失敗之後呢,總是縈繞在腦海中有兩個問題。

第一,我的錢去哪?

第二,我怎樣把它再賺回來?

這句話呢說中了很多人的心,基本上每個經歷過投資失敗的人都在苦思冥想這兩個問題,只不過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有些人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沒有找到答案,後來就不了了之退出這個市場;還有些人堅決不肯放棄,一直在默默地求索著,追逐,那麼我以及來到各位現場的各位,我相信我們都是第二種人,讓我們為自己也鼓一個掌,好吧?

2014年我開始在網絡上,然後到知乎網,一開始呢,就是隨便看一看,看看別人答案,插科打諢,並沒有想要專門去寫什麼東西,但是有一件事情改變了我,就是當時有一個提問,一位女士提問說她的老公炒股票,然後或者炒期貨虧了很多錢,現在要把房子賣掉如何如何?

但是我看了之後很難過,因為我覺得呢,這樣的慘劇在生活中也現經常看到,心裡確實是感到非常的難過,因為你有過類似的體驗。

2015年16年曆史彷彿一個奇妙的輪迴,又是一場大牛市,然後緊接一場大熊市,當時我在新聞上看到,我們知道後來去槓桿的過程中很多這個大的富豪都已經經受了很大的損失,但是我並不感興趣那個,我感興趣的是,當時新聞裡報道,很多年輕人也是大學生剛畢業,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的擇業環境並不理想,找不到好工作啊。市場也好,覺得這個地方好賺錢,然後衝進去了。又經歷了跟我類似的這個體驗,我看了之後也非常難過,我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所以呢,就開始不定期的,但是很持續的把自己在交易中積累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就寫出來!

當然呢,不可能每個人都認同你的,因為每個人思想他的思維模式是不一樣的,這個事情呢只能說是有緣者得之。我本人呢也不是什麼大佬或者大咖,也不是大理論家。我也不敢說我所說的東西一定是對的。但是呢,咱們只能憑著良心說,我說東西呢都是真的,沒有謊話啊。我是怎麼想的,我就怎麼樣把它說出來。那麼今天呢,也是秉承了這樣同樣的目的來到現場,跟各位分享一點自己粗淺的理解。

好,我們就正式進入開篇了,

我想呢每個做交易做到一定程度的人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那就是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真的是有規律的嘛?如果沒有規律,那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辦?

上中學的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唱流行歌曲的。記得有一首鄭鈞的歌,但是具體什麼歌名我都忘記了,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是什麼呢?鄭鈞在這個歌的開場的時候,有一句唸白,他是這麼說的,我們這麼混,能成功嗎?

這句話呢,在投資的過程中,或者說,在求索交易之道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我這麼混能成功嗎?

因為交易是一場非常不確定的事業,你不知道你自己這麼做堅持一年兩年三年以後,你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所以呢我的心是飄忽不定,尤其是在剛開始的歲月,在連續止損的時候,在資金曲線陷入回撤的時候,我也有過迷茫困頓。然後呢,懷疑,深深的懷疑,

我需要讓自己知道我走的是一條正確的路,而且我正在以正確的方式邁出我的腳步。只有這樣,我才敢肯定若干年以後我能夠得到一個正確的目的地。

如何評判正確,那就是按照客觀規律辦,古人說的玄一點,什麼:依存天道。但是我覺得翻譯成白話文你就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所以呢,對於市場價格運動規律的探索是每個人都有的想法。當然了,市場的這個流派主要分成基本面和技術派,基本面那一派呢,我們不太瞭解,我也不想多說。但是,我認為技術分析呢,它是有效的。我們從實踐中可以看到很多以技術分析為交易方式的交易員,而且是著名交易員,他們有長達40多年的交易記錄,他們的成功絕對不可能是隨機,或者偶然,或者是運氣,或者是天賦的聰明,而是因為這套體系本身是有一定科學性的,我認為呢,技術分析的有效就已經在事實上雄辯地證明了,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市場價格運動的一部分規律。

注意我們這個定語,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部分規律,它或許發現的不是全部的規律,只是一部分,但是這一部分就已經夠用了。或許他發現的並不是最徹底的規律,只是一定程度上一個皮毛,但是也已經夠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東西解構出來,給大家扒開看一看。最為人所熟知的技術分析理論應該是道氏理論了,大家都不會否認這是一個鼻祖道氏的理論,或者是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等等,這些理論呢,有它自身的合理性,但是呢,它畢竟是很早很早以前的東西,那個時代呢,可能科學技術發展還沒有到今天這個地步,而且在開創這些理論的時候,他們的創始人無一例外使用的都是對歷史進行觀察歸納總結的方法。

也就是歸納法,歸納法呢它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因為歸納是不可能窮盡所有因素的。因此呢,在現在呢,很多人更推崇用邏輯演繹的方式去得出一個答案,也就是說你首先有一個科學的理論,然後以此作為推演,最後得到答案,這樣反而更加可靠一些。那麼我所採用的也是這種方式。

其實某種程度上,我倒希望相信,如果有人能夠向我證明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是完全沒有規律的。如果有人能夠做到這種工作,我覺得我會感謝他,而且很多很多人都會感謝,為什麼?因為它會帶來絕望,你就死心可以了,沒有規律,做不好的。這個東西沒法做的贏,那就完全退出市場,對於大部分來說,這也許是一個很難接受的東西,但是可能是對他的挽救。

不過幸運的是,我們並沒有接受這種觀點。如果我們接受這種觀點,今天我就不會在這裡,在座的各位也不會來到這裡。

在我們這裡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市場是有規律的,價格波動也是有規律的。

那麼有,它是什麼規律呢?從你發現規律到你利用這個規律賺錢,這中間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今天呢,我們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探討這些問題。

第一部分,如何理解規律?

今天咱們時間很短,我這個課件呢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理解規律,我們先把規律進行定義,既然你在談規律,那麼名不正言不順,你先說清楚什麼是規律。

其次我們闡述一下到底是什麼規律;

最後我們闡述一下規律到獲利之間的邏輯

先給您大致的說一下這個提綱。


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好,打開這張圖片啊,我看到有些朋友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屏幕上出現一位白鬍子的老爺爺,如果加一個紅帽子就像是聖誕老人了啊。但是他不是聖誕老人,他是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先生。作為我們中國的青年,應該對馬克思先生呢都不陌生,我們在求學的成長的過程中都受過他老人的啟發和教誨。那麼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呢這種辯證唯物主義是有相當高的價值的,我本人也依然在學習的過程中。

旁邊這三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算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抽象概括,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這三句話可以套用在市場上。既然是哲學,那是放之四海的嘛,市場是物質的,沒有問題吧。市場是運動的也沒有問題吧。市場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哪怕你降到毫秒級,它依然都是變動的,不是穩定的市場,是運動的。

那麼運動是有規律的,這句話就寫了分歧了,那我們說一下到底什麼是規律?到底什麼是規律?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當中,對規律是這樣定義的,它是指事物運動過程中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它獨立於意識之外。那麼在這裡我先跟各位說一個,說一個預防針,就是我們這個課件呢不會有很多的圖表,我們著重的說理,道理。就是這個東西的啊背後的科學依據,所以不會有很多圖表,有一些概念,有一些需要大家理解的地方。當然我們不會把它拆開來講,因為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應該寫過這種馬哲的論文吧,然後其中其中的任何一個單詞挑出來都足夠寫一個5000字的論文了,所以我們不會拆開來講。

我們大概知道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這樣定義規律的,規律有四個特徵,必然性、客觀性、普遍性和永恆性。

所謂的,普遍性和永恆性呢指的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廣泛的適用性。

客觀性指的是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那麼必然性是我們在座各位最感興趣的地方。

因為什麼呢,必然性代表著確定性,確定性代表著獲利的穩定性。在金融市場當中最稀缺的就是必然性。如果你有一分的必然性,那麼利用複雜的金融工具,可以做出很大的財富槓桿放大效應,你一分的規律可以放出十分的財富。這就是為什麼在今天華爾街金融物理學家是最受追捧的人才,而不是經濟學家。因為經濟學家給的答案總是要麼都一樣,要麼都全錯。

那麼受到必然,必然意味著什麼?必然有三種表現,第一,規律的存在,作用以及作用的後果是不可避免的。

也就是說如果因緣都達到一個合適的配比,在事情發展到某一個程度的時候,結果必然要產生,你無法阻擋他。你把種子種到地裡去,給他合適的陽光水分,還有施肥呵護,它就會長成大樹,它就會在合適的季節長出果子來,這是不可避免。

第三,規律的重複出現。

第四,就比如說燒水在常溫下,只要達到100℃,水就會沸騰,我每天可以重複無數次,這些都沒有什麼關係。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就是事物之間的必然聯動關係。A發生,一定會引起B的發生,這是我們最感興趣的。

其實我們傳統的技術分析一直在尋找就是這種規律,比如說,如果出現了紅三兵,就會連續上漲;如果出現了陰包陽,就會如何如何反轉?如果如果出現了三角形的收斂突破,就會引起如何如何。這是我們最關心的,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我管這種規律呢叫做線性規律。就是它是直線啊,這個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變動呢是成比例的,是很容易把握的,我們管它叫線性規律。

但是遺憾的是恰恰這種現象規律在市場中極其極其稀缺。人們為了尋找這個必然性規律,可以說付出了太多太多了,跟您說兩個我身邊的例子吧,這張圖大家都看到是什麼呢?

吃餃子老虎機。很多人都玩過,我是最早接觸它是上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啊在我們這個城鄉結合部周圍,突然如雨後春筍湧現出很多的遊戲廳。那個時候呢,就是攢了零花錢,早飯不吃,然後呢去換這個遊戲幣打遊戲啊打街霸。我記憶很深刻時候,在遊戲廳見到一個上初中的大哥哥,可能他比我大不了幾歲,但是你知道在小孩眼裡大幾歲就是很大的大哥哥,他就玩這個老虎機,那麼他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呢,他拿了一支筆一張紙,玩了之後呢會記下來。

他跟我講,如果出現了兩個梨,一個桃子,就如何如何如何。很孜孜不倦地做著記錄,那個時候我很小,但是這個印象我一直記在腦海裡,現在想起來,他是在試圖尋找這個老虎機的規律。我們知道這是徒勞的。

這張圖呢,是一個電器工程的控制室。為什麼會選這張圖片呢。這是我曾經認識的一個朋友,或者說客戶,他呢應該說知識結構還是蠻不錯的,因為他是90年代的大學生,現在呢,是一個電氣工程師,那麼他自己在電廠裡工作了很多年,也做交易,但是做的並不是很理想。

有一次喝酒之後呢,他跟我說,他一直在尋找一種程序,就是說像控制電廠的機器設備一樣的程序去控制這個市場。假如我先按這個按鈕,再按那個按鈕,然後把這個呢轉兩圈,再拉兩下拉桿,就會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吐出錢了。其實呢他跟我小時候遇見的大哥哥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他這番話給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我說你把這個市場當成這個自動取鈔機了,他當時的年齡已經50多歲了,我當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這位老哥已經無可救藥。

他打開他的筆記本,上面有他自己編的,或者從別人那裡買的所謂的神秘的指標,有主圖指標,有附圖指標,下面疊加三個附圖指標,每一個指標上面都有N條彩色的五彩斑斕的線,對吧?那可能筆記本也稍微老一點,打開之後呢直接頁面都卡死了。就這個需要很大量的計算,我當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這位老哥呢,已經已經沒有什麼希望在投資的路上!他們犯了一個什麼錯誤?不分年齡長幼,不分知識結構,他們犯了一個什麼錯誤,是一個基本的世界觀的錯誤,就是看待世界的原則的錯誤,他們採用的是決定論的思維方式,決定論是什麼呢?

我們也不想作為學術概念去解釋,粗略的說:就是規律加預測,有了規律就可以預測,然後就可以控制。在這種觀點認為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之間都是有因果聯繫的,一切的運動都是由確定的規律所決定的,如果你知道原因就一定可以知道結果。在這個決定論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什麼?就是牛頓的三大定律,運動三大定律。在那個力學體系當中呢,知道了現在或者知道了過去就可以計算現在,知道現在就可以計算出未來。那麼隨著牛頓定律呢,可以用它來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軌道,在十八十九世紀,那是達到了人類智力對自然的一種征服,可以說人類自信心得到空前的提高。

那麼這種思潮呢,一直延續到現在啊,依然在普通大眾當中擁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這位就是科學鉅子牛頓,我們現在呢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偉人,但是呢,它必然是要受到他的時代的侷限,就是它的這個機械論的決定論的這種世界觀。在文藝復興時期,這種觀念確實推進了科學的發展,乃至影響後來的很多很多的偉大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跟博爾的辯論當中曾經說出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他說上帝是不擲骰子的。

雖然愛因斯坦本人是量子力學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但是呢,他卻無法接受量子理論當中的一些關於不確定關於

概率的這個基本結論,所以他認為之所以出現不確定,是因為我們的知識還不夠完備,我們掌握的還不夠細緻,假如有一天我們足夠聰明,足夠發達,我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決定論最盛行的時候呢,甚至有一種思想認為,如果我們在某一個瞬間掌握了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地球上所有的質子,它的位置和動量,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牛頓定論定律來計算出以後的發展情況,所以這個世界是命定,這種宿命論的一位。

然而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20世紀後半期,人類的科室有了新的進展。我們對世界的本質和運行的規律呢,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所以我們要把這些科學的工具拿過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科學和哲學是不分家的。哲學指導科學,科學又反過來促進了哲學。跟馬克同時代的偉大的導師恩格斯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當中的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者也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形式。就是說你要與時俱進,你不要老是沉浸在老祖宗的犯過錯誤裡面。

那麼我們今天要談到這個劃時代的發展是什麼呢?


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就是接下來要說的混沌分形以及冪律分佈。混沌理論呢,被認為是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以來在20世紀物理學的第三次革命。他所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界非線性過程中內在隨機性所具有的特殊規律性。這個說起來比較拗口啊,首先它研究的是非線性過程,就是說呢,它並不是直接的那麼可以導出結論的,它的變化可能是指數的,可能是符合其他的變化規律,並不是必然的。內在隨機性就是說,它這種隨機的出現並不需要外力的影響,或者是因為這個其他元素的干擾,而是它自身的運作就會產生。

但是這種隨機又有一定的規律,隨機的規律是很有意思的。混沌理論是如何提出的呢?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發表了論文,叫做確定性的非週期流。他第一次從確定性方程中得到了隨機性的結果,這裡是一個矛盾啊,確定性的方程,可以得到隨機性的結果。在它的方程當中呢有三個具備非線性關聯的自變量。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因為本來氣壓呀、風啊、降水啊就是會有相互作用的。那麼通過計算卻發現呢,當初始值發生微小改變的時候,方程的解出現了非週期震盪。震盪這個字眼,我們做交易人都很熟悉啊,震盪行情,但是這裡的震盪不是那個震盪啊,指的就是一種啊不穩定得非週期的這種循環表現,那麼混沌理論理論被形象地稱之為蝴蝶效應,這個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就是說啊一隻蝴蝶扇動翅膀,甚至有可能會引起一場很大的風暴。 蝴蝶效應。

最廣為人知的混沌效應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三體問題,咱們中國有一作家,寫了部小說,《三體》還得了一個國際的知名獎項,非常了不起。那麼三體是什麼呢?簡單說一下牛頓所計算的天體運動軌跡,它是一個二體問題。比如說月亮圍著地球轉。這個東西呢是很好計算,但是如果再加入第三個天體,情況就會變得非常複雜,它並不是說再加一個軌道就可以了,或者說把地球對月球的吸引力除以二就可以了。不是那麼簡單。因為三個個體之間彼此都會相互作用,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圖表,圖像。一開始的軌道似乎還有跡可循,但是隨著發展到後期呢就陷入了這個非週期的震盪,一種混沌的狀態。

所以說三體問題到現在依然是無法解決的,因為它是混沌。我們可能由此想到,其實在金融市場中也有一個類似的三體。這三體是什麼呢?分別是預期、交易、還有價格。我們可以想想,它們之間是有著非線性的關聯的,是有相互作用。預期改變之後人會根據預期去進行交易,那麼你的交易行為自然會導致價格改變價格改變了,你的預期又發生改變。這是一個循環,反過來講也是一樣的,那麼價格改變了不同的交易策略,根據價格的改變就會產生交易行為,比如說趨勢跟蹤的追漲殺跌或者止損,那麼你的行為發生改變之後,心理預期也會隨之做出調整,那麼預期的調整又進一步改變了你對這個價格的估值,它的估值又改變了,所以說它們之間從每一個點對另外兩個點都有相互作用,最終的結果那就是不可預料。

混沌理論擁有巨大的價值,就是它徹底的粉碎了決定論的幻夢。它讓人們認識到了,即便是你給出一個完全確定性的動力學方程,你依然會出現類似的隨機性的不確定演化結果。這就從根本上打破了對預測未來的幻想,所以說世界它不是命定,不是宿命論的,它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演化論或許更符合實際的情況,達爾文先生提出的演化論,一開始在生物領域,實際上我們知道對於這個社會領域還有同樣的價值。那麼我覺得呢,呃混沌理論帶來了對這種絕望不是什麼壞事,因為絕望是一種解脫,我們說很多說這個人呢哀莫大於心死,其實我覺得先不死才是糟糕的,如果早早的就對於預測未來死的心,從此從一條錯誤的道路上撤下來,不要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打井,反而是一件公德是一件好事。

當然了我們也不是絕對的否定預測,比如說今天啊,大家都知道,可能這兩天天津會有大暴雨,大家都惴惴不安,這是我來之前做課件的時候呢截了一個圖,就是關於天津的天氣預報,那時候可沒告訴我會有大暴雨,那麼天氣預報現在我們的這個這個氣象模型已經非常精密了,技術手段也非常發達,有天上的衛星啊等。那麼、實際上在比較短的週期內他是可以預測,我們說這個混沌,它指的是長期性狀不可預測,在短期在這個影響的演變還沒至於到啊不可收拾之前,還是有一定的預測性。就比如說我們現在在金融市場上有一些高頻的,非常非常的高頻的那些交易技術,還是能夠抓住一些微觀規律,所以我們不能夠絕對的否認它,只不過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交易者啊這個東西是沒有意義。

說完混沌啊,說的似乎悲觀一點,他帶來了絕望,但是呢,這個老子曾說過嘛,福禍相倚,絕望正是希望的源泉,為什麼呢?因為在混沌之中有分形,在混沌之中呢包含著分型,分形可以看作是描述混沌的一種數學工具,具體的說是一種幾何工具,它揭示了非線性系統中當中有序與無序的統一,確定性和隨機性的統一。可以說他在看似矛盾的兩個東西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所以說我們對這東西啊是非常的重視。最早提出分形的是法國數學家,他叫做曼德爾布羅特,在1975年他寫了這本書,隨後呢1982年作了修訂,因為這本書寫的太晦澀,人們接受不了,所以1982年他做了一個修訂,命為自然界的分形幾何學,正式宣告了分形理論的誕生。那麼分形是什麼呢?


劉大:趨勢跟蹤憑什麼獲利?



簡單說就是一些非常零碎的破碎的圖形,但是呢他們又有局部和整體的自相似性。這種結構啊在自然界中有著非常廣泛的分佈。咱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小,小到花椰菜,這可能是美國的花椰菜,咱們中國的可能不長這樣,反正我吃的花菜不長這樣。不過不管是哪一種品種,它依然都是有分形特徵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花椰菜上面有無數的小的螺旋狀的突起,這每一個小的凸起呢,你把它放大,就變成一箇中型的突起,把每一箇中型突起在繼續放大,就變成一個大型的凸起,這就是局部和整體的自相似性,也被稱為自放射性。

那你說這東西太小了,大的呢,大的也有。這是一張google地圖,具體拍的是一個河流還是山脈,我也不是很瞭解,但是看起來都像,是不是?我們知道小的時候呢,可以看到很多人做盆景,那小的盆景就像是微縮的一個自然,把大的自然進行微縮就變成了盆景,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每一個支流,你把它截取出來進行放大放大放大,放到和這個圖圖片同樣大會,看到他們幾乎是無法區別的,你無法區別出來。因此小的時候我經常玩一個遊戲,就是把一些螞蟻抓起來,然後扔到這個我爺爺的假山裡面,做到這個盆景裡面,讓他們建立王國,但是他們都很不給面子,從來不在裡面好好地生活。

那您說這個山川山脈,河流啊離我們太遙遠,沒關係,近的也有。就在你的身上。我們人體的血管,尤其是最明顯的就是我們這個肺,肺部組織也是以分形的結構,構造而成的。我們看到由主幹道啊有分叉,分叉上面呢又有分支,一層一層就像樹幹樹杈和樹枝乃至樹葉一樣。他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結構呢?因為我們的胸腔它的空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為了呼吸長一個這麼大的胸腔,是不是?只有採用分形的結構,才能在有限的3D空間裡面容納下近似無限的平面。

你把你的肺泡如果一個個羅列起來,鋪開,它的面積相當於你的肺幾乎是無限的,這就跨越了有限和無限的隔閡。我們可能都聽過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大學教授跟孩子們講要如何的如何珍惜時間,那麼先拿一個盒子,然後旁邊有大石塊、小石塊、粗紗、還有粉末,問你應該怎麼放?正確的做法呢先放大石塊在放小石塊在放輸沙,最後放粉末,其實就是這樣道理。因此說大自然採用一種最聰明的最高效最節能的辦法去構造我們自身,所以呢不要覺得分形是一種很稀缺的很罕見的東西,不,它是自然構造的方式,甚至我們可以用詩意的語言來描述啊,它是造物的行為方式。

那您說這一些啊都很好,都分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是在市場中混飯吃的。

彆著急。市場也是分形。受到曼德爾布羅特的啟發,1991年,一位美國的這個專家他在總結了有效市場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正式提出了分形市場理論,至於這個理論的具體的細節,我們在這裡就不展開了。需要強調的就是他認為有效市場理論呢,是不健全的,是不全面的,因為金融市場的信息接收程度和投資時間尺度,對交易者行為的影響是很大。

所以說不可能交易者變成完全理性的人,對同樣的信息做出同樣的反應,因為他們掌握的數據不一樣,掌握的信息不一樣,對於信息的理解和提煉不一樣,那麼他們反映的級別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幾分鐘就做完一單,有些人呢可能好幾個月,這些原因導致了市場呢呈現典型的混沌特徵,隨後又有一大批科學家做了研究,那麼現在我們可以確鑿無疑地說,而不是懷疑的說,金融市場它就是一個混沌系統。在這其中分形是非常普遍。在分形當中呢,有一種有趣的規律,規律這個關鍵詞終於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耳朵裡,請各位細聽。

在曼德爾布羅特發現分形之後,他研究了棉花期貨的價格波動,好像是命運註定的啊,他幫我們研究了一下當時美國的這個棉花期貨,他發現呢這個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在分鐘、小時、日、周、月、等不同的時間尺度上具有自相似性,我們現在聽著話說,你這不廢話,我們都知道。你把這個圖截出來,如果你不告訴對方這是一個什麼時間週期的話,對方可能根本就看不出來,因為他確實有非常非常大的自相似性,是不是?去年大概也是這個時間,我在煙臺聽了一次葛定臣老師的這個演講,也是在一德期貨啊

,共同舉辦的活動,那麼當時呢葛老師說了一個觀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為他是做短線的,做交易員的培訓是做短線,他們是看一分鐘圖,他說呢把每一個交易日轉化成一分鐘圖,大概有200多個K線,那麼一年在日線上也是200多個K線,所以他提出一個理論,假如你能做好一天你就能做好一年,假如能做好一年你就能做好一天。

當然我們知道了對於交易者來說,這個交易時間週期並不單純是一個理智的問題,很多交易者呢,他的習慣,他內置的這種時間框架是有很大的天然的這個侷限的。不要說從一分鐘轉化成一年,就是一分鐘到五分鐘,對很多人都很艱難,雖然他是有這樣一些疏漏啊,但是我覺得葛定臣老師這個話已經反映了分形的這種精髓。

那麼我還是繼續說這個曼德爾布羅特,他發現分形之後繼續做了一些統計研究,他怎麼研究的呢?他是計算這個價格的啊收益率啊,收益,所謂收益就是說用當日價格減去數日,或者數週之前的價格統計這個之間的變化幅度。

然後他把統計結果畫出一個圖形,結果,他得到一個區別於正態分佈的奇怪的曲線。

正態分佈我們都知道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東西,這種曲線的分佈呢有違它,被稱為肥尾分佈,那麼我呢就是把這個他的這個類似工作,給大家做一個重現啊。大家在圖表上看到的在這個圖片上看到的是什麼?是上證的價格曲線,在下面有紅柱和綠柱,這是什麼呢?這就是統計了30天的收益,用當前價格減去30天之前的價格,他們之間有多大的變動幅度,在下面用紅柱和綠柱進行表示。

如果是上漲的,那麼自然這個數是正值,如果是下跌的自然這個數就是負值,所以就會有這樣的分佈。那麼我進一步把它轉化成收益率,因為這個點數在不同品種上難以量化,在對於上證指數來說50個點沒有意義,但是對於豆粕來說就很大的意義,所以難以集中統一,我把它們轉化成收益率。怎麼算呢,就是剛才說的這個收益?今天減去30天以前價格再除以30天價格算它波動了百分之多少?剛才那個算出來的是波動了多少個點,這裡算出的是波動了百分之多少?大家看下面啊,可能比較模糊啊10%,20%,30%。

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在30天之內波幅超過30%的就已經非常少了,20%的呢也不是很多,那麼我統計的是2000個交易日,結果如何呢?我們可以畫出這樣一條曲線,這個是肥尾分佈曲線,他典型特徵呢就是

尖峰肥尾,尖峰長尾,他這個從峰值下落的速度是非常陡峭的,但是下滑之後呢,它所延伸的範圍呢是非常長遠,尖峰肥尾分佈?我們可以看旁邊的統計,在30天內波幅超過5%的有980個數據,10%的有450個數據。

那麼、收益規模越大,數據量的越少,超過35%的就只有一個數據。也就是說規模越大,數量越小,而且之間呢,呈現一個啊,這種曲線的分佈啊冪律分佈。我們還是已經說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再捋一下這個思路啊,我們從混沌做到了分形,從分形提煉出冪律分佈,分形和冪律分佈具有不可割裂的聯繫。為什麼呢?因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分佈的情況,它本質上反映了你觀察尺度的變化,對於你所獲得的信息量所產生的影響,你的尺度越大,你所能夠檢顯出來的這個符合條件的信息就越少。

從統計的角度講就是這樣,尺度越大數量越少,反之尺度越小則數量越多。而且他們之間會成為一個成為呈出現一種比例關係。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分型具有自相似性,整體和局部的自相似性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這是從統計的角度看來。那麼從自組織的角度,也就是說這個現象形成的過程,去看為什麼這樣?要體現一種馬太效應。

什麼叫馬太效應呢?在這個聖經裡有這個話啊就說已有的還要在加給他,沒有的,連他已有的也要奪去。那換成我們俗語就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比如說北京上海啊廣州深圳這種大城市,它的資源很多,於是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衝到這樣大城市,那麼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更多的機會,這些城市就不斷的擴張,越擴張就越有更多的人湧進來。因此大城市和小城市發展的就非常的不平均,這就是馬太效應。

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也會有這樣的現象,所以說我們從統計上和自組織的過程上做一個解釋,冪律分佈呢是一種非常廣泛分佈的規律,它你看我這張頁面上呢有這麼多的字數,我當然也不想把它們通通念一遍,我想告訴您的是,它的分佈是如此廣泛,令人驚歎。

他在物理學、地球與行星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生態學、人口統計學、與社會科學乃至經濟與金融學領域都有這個廣泛的表現。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衛星呢在宇宙中航行可以拍到很多這個星球的畫面,從衛星傳回這個火星的表面的圖片出來了,然後科學家呢做了一個統計,發生什麼?在火星上以前可能是有水存在,所以有河道,就像剛才咱們看的照片有山脈和河流一樣,那麼科學家統計一下發現,大的支線大的主幹和小的支流,它們之間的比例啊呈現冪律分佈,也就是說這個河流裡的水流量如果每上升一個層級,那它的數量就會減少相應的層級,在火星上也是有冪率分佈。

而且呢我們現在的科學已經可以證明在銀河系中,恆星它的體積增大一倍,那麼它的數量就相應的減少多少,他們之間呢又呈現一個有趣的冪律分佈,就是恆星越大,那麼呢數量就越少!因此當你聽到這個話的時候,我不知道你的心中會有什麼樣的感受。那麼來到這裡呢,我就跟您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當時在瞭解這些知識的時候呢,其實腦子裡只有兩個字天道。雖然呢現在這個社會你說道道道,雖然感覺你神神叨叨,但它確實給我這樣的觸動,因為這個東西並不是在你的犄角旮旯裡可以見到,在宇宙中,銀河並不是今天形成的,它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對吧?在這個實踐的過程中,時間他遠遠的超出了我們有限的生命,不需要我們去懷疑他。

所以說呢,我認冪率分佈呢,非常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談到的時間和空間上的普世性。老子說大道泛兮,豈可左右,泛兮啊就是非常之普遍。如果您對這樣的東西依然信不過,我覺得在生活中也沒有什麼東西還可以值得我們相信。我需要找到一個點,給我支撐,給我寄託,讓我看到它是宇宙的真理啊,普遍的法則。

那麼剛才說了很多關於冪律分佈的普遍性,這裡呢給出幾個案例。這個是校內網的應用開發商,這張圖片可能像校內網,現在大家都不玩了,是不是啊。只是做一個代表,就是校內網上比如說有比如說有一百個用戶啊在上面呢又有很多很多的開放應用,這裡又體現了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前幾個最火爆最受人歡迎的這個應用啊佔了大部分客戶,其餘的啊,零零散只有幾個人玩,但是呢他們分攤了啊其他的客戶。再比如說在微博上,大V和普通人,他們的粉絲又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而且這個曲線會落在這個冪律上面去。姚晨微博女王,她可能有非常非常多的粉絲,但是作為普通人,你可能只有幾個人關注你,而且還有可能是這個,什麼機器粉是吧?再比如說世界富豪的排行榜,這個東西不可能有人為干預吧,不可能有一個人在調節,這些財富的分配吧。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客觀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說你的錢太多了,對吧?不行,你少一點,沒有人去控制,但是呢,最終卻出現了冪律分佈。

財富每上升一個量級,這樣的富豪就減少多少。成比例的變化。還是那句話,大道泛兮,豈可左右,不需要我們去懷疑,因此我認為冪律分佈它是符合我們對規律的定義,符合規律的四大特徵,就是時間和空間上的普世性,然後是客觀性,再然後是必然性。只不過這裡的必然性,它並不體現在單個客體在某個特定時間上的表現,不是說,只要怎麼怎麼樣就一定會怎麼怎麼樣,他並不是這樣。對於單個客體在特定時間的表現,它是沒有作用,他是不能給我們提示的,但是就整個系統而言呢,雖然單個客體的運動和狀態是偶然的,但是在大量的重複中它是必然的。

從整體上來說,某種現象一定會發生,一定會有。因此我們前文第一部分講,如何理解規律,又說了決定論,又說了對規律的狹隘的錯誤的理解,線性規律。直到在這裡我們算是揭開了。揭開了一個謎底,我要說的是統計規律。其實決定論的所謂牛頓經典力學的那種就被稱為力學規律,力學規律和統計規律是不矛盾,而且是互補的,統計規律是隨著熱力學誕生的,熱力學嘛,一般是研究比如說研究啊一個氣球裡面有很多的氣體,我們無法知道每一個氣體分子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整體,去統計它們的平均性狀,氣壓溫度啊如何如何,統計力學隨著熱力學的發展,衍生出了統計力學,所以統計規律呢也正式踏上歷史舞臺。

二者之間並不是誰否定誰的問題,而是一個互補的並行的問題。所以說我認為市場中可能你發現不了歷史規律,因為混沌把它給否定,但是混沌的分形帶來了冪律,給我們送來了統計規律。統計規律也是規律,是不是?這個統計規律的定義啊是我直接從百度百科上抄的,大家看一下就好。那我們知道在統計規律,它是對大量偶然事件的整體起作用的規律,表現出這些事件整體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那麼冪律分佈呢就是一種統計規律,這就是我的謎底。

最後我們進入第三部分,我們今天講的是比較快,因為晚上啊,大家還要回去,九點鐘準時打卡上班,是吧?我們也留出一些時間做一些交流,所以我講得比較快。

最後我們如何從這個規律中做出獲利,把獲利從裡面榨出來。怎麼做呢?您說的都很好,都很對,都很科學。我們信。那麼接下來如何用它來賺錢?那麼這牽扯到這個趨勢跟蹤交易的一個盈利的核心,當然這個不敢說是絕對真理,這是我的理解,我把它拿出來,您可以聽一下啊,是不是對你有幫助?還是回到這張圖,這是上證30日的收益規模統計。我們可以去想,這個可不可以看作一個交易系統?假如我每天都開倉做多買入一份,然後30天以後把它賣掉,不管這個過程中盈利也好,虧損也好,那麼下面的紅綠,這個數字就是我的盈虧狀況。

這個可以理解吧?今天買每天都買每天都買,然後持有30天賣掉,每筆紅綠都是我的一筆單子的結果,那麼最終這個交易績效什麼樣子?除了支付的手續費,基本上就是跟這個指數波動完全一致。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交易系統。

OK我們嘗試著把它做一點改造,您去想,我剛才把它轉化成收益率,然後做統計,提煉出一條冪律的分佈曲線,是吧?那個收益率呢我是取了絕對值的,所以都是正數。如果我把這些獲利和虧損分別進行統計,那麼會出現什麼?出現兩條曲線,一條在上方是正,一條的下方,下方是負的兩條冪律曲線,是這個樣子。

這個比較細的,大家需要理解一下,上方呢是獲利單子,下方的是虧損的單子,把它們分別進行統計,就會出現兩條冪律分佈。那麼我們把它又做了兩條豎線,兩條豎線區分開,這是大型獲利,這是大型虧損,這是中型獲利,這是中型虧損。這是小型獲利,還有小型虧損。那我們剛才說過了,這個系統是沒有意義的,基本上完全複製的指數的波動。

好,我們現在只要做一個稍稍微很簡單的改變,我們加入一條紅線,這條紅線的名字叫做止損,然後就會出現一種什麼效果呢?

類似於古人所說的田忌賽馬的效果,從對等變成了不對的。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小型的獲利也許並不能夠覆蓋虧損,但是中型的獲利呢它可以覆蓋虧損,小型的獲利覆蓋不了這些部分,但是沒關係,我們還有大型的獲利,用你的上等馬去打中等馬,中等馬去打下等馬,總之出現了一種淨差額。就是虧損和盈利之間因為一個小小的改變,出現了淨差額,交易絕對不是不虧的藝術,而是正確的虧損的藝術。我們的交易的錢並不是獲利,獲利不是你的利潤,獲利減去虧損才是你的淨利潤。

對吧?我們追求的是這種淨利潤,所以你只要加入這一個紅線,就是從很大程度上扭轉你的交易業績。那麼

如果我們把開倉也做一點優化呢,我們不要每天都買,每天都買,好不好?我們只在特定的情況下才開倉,那麼這個系統又會變成另外一幅樣子。基本上一個簡單的交易系統的構建過程就出現。這裡面並沒有加入很多複雜的思想,你只是單純地運用了規律,那麼為了更直觀的體現這種效果,我用文化財經做了一個簡單的這個,編程跑了一下。

要跟大家說一下,就是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波幅過濾系統。對銅從1990年做測試啊,到現在,每次呢只做一手。這個系統啊非常簡單,非常簡單,大概只有五六行的代碼就可以寫了,非常簡單,為什麼要這麼簡單呢,我不希望他做的很複雜,因為如果它很複雜之後,你就不知道是因為複雜而成功,還是以它簡單的規律讓它成功。對吧?就像成龍說的,你duang加了很多特效進去,最後他成功了,你不知道是duang還是它本身就很健康。越簡單越粗糙,越不加修飾,依然有效,我們才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這背後規律原生態的力量。

就這個女孩子不需要化妝就已經很漂亮,那麼畫一下妝稍微優化一下,那會更漂亮。

我們看一下這張圖,這是這個交易系統測試的這個結果,盈虧的一個分佈,那麼我們需要說一下是在這個系統當中,我們沒有加入固定金額止損,就是說沒有一個人工的干預,完全讓系統自己去跑。但是他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一個什麼?斬斷虧損的效果。當交易對你不利的時候,這個系統就會把你帶出市場,這是趨勢系統義務,應該做到的事情,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有密密麻麻的虧損,密密麻麻的虧損,大量的單子都是虧損,但是您再看一下左邊的欄目,基本上所有的虧損雖然沒經過人工的主動干預,但是他們基本上都出現在8500元以下,就是不需要你主動砍倉,當系統自身它的交易信號平倉信號把你帶出市場的時候就出現這種效果。

那麼換算成銅的話,他基本上每手不會虧損超過1500個點。因為銅的波動率很大,你覺得1500很大嗎?其實真的不大,對於銅來說真的不大。那麼我們再回頭看一下獲利,很驚奇的發現,對於獲利來講,第一個擋,這種擋是系統自然生成的,就是統計一下,大的概率啊第一個檔就出現在33000元左右。相對於這個8000元要高了好幾個檔次,是吧?基本上三倍。四倍的樣子。就是大部分的獲利,然後有小部分獲利出現在3萬4到7萬六之間這個檔,然後極少的兩次獲利,這是大行情了。

出現在這個十一萬十六萬左右這個範圍。那麼這裡體現了什麼呢?這一張盈虧分佈啊,就已經非常清晰的把趨勢跟蹤,它的核心理念說出來,斬斷虧損,讓獲利奔跑。在這裡面呢,這條清晰的紅線已經是非常明顯,我想著密密麻麻的黑點啊,已經是非常的明顯。那麼我們看一下它的數據啊,數據是平均獲利除以平均虧損大約是3.6,勝率是44.8%,這已經非常高了,說實話非常高。因為現在這個市場應該是越來越難做,早些年呢,勝利可以達到45。後來呢他35啊,這兩年呢,恐怕還要更低一些,因為市場在進化,這是必然的。那麼平均交易週期呢啊33天,做多和做空呢分別是70天和63天,也就是說交易信號不是很多,一般30天才會有一次交易,一年也不會做多少次。再看這是一張損益曲線,非常簡單,沒經過優化,每次

開倉只做一手,所以並不會因為倉位的變化而產生這個,贏衝輸縮的效果,在獲利的時候追加更多倉位賺得更好看一些,理論上來說經過優化是做得更好要好得多,那麼我們這裡就給大家看看他的這種,怎麼說呢強韌性強韌性越簡單越有效的強韌性。

我們可以看到呢,這是波動性非常強的歲月,那麼從這以後呢基本上是2012年以後的時間了。從這兩天的走勢大家也看得到,沒錯是下跌趨勢,但是您這種下跌也好,好意思說是下跌趨勢,只要跌一點就立刻漲回來,他這個是一種震盪型的不流暢的下跌,但是即使是這種變態的行情,它也可以保持是正向收益,所以說這個系統真的是啊蠻強韌,但是它又很簡單,只有6行大概是六行代碼。

這種獲利的背後體現了什麼?我們從數學上對它進行闡釋,它體現了正期望值。

正期望值,可能咱們做交易者的人都會有所瞭解吧。正期望值是真正的數學魔法,他可以把過程的不確定性變成結果的確定性。這個正期望值的公式怎麼計算呢?就是用你的成功率乘以平均獲利,減去你的失敗率乘以平均虧損,那麼進一步把它進行簡化,就是勝率乘以盈虧比。比如說咱們剛才那個系統勝率是0.45,盈虧比是3.6,相乘就可以計算出你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是正的,那說明你每次開倉,雖然這一筆的結果不一定是賺錢的,但是你可以預期的收入是正是正收益。

賭場老闆之所以久賭必盈,靠的就是正期望值。我們看一下這張圖片。這是賭場的照片。在賭場有無數的賭桌,無數的賭檯,每一個檯面上每天都在不間斷的上演著賭博,但是賭場老闆卻不會憂心忡忡,他也不會盯盤,他不可能跑到現場盯著你下注,他可以吃得飽啊睡得香,為什麼?因為有數學,數學就是他的僕人,幫他往家裡賺錢,他是有信心的,久賭必盈,只要足夠久,只要積累到足夠多的數據樣本,那麼它就一定可以賺錢。就是賭場說不怕你不賭,就怕你不來,只要你來了,你就會賭,只要你賭他就會贏。

所以呢,我們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說了這麼多,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因為這個市場是混沌,所以會有分形。因為市場是分形的,所以會有冪律分佈。因為有冪律,那麼配合交易系統和止損行為,你就可以做出盈虧比。勝率就不要太考慮了,勝率你做不出來,因為混沌已經否定了他。有了盈虧比,你就可以做出正期望值,有了正期望值就可以久賭必盈,這就是獲利的邏輯。我們可以有信心,我們可以對趨勢跟蹤有信心,因為什麼呢?因為混沌不會改變,分形不會消失。 趨勢跟蹤,具有堅硬無比的科學基礎。

如果科學都不能給你信心,那我不知道什麼東西能給你信心。在絕望的歲月裡,只有對這種科學,對這種道的絕對信仰,才會給你信心堅持下去。所以說呢,技術分析它絕對不是畫兩條線那麼簡單,別人劃線咱也劃線,為什麼有人劃線成功,有人發現不成功,是因為咱畫的線不夠好嗎?

前兩天我遇到這個事情,我分析這個當時是看這個大盤指數,當然現在這個上證指數漲起來,前段時間是有一個下跌的,我們畫一條上升的趨勢線,然後跌破了,說會不會引起一場這個牛熊的轉換?我當時畫一張圖,然後呢很多人挑我的毛病,說你沒有連接這個最低點! 趨勢線的定義是要連接最低點。

其實你畫一條趨勢線的,你是為了要丈量這個市場大致的方向和高概率的可能性,是不是一定要在最低點,意義不大。那個最低點可能是隻有很稀少的幾筆成交,你把它畫那有什麼用呢?他能夠給你提高多少準確性和分析的這種確定性,但是人家是挑這個理。這個是什麼?這個是找錯細節了。在不需要你努力的地方瞎努力,但是在背後東西卻沒有下出足夠的努力。

我們做技術分析,做圖形分析,現在圖形的背後還是數學,是吧?

我們從事數學,那麼在數學的背後是物理學,就是我剛才說的這種期望值背後有冪律分佈。在物理學的背後是哲學,就是你相信決定論還是演化論?

這是一種世界觀的改造,其實世界觀的轉變是最難最難的。因為他是潛在你的骨子裡的,你自己並不認識到你採用的決定的思維在看待市場。比如說今天我是坐飛機過來,我們知道飛機最難的時候是什麼?就是起飛的那一瞬間,它需要非常大的動能,這個發動機發出非常大的轟鳴,他才能克服地球的地心引力,然後飛起來。

思路的轉變,思維模型轉變,就類似於這個起飛,你需要非常大的動能才能改變你的信仰,扭轉你的思維方式。你是相信決定論還是演化論,好,你相信完了之後呢就完了嘛。口頭上的相信是靠不住的,你需要把它內化你的內心,從內心深處轉變自己,所以在哲學的背後呢還有心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能誇誇奇談之後呢,最後發現在落實到心態上還是會有問題。所以它是一個遞進的關係,

技術分析絕對不是畫幾條線那麼簡單,在這裡呢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就是說啊美國有一位機械工程師,在那個時代呢這個機器啊,還是非常大的,我們知道這個電腦呢是由一開始是二極管,然後來做非常大。

有一天呢,這個機器壞,他就請了工程師來看一下,這工程師在這個廠房繞了好幾圈做了檢查,最後呢在其中一個地方用白色粉筆畫一條線,他說把這個蓋子打開,把這個線圈減少十圈,完事。好,收費多少?收費1萬美元諮詢費。這人就說了,老師您就畫一條白線,就收1萬塊錢,太多了。這人說話一條線只要收一美元,但是這條線畫在哪?要收9999美元。

技術分析同樣道理,這條線是不值錢的,我記得很有意思,是就是跟一個產業的一個企業老闆在一塊聊,然後他就跟我講,他說:你們呢拿出兩條線,就讓我做投資,我是不能相信的。 你看某某公司給我的報告這麼厚一摞呢“”是不是?

但是我覺得呢其實本質上無論這個報告再加厚 一摞,它依然不能夠給你提高多少的確定性,這個我們是不需要否認。當然我們不否認研究產業調研的價值,但是落實到交易上其實無分伯仲,誰也不需要啊這個抬高誰或者鄙視誰啊,最終呢,我們還是落實到趨勢跟蹤的靈魂上來,剛才我做這個系統非常簡陋非常簡陋,但他依然可以賺錢,而且呢還不錯啊,還而且還不錯。

範K撒普博士呢,反覆地表達這樣的觀點,在這個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他說過後來出本新書叫《超級交易員訓練法》,他又說了一次就是說呢用一個隨機入市隨機開放的系統,就像咱們剛才說的每天都買每天都買,無腦買啊,隨機入市,然後配合寬止損,配合一個趨勢跟蹤的平倉策略,那麼這個系統依然可以賺錢,當然賺了很小很小的錢。

不過您要考慮到期貨市場賺錢是很難的。根據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連續三年獲利的啊,只佔千分之幾,這很難的,那麼這樣一個無腦的系統可以不虧錢,就已經勝過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那也很不容易,是不是?

它並不需要你付出多少智商,它只是因為符合了自然規律,這是規律的力量,這是規律的力量。在趨勢跟蹤流派當中,最強調的並不是神秘的交易系統,我們現在很多做交易培訓,大部分的把目標放在這個交易系統上,交易技法上,然後很多人呢也是希望瞭解別人是怎麼做的,您是怎麼做的,把這個方法告訴他,但是呢我認為這個是沒有什麼效果,沒有什麼用處。

就是我在咱們的講座開始之前講的,我為什麼要在知乎上還要寫文章?因為我想分享一些理念,分享一些東西,我當然不可能在這種公眾平臺上把核心策略說出來。所以我更寫的東西呢偏重於理念和心態方面,我覺得這個東西其實是真正能夠幫助人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同。

趨勢跟蹤最強調的不是交易系統,而是什麼呢?而是一句爛大街的俗話,就是斬斷虧損,讓獲利奔跑。無論你說破天啊,說破一萬,最終你還是要落實到這句話來。只要是你以這種原則去賺錢,那麼不論你是用基本面構建交易體系,交易信號反饋和調節,還是用技術分析,那你都是趨勢跟蹤流派。

不管你是不是用了這個海龜法則,無所謂,只要你這原則是這樣,那麼都屬於都是趨勢跟蹤流派。所以說交易這個東西說複雜也複雜,如果展開了詳細說好幾天也說不完,但是說簡單也簡單。總結起來八個字,是吧?該砍能開砍,該拿能拿。說簡單也簡單,但是這八個字當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該,一個是能。首先你要經過很長的學習才知道什麼時候該開,什麼時候該拿。其次呢你可能要經過更長的時間去真正做到能砍能拿。是吧?

很多人在投資的頭幾年就已經完成了交易系統的構建,不管是買來的學來的,還是自己研究出來的,但是後面也可能要花很多很多的歲月去完成自我的一種思維方式啊或者心理模式的一種轉型一種改變。

因此很多人說交易是場修行,這個也確實是毫不為過的。我認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絕對不是一個單維的因素可以造成,是一個多維的,是一個系統,系統性的工程。不是說你做好了一兩個點你就成功了,而是一張網,而且是一張立體的網。所以我提出了一個說法,叫做金字塔型交易者,你作為一個交易者,要把自己看成一座金字塔。這個塔呢有四個支點,分別是交易理念,交易系統、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這四者呢是相互關聯的,交易理念是根本。

前兩天我剛寫了一篇關於交易策略的一些小想法,也是發給咱們一德期貨的這個網絡平臺上,理念推導出策略,策略落實到具體的系統,系統要配合資金管理。資金管理就像一個汽車上的油門剎車,那麼交易系統呢就像方向盤是吧?而理念呢是造車的基本的這個規律啊這個體系。那麼你完成這幾個方面之後呢,這每一個點都向上發射出一條直線,在最頂部彙集,這個點就是交易心理。一個交易者最終成熟一定體現在交易心理上的成熟,整個東西都融會貫通,才會出現這個頂點,否則這個點一定是模模糊糊的。

你可以把下面想象成四盞小燈向上發射,除非每一盞燈都足夠亮,足夠專注聚集發出激光,才能在最頂部製造出那個虛擬的點,否則你這個點是達不到。

人家說:我這個其實啊技術差不多了,就是心態還不過硬心態怎麼練呢?上哪練呢?難道上街上被人罵被人打練習處變不驚,沒法那麼練。功夫都在基本功上,基本功都沒練好,這個點就不會出現。

記得以前看了一部電影,是周星馳主演的這個武狀元蘇乞兒,可能是我們做交易的人,無論你看到什麼,你就會想到交易。

這個蘇乞兒啊,最後啊被敵人打的是落花流水,就快完蛋了。這個時候看到風呢,吹那本降龍十八掌,他突然領悟到真正的最後一掌啊不是缺失了,而是融會貫通前面的17掌就會出現最後的絕招。總是這樣的啊,英雄到最後一步突然醒悟了,然後爆發出小宇宙,把敵人打敗了。其實我們交易是這樣的,當你把所有的相關因素都控制得足夠好的時候,最後那一掌就會出現,就成了。

所以呢,我一直是提倡這種理念,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並不是學會幾個招數,或者跟著人帶一帶盤就學會了就成了,不是的!

假如想成為一個能夠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場中謀飯吃,掌握了一個一輩子可以不求人,可以獨立生活的營生,那麼還是要從這五個角度下手。

好了,我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再次感謝各位的光臨和聆聽,謝謝大家。

投機日紀(toujiriji)

交易路上,成長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