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善達: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中間蘊藏怎樣的巨大能量?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

五十年前從軍用技術起步的互聯網,成為深刻改變世界的科技創新,讓人們感受到軍民融合釋放的巨大經濟活力。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這樣的論述對我國的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究竟意味著什麼? 面對軍民融合的巨大發展潛力,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這能否成為未來科技創新的強勁動力?《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重量級嘉賓許善達為您深度解讀。

嘉賓簡介

許善達: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中間蘊藏怎樣的巨大能量?

許善達,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上世紀九十年代他曾參與中國分稅制改革方案的設計和執行,推動國家多項稅制改革,2006年他主持的“金稅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我國財稅領域的知名專家。近些年,他研究宏觀經濟、金融等領域問題,組織參與多項重要調研,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許善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闡述了軍民結合和軍民融合的本質區別。軍民結合就是過去所說的“軍轉民”,是軍工企業生產民用產品。而軍民融合追求的目標是軍事科研、民用科研融合成一體化的科研,軍事工業、民用工業融合成一體化的工業。

以美國的軍民融合為例,美國波音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飛機制造商,它不僅生產民用飛機,也生產軍用飛機。前不久谷歌公司一部分的職員罷工,起因就是谷歌的職員認為公司把他們研發的技術運用到美國的軍隊當中。曾經有人問微軟的比爾·蓋茨,中國的人工智能現在發展得很快,是否會趕上、甚至超過美國?比爾·蓋茨回答說不可能。他認為,第一,美國的人工智能水平領先中國很多。第二,美國有軍民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中國還沒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國雖然提出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但僅僅是剛剛起步。

許善達: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中間蘊藏怎樣的巨大能量?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了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出“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步伐。

許善達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闡釋了實現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需要遵循的三個原則:

一、政府主導

政府主導包含著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一方面,政府要在產業政策上對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實行嚴格的把控。美國政府對於世界各國限售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我國也應該在一些必須要管理的地方,實行嚴格把控。

另一方面,對企業核心軍用技術研發進行投入支持並實施市場控制。以美國政府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為例,其中軍事訂貨是重要的手段之一。1997年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要合併,但麥道公司的股東不同意。於是美國國防部給麥道公司下函,告知麥道公司如果不同意合併,就取消麥道公司的軍工訂貨,麥道公司的股東一下就急了,這才同意與波音公司合併。另外,美國國防部專設一個機構,每年會從國防經費中拿出一筆錢,在全美國範圍內搜尋並支持正在研發的萌芽性技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互聯網,五十年前美國國防部發現並支持一家研發互聯網通訊技術的企業,當時這項技術尚處於萌芽狀態。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成長為數萬億規模的龐大產業,並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世界格局。由此可見,發現和支持萌芽技術發展的做法,對美國軍事實力的進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軍用優先

對於軍事需要的科技創新項目,應該優先配置資源。因為軍事實力代表國家科技工業的水平,軍隊也具有直接和間接創造財富的功能。許善達在演講中說了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位美國將軍舉著一張100美元的鈔票,告訴他的部下:“印製生產這張100美元的鈔票花費不到1美元,但是拿著這張紙,可以到全世界購買價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就是因為有你們,美國人才能拿著這張紙去買別人的財富。”用專業術語來講,這就是收了鑄幣稅。100美元的鈔票花費不到1美元的成本印製出來,能買到100美元的商品,說明鑄幣稅收了99美元。當然,這樣的鑄幣稅不是誰都能收取,只有像美國這樣實力強大的國家,才能收到高額的鑄幣稅,這個信用就是靠軍事實力來支撐的。

三、釋放紅利

軍用技術及時釋放經濟紅利,利用軍用先進科技創造社會財富,進一步豐富科技創新的財富資源,不但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且能夠為推動科技創新提供資源保障。

許善達表示,如果我國按照以上三個原則去推進軍民融合,我國的社會財富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更多精彩,邀請您11月8日,21:48準時收看CCTV-2 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許善達為您權威解讀《如何讓科技為發展提供核心動力?》,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