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點擊看視頻

蜂蜜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純天然食品,不過現在市場上純正的蜂蜜越來越難尋覓。在長興縣林城鎮周吳岕村,仍有村民堅持用最原始的方式採集蜂蜜。隨著鄉村旅遊的興起,這裡的純天然土蜂蜜備受遊客青睞。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今年72歲的周權芳老人,40年沿用古法割蜜。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地處深山坳裡的周吳岕村。

地處深山密林的周吳岕村,環境優美,村內山林曲徑通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良好的生態帶來了豐富的蜜源,讓村裡的養蜂人免去了四處追花的辛苦。今年72歲的周權芳老人是當地養蜂人之一,有著40多年養蜂經歷,老人飼養的是本土當家蜂種中華蜂,靠當地得天獨厚的山林資源,遵循蜜蜂自然生長規律,至今仍沿用最古老的方法養蜂釀蜜。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老人正在準備割蜜。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割蜜前,老人正在驅趕蜜蜂。

周老伯說,土蜂釀蜜週期長,一年只能割蜜1到2次,上半年小滿一過可以收蜜了,下半年則要等立秋以後。儘管產量不高,但蜂蜜經過反覆釀製,濃度和營養價值都非常高,而且儲藏一二年沒問題。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老人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割蜜。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土法釀蜜,一年只能割蜜1-2次。一隻蜂桶內,粘滿了蜂蜜的蜂巢。

眼下正迎來土蜂蜜的採製高峰,收割蜂蜜時,村裡幹部們也紛紛趕來幫忙。周老伯打開蜂巢,4只蜂桶從上至下堆積,他先用綁帶固定好下面的蜂桶,再用專門的鋼絲將上下兩隻箱子橫切開來,用吹風機和煙燻土法趕走蜜蜂后,可見飽含稠厚蜂蜜的蜂巢。周老伯搗碎蜂巢,包上紗布使勁擠壓,蜂蜜便透過紗布滲到早已準備好的桶內。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土蜂蜜從紗布裡滲出,老人心裡自然也像吃了蜜一樣甜。

為了鼓勵養蜂增收,當地政府還給周老伯送來了10桶蜜蜂。土蜂博採百花精華,其蜜口感清香,入口即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正宗土蜂蜜是入藥首選,為“蜜中精品”。周老伯說,一桶蜂大概可以收六七公斤蜂蜜,從來不摻一絲假,因此很受客人喜歡。“現在村裡環境好了,來的遊客也多了起來,這種純天然的土蜂蜜可以賣到200多元一公斤,還往往供不應求。”周老伯笑著說,去年,他光土蜜蜂一年就賣了3萬多元。


7旬老農留守深山40年古法割蜜 百元一斤不夠賣

▲村幹部們幫助周權芳老人罐裝新鮮蜂蜜。


記者:吳建勳 攝影報道

視頻:黃雅娟 周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