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從張幼儀、林徽因等這四個女人身上學會的道理


1⃣第一章講的是張幼儀(出生優渥,家世顯赫)經過哥哥的介紹嫁給了徐志摩,結婚時孃家人為她準備了豐厚的嫁妝。不過,可惜他們之間沒有擦出火花,結婚以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徐志摩對她冷漠的可怕,連一句話都懶得說,甚至在她懷孕產子的時候都沒有一句關心的話還提出離婚,竟然要求她儘快簽字、因為林徽因就要回國了,都沒有想過她才剛剛為他生了孩子正需要有人照顧,也沒有想 以後她該如何獨自撫養孩子,她簽了字他看了一眼孩子就走了…離婚後,她反倒像是變了一個人,她努力學習、用心生活,成為了一個真正獨立、有魅力、優雅的女子,一邊撫養她與徐志摩的孩子,一邊照顧徐志摩的父親,內心富足、併成功創業有了自己的事業,擁有多重身份,之後遇到了心儀之人跟她求婚,也得到了兒子真誠的祝福。徐志摩坐免費飛機不幸逝世,也是張幼儀讓她兄弟和兒子去認領的屍體並安葬,她的後半生也可謂是一個成功的女性。

你永遠擁有從一段不愉快婚姻中解脫的主動權,如張幼儀一般,重新為人生按下一個快進鍵。


2⃣在第二章講到的是陸小曼(同樣出生優渥),她是一個才女,精通英文、法文又能彈會畫,又有深厚的古文基礎,有很多愛好,是社交名媛,她在外交部“實習”時,她的才華與興趣都得到充分尊重與顯露的最美好的時光。她只希望成為一個名流的耀眼的太太,得到熱烈的愛情、壯闊的住宅、華美的衣服、體面的朋友,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她理直氣壯的認為她應當享有這些,卻不願意為之付出分毫和妥協。她雖然才華橫溢,卻從沒有想過用自己的任何一點才藝籌劃生活,相反,她花在這些愛好上的金錢難以計數,遠遠超過她和她選擇的伴侶所能承受的。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一個有錢人,可以滿足她對於物質生活的所有要求,可以給她很多的錢,但是卻無法給她想要的愛和自由,最終還是走向了離婚…不過,在她與先生離婚前,她就與胡適曖昧不清同時又和徐志摩談戀愛,之後與徐志摩結婚,不過,似乎也不幸福,之後有次生氣拿煙槍砸壞了徐志摩的眼鏡,徐志摩因此搭乘免費飛機出走而出事故,胡適、林徽因等人也因此認為是她害死了徐志摩而不再理她,但她也從此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做名媛,專注於作畫和編志摩文集,出版了很多徐志摩的書籍,最終在上海去世,她要求與徐志摩合葬但遭到他兒子的拒絕,最終隻立了一個簡陋的墓碑結束了一生的浮沉。

讀書筆記—從張幼儀、林徽因等這四個女人身上學會的道理


3⃣第三章講到的是林徽因(家世也算顯赫),有個非常優秀的父親、和非常平凡的母親(目不識丁、脾氣暴躁)。她更是多才多藝,是所有人眼中的女神,拋卻完美女人的光環,她其實是個脾氣暴躁的女子,體弱多病,極度自戀,姑嫂齟齬,婆媳寡淡,說起話來不留餘地毋庸置喙,是個有文化的話嘮。她是個幸運的女子,沒有錯過生命中任何季節,甚至,每個季節都活得繁茂而絢麗。少女時,跟隨父親遊歷歐洲,博聞強識,陶冶心胸;少婦時,與年貌相當的丈夫攜手遊學,開啟中國女子研習建築的風氣之先;中年時,學貫中西,成為清華的國寶級教授,中國建築學的先驅。每一個女神都很努力。花在飽讀詩書上的時間不比保持身材短,用在規劃人生上的功夫不比梳妝打扮少,如此,方能塞進零號禮服,拾掇起一身仙氣,甚至她生的孩子,都必須是漂亮而有教養的。


4⃣第四章講的是林洙(家境一般,其父與林徽因是同鄉),出生於福州,後在林徽因的幫助下在清華大學學習,林徽因還親自為她補習英語。2004年6月,林徽因誕辰一百週年,一本名叫《梁思成、林徽因和我》的書出版。很多人都是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林徽因並不是梁思成唯一的妻子,在她去世七年之後,清華大學建築系秘書林洙成了梁思成的伴侶,陪他走完餘生。林洙與梁思成在一片反對聲中結婚,婚後她照顧著大她27歲的他,以及林徽因的母親,不過,她的境遇也從此大大改善,帶著她與前夫(梁思成的得意門生,與梁思成同在建築系授課,她們結婚是梁思成還是見證人,結婚用的錢也是林徽因給的。)的兩個孩子一同生活,婚後也算幸福。有人說她是賢妻、也有人說她是小人,作者認為這是一個非此即彼、萬分違和的答案。1972年梁思成去世時,她才四十四歲。她以傳播他的思想和精神為快樂和榮譽。婚姻中的人,冷暖自知。人生的複雜與曲折遠超想象,猶如情感的豐富與纖細遠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 收起輕易做出評價與結論的習慣,對待周遭人與事,有時,慈悲遠遠比懂得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