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一些自己忽略的細節往往會導致朋友關係產生裂隙,那麼,我們該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呢?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和朋友交流時千萬不要提起以下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朋友

一、不要和朋友談論別人的是非

俗話說,人前莫說人短,人後不論人非。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兩個人共同抨擊一個人被視為是情投意合的表現。正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由於你們具有相似的立場,你會和對方形成小團體,而這個小團體之外的人都可能是被攻擊的對象。

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在背後議論別人會讓你的朋友對你產生心口不一的認知,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今天是你同我講,明天也許是你同別人講我。即所謂背後說人壞話就是一個相互出賣的過程,A在B的面前出賣了C,獲取了B的好感,達成了小團體,接著,C在D面前有出賣了E,獲取了D的好感,又達成了小團體。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背後說壞話

長此以往,朋友自然而然的也會在你的面前謹慎自己的言行,會擔心自己的言論被你背後曝光出去。日本千葉大學的一項社會心理學調查表明,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的大多數都會把朋友的私事作為談資,以此彰顯自己在交際圈的地位。所以說,改掉背後議論別人的毛病會極大的增添朋友對你的信任,反之,則會讓朋友產生對你的戒心,甚至離你遠去。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孩子最天真

二、對未來的擔憂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和朋友談論一些關於工作近況,學習困擾以及對未來擔憂的瑣事,但我們對未來的擔憂事實上是我們對自我能力的不確信和缺乏明確的人生規劃,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種對未來的擔憂其本質並不是對未來的迷茫,而是眼下一團遭的生活讓我們產生的焦慮。

心理學上認為,人們會本能地遠離負能量,當我們言語中帶著一種濃郁的焦慮的時候,朋友們自然而然的會遠離我們。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是一種不仗義的行為,但實際上人的本性即是趨利避害。所以說,當我們對眼下生活不滿意的時候,切勿去和朋友大倒苦水,反而要改為一種學習者的身份,積極聽取別人意見,集百家之長,若為這樣,朋友們對你則會大有改觀,而不是避而遠之。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擔憂

三、標榜自己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攀比心,當你在標榜自己成就的時候,在一些朋友的眼裡就是對自己的炫耀,這種炫耀是帶有嘲諷意味的。心理學上認為當人們處在自我實現的喜悅中時,對外界會表露出興奮,這種興奮往往帶有一定的侵略性與攻擊性,即人們常說的得意忘形。而在你周圍的朋友自然不願處在這種氛圍中,自然會遠離你。

《少帥》中的張作霖有一句話,人在得意的時候更要籠絡住人心。所以說,在我們有所成就的時候更要照顧到周圍人的情緒,這是高級交際智慧的體現。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在朋友面前提起這三件事,否則他們會遠離你

綜上所述,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往往並不是大是大非,因為既然已經是朋友關係,就說明三觀是大致相同的,更需要注重的往往是細節部分,在人際關係中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想想,照顧到周圍人的情緒,這才是保持關係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