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劉德華、王晶、周星馳、古惑仔……提起TVB,這些都是大眾記憶中最鮮活的名詞。

但近年來已少有話題性的港產影視,連香港的朋友都說,在香港,早已沒有人看 TVB 了。

帶著懷舊的心情,攝影師張一方進入TVB電視城舊址來了一場廢墟探險。

破敗的廠房、散落的色情漫畫、舊電影海報,落魄之餘,曾經的輝煌記憶像牆壁的黴點一樣若隱若現。

清晨6點不到,我就趕去乘坐香港的早班車。由於 TVB 電視城舊址所在的清水灣離市區較遠,需要接連換乘幾趟地鐵加公交,到達時已經接近晌午。

出現在面前的,是疏於維護、破舊不堪的電視城,大樓牆面也爬滿藤蔓和爬山虎。

只有矗立在邵氏大樓前的“SHAW STUDIO”門牌,提醒著它輝煌的過去。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邵氏影城入口。

邵氏片場,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見證者。

自1961年落成,1988年轉租給TVB(香港無線電視臺),再到2003年TVB遷址將軍澳,邵氏片場伴隨香港影視走過了長達半世紀的榮光。

剛落成時,建有6個獨立攝影棚,2條佈景街道。後經擴建,攝影棚數量達到16個,配音間、剪接間、試片間、彩色沖印間等一應俱全。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廢棄攝影棚。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當年的古裝攝影棚內部。

邵氏影城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現代化製片廠。

一部影片從策劃拍攝,到發行拷貝各個步驟,都可以在邵氏影城內獨立完成,不需藉助外力。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邵氏別墅,為邵逸夫招待貴賓所用,地下一層設有電影院,地下二層為影視儲物間。拍攝時剛好有一架飛機飛過,很港風。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這是邵氏電影經典宣傳語,可見於邵氏出品的每一部影片中。

商業化流水線的大製片廠,不可能做到每一部都“必屬佳片”,但是在很長一段時期裡,邵氏電影確實在黃梅調電影、武俠電影等類型片內造就了大量的傳世佳作。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廢棄的紫色影院,像水族館裡的波光反射,顯得詭異又美麗。

邵逸夫為保證出品影片的質量,事事躬親,打理電影拍攝的每一個環節。片子沖洗出來他第一個看,不喜歡的就燒掉,他說哪裡要改,就一定要改。

此外,邵氏還率先引進Cinema Scope製片技術,起名“邵氏綜藝體弧形闊銀幕”。

香港電影從黑白到彩色,從方形銀幕到寬銀幕的現代化進程,是邵氏一力完成的。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邵氏電影標準片頭。

可以說,沒有邵氏,就沒有“東方好萊塢”的崛起。

從邵氏大門進去,拐道爬上一路小坡,往上走到盡頭,眼前便是 TVB HOUSE 電視廣播大樓。我們試圖從門衛室進入內部,沒想到竟觸發了感應警報,嚇得我們趕緊退了出來。

我們只好轉向另一側的邵氏宿舍。

邵氏影城內一共建有4座職工宿舍,當年除了住有簽約導演、編劇、演員等,還有常駐技術人員(包括錄音師、攝影師、佈景師、美工等)500餘人,加上流動人員,職工人數最多時超過3000人。

如今的邵氏宿舍處於半廢棄狀態,但一些房間仍有住戶。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現在的邵氏宿舍。

離開之後,我才知道邵氏宿舍曾發生過多起自殺事件,因此流傳著靈異鬼怪的傳聞,不禁心有餘悸。

說起邵氏宿舍的鬼故,其情節之驚悚曲折甚至可媲美邵氏電影。

1966年,邵氏影星李婷在舊員工宿舍三座地下102室洗手間上吊自殺。

1969年,和李婷有私情的導演秦劍因婚姻失敗和賭債高築,也在邵氏宿舍上吊身亡,與李婷死在同一個位置。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大公報的報道。


不知為何,邵氏多名女星,包括林黛、樂蒂、杜娟、白小曼等,都在邵氏影城內自殺。還有武俠男星傅聲也因車禍死於清水灣後山片場。

難怪邵氏影城被港人列入「十大猛鬼勝景」之中。

至今TVB藝人間仍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在棚內拍戲時不要往上看,因為鬼會躲在棚頂的陰暗處看戲。

——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位於樓梯轉角處的假人人頭。

正當我們從宿舍樓的室外疏散樓梯下來時,卻被一位大伯叫住,眼帶怒氣地盯著我們:

“你哋系做乜嘎?呢度系私人地方,唔該你哋即刻出去,如果唔系就報警啦!”

(你們是幹什麼的?!這裡是私人用地,請你們即刻出去!不然報警了!)

經過我們一番解釋後,警衛阿伯態度180°轉變,滿臉笑著說剛剛語氣太兇了不好意思,讓我懷疑看見的是兩個人。

後來想一想,撇去那些真假莫辨的坊間傳說,邵氏宿舍樓也是真正的凶宅——這位大伯可能就是因為這事,才會這麼反感獵奇的外來人士吧。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TVB大樓裡遺留的靈異小說。

走出宿舍區,我們繼續尋找TVB大樓的入口。

穿過佈滿裂痕、雜草叢生的水泥道路,大樓的入口赫然出現。

“上海商業銀行電視城辦事處” ,當時的陽光很強烈,幾個大字在陽光下映射出不再鋒利的反光。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上海商業銀行特設的TVB辦事處。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電視劇《大時代》五美曾在上海商業銀行前合影。

我們從一層開始向上搜索,大樓內部採光極差,好在我們都帶有強光手電,不至於完全摸黑。

散落的雜誌、廢棄的菲林、舊電影海報、不知道儲存著什麼的3.5英寸軟盤……TVB大廈中仍保存了許多遺留物品。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非請勿進的辦公室。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拍攝《笑看風雲》時,鄭伊健的化妝服裝通知單。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張學友《愛與交響曲》海報。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散落的色情漫畫。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散落的磁盤。

散落的物品如同往昔時光的藤蔓,順著它們細細回憶,當年熙熙攘攘的鼎盛情形似乎再度浮現眼前。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曾用作電池廣告道具的兔子玩偶。

一看到這個兔子,我就想起那個經典的金霸王電信廣告。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1987年金霸王電信廣告:兔子鴨子回家篇。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曾用作廣告道具的音箱可樂罐。

荒廢多年的TVB大廈中仍保存了那麼多構成香港文化的細節,它們被放置那,如同時間遺留下來的碎屑。

看著TVB劇集長大的我,想起小時候都是放學後跟著長輩一起看翡翠臺。

因為不能像大人那樣晚睡,所以看得不全。但是演員在熒幕裡面的臉龐卻都很熟悉,那時通過影像,也對香港有諸多憧憬。

在8、90年代, 邵氏影業逐漸衰微,邵逸夫入主TVB,又建起了一座電視帝國。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廢棄的新聞直播間。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2002年的TVB六點半晚間新聞。

彼時,正是香港文化向整個內地輻射的最輝煌的時期。香港電視臺中TVB一家獨大,佔有率長期處於70~80%。

幾乎所有我們熟知的香港電視劇,都出自TVB,包括《上海灘》、《射鵰英雄傳》、《封神榜》、《創世紀》等。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獨臂刀》的電視劇版。1967年武俠片《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百萬的影片,後衍生了一系列電影和電視劇。

新世紀以來,又有《衝上雲霄》、《金枝欲孽》、《義海豪情》等大熱電視劇,引發收視狂潮,劇集版權行銷全球。

粵語地區的學生,讀書時期應該沒有落下過翡翠臺播的動畫片、電視劇和綜藝節目。

除了電視劇,TVB還經常自制綜藝節目搶收視。代表節目有《歡樂今宵》、《香港小姐》以及曾志偉主持的《掌門人》系列等。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拍攝綜藝節目所用的演播廳。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獎門人》系列就在此拍攝。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當年《獎門人》系列經常雄霸收視冠軍。

此外,TVB的藝員訓練班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實力派演員,如劉德華、梁朝偉、周星馳、張曼玉、劉嘉玲等,以及眾多知名導演、編劇和製片人。

那是香港電視最輝煌的年代,不少內地藝人接踵而至來到香港,努力學習粵語、融入當地,比如那時取名 “王靖雯” 的天后王菲。

就如電影《甜蜜蜜》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張曼玉在中環川流不息的人流裡對黎明說:“哩度系香港喔,有咩唔可能啊。”(這裡是香港,有什麼不可能啊。)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TVB大樓裡遺落的舊雜誌。

從大樓出來已是下午五點,再想逛其他的辦公樓已經來不及,我們按計劃來到了邵氏廠房的舊址。

這些廠房當年被用作製片部,既是導演、演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出席電影製作會議的地方,也作為電影沖洗剪輯的工作室,無數的邵氏經典電影就誕生於此。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製片部大樓。

製片部大樓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外牆上突出的管道,當年的建築物還沒有冷氣,這些管道有利於自然通風,令底片不易黴變。

後來到了70年代,廠房就被改成演員訓練班的授課場地,和舞蹈訓練室。

廠房附近也有人居住,居民們跟我們隔著距離相互打量,四目相對後又刻意躲避,氣氛一度被搞得微妙又緊張。

再走幾步,又碰到另一截然不同的住戶,那人壓根不在意我們,只是自顧自地在空曠中大聲講著電話。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廠房旁的軌道。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化妝間。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服裝保管間。

1995年,電視城道具倉曾發生五級大火,整個道具倉燒燬,其後在原址重建。

2003年,TVB電視城從清水灣遷址將軍澳。歷經擴建、大火、搬遷,邵氏片場完成了它半個世紀的使命,最終被棄置、被遺忘。

而在它身後,香港電影燃盡了最後一簇餘暉。

銀幕上激盪的黃金時代,到了眼前卻成了荒蕪現實。

“東方好萊塢”的光環已消逝,香港影視也從青春期步入沉悶中年。

如果不是TVB電視城舊址將那些輝煌的歲月封印了起來,這座香港島恐怕再也找不回當年的味道。

當記憶已無處可尋,剩下的便只有緬懷。

廢棄的TVB電視城:猛鬼、爛片與昨日香港

香港太平山頂的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